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目标,专利代理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中介和助推器,应该着力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形成行业的有序竞争,并向横向和纵向拓展职能,以促进专利代理机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结合,促进企业海外业务的拓展。本文根据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专利代理行业的要求,提出了拓展代理机构职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越来越依赖技术创新.文章首先指出了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缺乏足够重视,缺乏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专利代理机构具有独特的服务优势,对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有所作为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把专利代理人的服务内容从单纯的专利申请和专利纠纷代理向前后端服务扩展,形成把知识产权系列化服务带到企业内部的新模式.其次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提出在制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把专利代理机构的建设列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建议.文章还分析了专利代理机构的市场定位,建议政府应该给予专利代理机构享受"四技"的优惠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知识产权代理与知识产权托管基本概念及作用的分析,初步辨析知识产权代理与知识产权托管的关系。知识产权代理是知识产权托管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专利代理为代表的知识产权代理受专利代理条例为代表的代理条例管辖,必须由有资质的代理机构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中小企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托管工作指南》为以专利、商标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托管指明了方向,知识产权托管机构对资质并无明确要求,只要其经营范围涉及知识产权代理和咨询服务,具备为托管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检检索、分析、申报、预警、战略策划、运营管理等服务能力,均可作为托管机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4.
公司简介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10):124-124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暨宁波华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是地方政府引进的科技服务平台单位,以“提供知识产权专家服务”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知识产权领域的服务。 单位属于励博知识产权集团(集团管理中心位于浙江人民政府驻京办616、617室),位于鄞州区科技局办公楼,现有员工7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10人,本科55人。每年代理专利业务10000余件、商标业务1000余件、软件业务800余件。另外,在杭州市、宁海县、象山县等地分别设置了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在第六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知识产权开放日、百家专利代理服务机构进中关村千家企业、首都大学生知识产权主题大赛等知识产权系列宣传活动在北京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6.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新智诚)的前身是“北京市专利事务所”,成立于1985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早批准的专利代理机构之一,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定的涉外专利代理机构。经过20余年的发展,北新智诚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7.
"踏实做人、精心服务",这是胡坚的执业宗旨. 胡坚,甘肃人,生于1957年.198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半导体专业;1985年取得专利代理资格证书,开始从事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诉讼工作.1 986年取得中级职称资格.  相似文献   

8.
戴福堂,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律师,1989年取得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又于2001年取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学位,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修养.戴律师自1991年开始执业以来,所代理的案件主要涉及商标、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国际贸易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客户和同行的一致赞誉.在知识产权领域尤为专长,曾经成功地代理了许多在国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其中涉及专利案件的客户群不乏像青岛海尔公司、杭州奥普浴霸公司、河南新飞电器公司、上海嘉陵车业公司等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20个城市及美国、日本设有分支机构。拥有专利代理人165人,专利工程师170人,商标代理人66人,律师61人。集佳每年代理200余件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在专利代理服务方面,集佳在"北京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申请代理业务总量前十名"和"北京专利代理机构发明专利申请代理业务总量前十名"排名中,均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计量、总结归纳等方式对国内外专利代理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评述,明确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发现关于专利代理服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专利代理服务的概念、内涵及其对专利质量和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作用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建议加强专利代理服务对专利质量、专利技术转移深层次影响机理的研究,并开展有关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为专利代理机构各项服务在实践中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专利代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及专利代理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曹勇  佘硕 《科研管理》2009,30(5):52-60
摘要:由于知识型服务业兼具服务业的一般特征及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自身特点,因而其创新成果的有效保护成为其进一步成长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以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方式,通过对专利机制的制度分析结合对欧洲服务企业运用专利机制的数据与指标及中国的商业方法与相关服务专利现状的统计分析,得出专利机制对知识型服务业创新成果意义重大、其专利数量将大幅增长的结论。同时,利用Trend函数对2016年中国商业方法及相关专利数量进行趋势分析,并用二次曲线拟合模型对结论进行检验,把握专利机制对知识型服务业创新成果保护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赵龙文  邹莹莹 《现代情报》2019,39(7):102-108
[目的/意义]针对专利服务存在的问题,构建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专利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专利服务质量,实现多方获益。[方法/过程]梳理了专利服务的内容和目的,基于专利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大数据、共享开放和价值挖掘角度出发构建新型的服务体系,重新定义新体系下各参与者的工作职能,针对体系构建难点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结论]基于专利服务参与主体不同需求与特点,制定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商业机构共享合作为辅的专利服务体系能使多方获益,为开展大数据浪潮下的新型专利服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构建面向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框架,探求以数据驱动为中心的专利精准 服务模式,帮助高校图书馆从更系统的角度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方法/过程】结合现有高校图书馆所提供的专利 服务内容,借助数据驱动的动力理念,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出数据驱动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框架模 型。【结果/结论】构建三种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模式,强化数据驱动在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中的 重要作用,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精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新思路。【创新/局限】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精准服 务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高校科研团队、高校图书馆、企业等积极参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发行了科技创新券,并规定了创新券适用的服务范围,主要在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等科技服务领域,先期仅在检验检测服务领域中试行。随着甘肃省建设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创新券应用于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尤其是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变得越来越迫切。对创新券应用于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总结甘肃省实施创新券专利申请代理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为甘肃省创新券在专利申请代理服务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专利信息的分析和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鉴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并结合实际案例,从数据层、技术层、服务层三个层面探讨该模式下高校专利信息服务的内容、流程和成效,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SERVQUAL的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月  罗昊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167-173
研究构建适用于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参考当前现有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专利代理服务行业的业务特点,兼顾专利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构建涵盖公司质量、员工质量、业务能力、专利质量、用户评价与业务范围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该指标体系评价了江苏省内的200家专利代理机构,结果表明这200家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整体偏低,本地代理机构服务质量大幅落后于省外机构分支.  相似文献   

17.
宋锐  王明旭 《现代情报》2012,32(10):103-107
对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等9个在线专利服务系统的基本情况、专利检索功能和统计分析功能3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比较和评价,为专利使用人员及专业人员选择在线专利服务系统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发展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专利权与商标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等方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具有其特点;在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支持上,各地也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的举措。针对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知识产权出资服务机制,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对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政府知识产权金融引导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高斌  金华  高松子  宋金泉 《现代情报》2016,36(7):117-120
根据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的需要,分析了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长吉图区域中韩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提出了加快建设区域性专利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