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调适能力:个体心理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维护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是培养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的发展是重要的、也是可能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培养与发展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  相似文献   

2.
程千 《教书育人》2022,(1):13-16
随着大学社会服务的功能逐渐被强化,追求功用与实用的功能主义的观点成为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作为大学基石与根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亟待被重新唤醒与强调.教育需要重返人文主义精神,需要通过通识教育来回到大学理念的逻辑起点.然而现实中通识教育经历重重困境,大学应该通过重视通识教育、改变评价模式和引入"捆绑式课程"的方法来推进通识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教师角色的呈现过程实为教师个体在其他社会角色与教师角色之间进行不断转换与调适的过程,其呈现水平高低是学校的教师管理及教师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呈现水平受到积极型教师管理制度的影响,该影响主要通过发挥制度自身的教育功能、改进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的情景定义、调适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角色距离三种具体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高职新生心理不适原因及其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新生入学后在生活环境、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会角色等方面较为普遍地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现象,本文从个体心理的差异、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忽视、社会评价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以学校为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领域,从社会学角度看,其涉及的主要内容是用功能主义理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用社会化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个体的社会化,用互动理论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6.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点,也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它包括了对学生的学业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评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现代的教育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本研究以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为例,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标,深入探索了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认为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必须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结合诊断性评价以及总结性评价,强调个体的差异,重视对个体自身发展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理论界对于"教育评价的本质与目的"仍然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主要表现为目标导向和过程导向的纷争、个体导向与社会导向之间的纷争、一元导向与多元导向之间的纷争、现实导向与未来导向之间的纷争。在强调多元开放的社会里,我们应多元地认识"教育评价的本质与目的",在价值尊重的前提下展开价值协商,并进行价值引导。各种关于教育评价本质与目的的理论纷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实践中,我们要根据评价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功能、模式和方式的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8.
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和谐必须以个体和谐为基础,并通过这种和谐体现出来,因而提升社会中个体的和谐,事关社会能否一切和谐。本文拟从五个方面阐述个体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如何促使个体和谐:1、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认识;2、重视良好道德品质的修养;3、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4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
郭平 《华章》2009,(24)
"礼治"与"德治"是我国传统社会治国的理论基础.二者是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发展出来的,同属于道德范畴的两个不同层面.其在道德教育、社会心理的调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结构功能分析本来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题中应有之义.着眼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体现为在不断推进经济结构、政治意识形态结构、实践主体结构之间逻辑互动的基础上有效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教育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泰勒为代表的“目标评价模式”以教育目标作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要求;斯塔弗尔比姆倡导的“CIPP模式”,其服务方向是以决策为中心。两者的价值取向都是为社会服务,以是否具有社会效用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目标游离模式”从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图转变为反映局外人的意愿,其价值取向体现了人的需要。“应答模式”强调价值观念的发散性,重视所有参与评价的人的意图,反映了重视个体需要的多元价值取向。我国的教育评价现阶段以社会需要为导向。随着社会与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评价也将日益重视个人需求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社会是否和谐,与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有关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对个体来说,要特别重视和谐人格的培养。一个具有和谐人格的个体,应将个体需要、动机和意志所导致的行为规范,纳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中,并由此体现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与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这是一个涉及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个体的自尊主要受其成就、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影响,其中社会评价是影响个体自尊的关键因素。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和制约,知识学习和考试主导了当前的教育评价体制,重视分数和升学是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而这内在地决定了必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以通过这种评价获得自尊,这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教育应该建立更加全面、合理的评价体系,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帮助,使学生能够通过教育获得恰当的自尊,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评价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内在评价与外在评价、现实评价与潜在评价、个体评价与社会评价、精确评价与模糊评价的统一.深入探索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的特殊性,是科学评价和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教师绩效评价是组织基于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工作绩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师个体与相关组织根据评价结果做出反馈,实现双方互动。根据工作需求—资源理论,绩效评价是大学组织向教师个体提出的任务需求,具有诊断性、鉴定性、导向性、调控性和激励性等功能。但在教育实践中,评价指标体系本身的合理性及教师对它的理解都可能与评价的初衷出现背离,从而影响评价实施的效果。因此需要在充分认识教师劳动本质的前提下,重视指标体系的科学化建设,释放评价指标体系的多重功能,真正深化一流大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16.
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人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本质所在.构建和谐社会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职教育应建立社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和由教学行为个体、教学资源和运行系统构成的评价客体。高职教学质量评价应重视对课程目标和课程绩效的评价,课程目标和课程绩效的价值取向必须与高职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相符。教学模式评价有利于推动高职培养模式的根本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层次,外部管理涉及高职院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主体关系;内部管理则是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在高职教育中的调整与分配.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界定、人才培养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分析与改进等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效果的价值判断应关注“顾客要求的满足程度”,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是管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9.
感恩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年轻一代"感恩"意识淡薄、"零感恩"现象以及整个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导致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淡这一社会现状,就感恩提出背景、感恩理论与评价进行回顾,根据已有的感恩理论探讨形成人人知恩感恩,促进个体和谐心理状态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评价·调适"的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习行为进行调适,以提高教学的实效。"互慧教育"是以"评价·调适"活动为平台,让学生在评价、调适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教育,以打造一个师生互慧、生生互慧的高效课堂。一、构建评价体系,促进互慧教育课堂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旨在促进师生对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