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等教育价值观已从"两点论"发展到更科学的"三点论",为重新审视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进程仍受"两点论"——社会本位和学术本位的价值制约,忽视了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其社会发展价值凸现,即:大学体育重"竞技化"、唯"形式化"、偏"商业化";其学科发展价值占主导,即:大学体育学科知识化、评价数字化、技能机械化;其个体人本价值被忽视,即:大学体育被大学生学习目标、娱乐目标、就业目标、交往目标边缘化。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均衡发展,应当在"三点论"的指导下,构建以个体人本价值为主体、以社会价值和学科发展价值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大学体育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2.
体育入宪反映出各种主体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宪法是为了谁的利益而制定。纵观142 年的体育入宪史,从主旨、条文的变化,可以大致看出国 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体育的不同价值追求。体育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人的自由是体育的核心,夺标与健康属于人类发展的工具和结果范畴。体育 是追求和实现人的尊严的重要方式,宪法保障人的体育权利和自由。体育本身的价值追求可以在自由、尊严和人权等中间桥梁中,寻找到更接近人本 身的价值。体育是人们用身体不断探索极限、尝试超越的过程,这也是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表现。将体育写入宪法,恰是政治社会环境下,对人类用身 体和意志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价值认可。我国宪法对开展体育活动有明确规定,对国家管理体育事务也作了制度安排,然而,关于体育入宪的价 值取向、目标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研究建议依据我国宪法,切实保障人的体育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3.
体育价值观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是以社会需要为主要价值取向,还是以人的发展为主要价值定位,是体育目标的困难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价值需要重新估量;体育价值观凸显了人的发展取向,迫使人们回归思考体育的本原意义;体育既要肯定国家、社会的需要,继续发挥其工具价值,也要体现人的个体发展需求,实现其内在价值;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有机结合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老龄体育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我国迈入了老龄化人口的国家,老龄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关注老龄体育的发展,分析了老龄体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进而提出了老龄人从事体育的必要行为方式。对老龄体育价值定位的研究有利于揭示老龄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对老龄人从事体育活动开展合理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畔领 《体育世界》2011,(7):107-109
体育价值取向是指体育价值主体在把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客体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体育需要对体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体育价值取向与其赖以生成的社会密不可分,是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发映。通过对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与解读,当前我国体育价值取向应是以人文体育价值取向为主导,承认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与人本位价值取向的合理性及适当保持二者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当再次把体育强国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目标的时候,学界对"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理解却见仁见智。对体育强国目标的价值哲学解读,旨在弄清造成分歧的根源,探寻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的途径。体育强国目标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转变后国人对体育价值的必然诉求。价值取向的转变必然导致主体的价值选择发生变化,就会产生新的体育目标价值,用新旧不同的目标价值来评判体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是造成对体育强国理解不同的根本原因。在全新的国际国内社会背景下,构建体育目标价值体系有利于统一认识,凝聚共识,为建设体育强国导航。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改革取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旨在将公共价值管理理论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改革进行有机融合,为改革取向寻求理论和实践支撑。在评述公共价值内涵及其理论主张的基础上,剖析了在公共体育服务过程、服务结果、信任与合法性三个层面存在的公共价值简缺之症结。借鉴西方国家应对公共服务"合法化危机"的举措,提出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在价值取向、行政体系、绩效评定以及网络平台四个方向的改革建议。研究价值在于引导社会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民主性、公共性、高效性以及信任与合法性形成正确的认识,促进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社会、个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体育的文化价值经常被掩盖在其社会价值的下面,这使得体育对个体的人文价值一直得不到重视,体育的人文价值是体育的文化价值、体育的社会价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现代体育的迅速发展与扩张是体育社会学诞生的前提;社会学的发展及其向体育领域的渗透;是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条件;体育界与社会学界学者携手合作,以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体育社会现象,构成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而大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学术机构的建立,为体育社会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对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过程的回顾,分析其学科特点和社会价值,为新世纪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校园体育文化通过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其教育过程重视以人为本,贯彻人文理念,从而实现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本教育价值。从基本素质教育价值、情感教育价值、创新与个性发展教育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和社会实践教育价值五个方面阐述,证实校园体育文化的人本教育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从明确刊物定位、强化特色意识、不断改革创新、广开发行渠道等4个方面对2002年编辑部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其次,从发挥联办优势,办出刊物特色;注重社会实践性和实效性;提高协作组的学术研究层次;开办广告经营等方面对未来的工作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3.
张鸿宾 《收藏》2020,(2):128-131
威姆·赫尔登斯(Wim Heldens) 1954年3月29日出生于荷兰的锡塔德(Sittard)。由于父母的影响,他从小就被绘画和音乐所包围,这种艺术环境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意大利的旅行极大刺激了他对艺术的理解,特别是卡拉瓦乔反映心理的作品。荷兰17世纪绘画大师约翰内斯·维米尔、杰拉德·泰尔·伯奇和尼古拉斯·梅斯对光的处理,都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1998年,他创作的题为《蓝色头发和背带》的作品入选伦敦购物中心画廊的皇家肖像画家年度展览,并获得了Menena Joy Schwab奖。大约在那段时间,他将创作精力全部集中在了对当代人类生活的戏剧性表达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分析了普通人、体育系本科男生和省级以上运动员的手纹指标,认为3组运动能力不同的人群手纹特征反映了两个重要事实:第1,皮纹的形成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皮纹在人群中的差异表现为数量性状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属多基因遗传:第2,皮纹特征的表现与运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在不同运动能力的人群中,皮纹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相当显著。检测这些指标显著差异的皮纹类型,有可能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1条更有使用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激烈的篮球比赛中,重进攻、轻防守,特别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防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全队的成败,尤其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能力,它是衡量一个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对防守无球队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比赛中运用、注重与同伴之间的协防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引起篮球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是反垄断立法上很重要的一组概念,也是垄断控制制度的基本分类。在区分已经形成垄断地位和正在形成垄断地位的两个领域中,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文章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指出结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有融合的趋势,并阐述了这种趋势对我国反垄断立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就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得出我国独立院校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市场需求之间无法形成等式的关系,造成该专业的人才在毕业后的就业存在严重的问题,需要全国各个独立院校进行相应的一些课程体系和培养目标定位的修正,进而能够改变目前独立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方室内健身场馆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就室内气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目的是树立科学健身理念,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与人的关系。为建立室内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翎  韦旭强 《体育科技》2001,22(2):21-25
结合篮球专项防守技术,通过文献研究、查阅资料和与各高校教练员交谈调查的方法,对训练中防守中锋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训练实施的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喻坚 《福建体育科技》2002,21(4):10-13,16
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调查法对第 2 3、 2 4、 2 5、 2 6、 2 7届奥运会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以便寻求提高 2 0 0 8年北京奥运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