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卢施恩 《地理教育》2011,(12):11-11
一、何谓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要明确这一问题,首先要引入生成性学习这一概念。生成性学习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先生,它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例如,可以成功地教会学生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进行类比等。这些生成性活动...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要使数学教学设计适应课堂教学,就必须着眼于生成,着力作好教学设计。本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一是预设生成性的教学目标;二是选择生成性的教学内容;三是组织生成性的学习方式;四是设计生成性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生成教学是指在多种预设情况下,关注师生的动态合理的课堂需求,师生一起或动态地达成预设性目标,或动态地进行当堂设计达成生成性目标。任何淡化"预设"的生成教学观念都是不完善的,把意外生成性资源作为生成教学的唯一追求亦是不尽合理的。教学中要从预设、生成、评估三方面来探讨生成教学的有效策略,并积极运用,从而发展师生的个性与潜能,使课堂具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4.
论"三维一体"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三维目标”整合达成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在“三维一体”课程标准落实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确立“三维目标”的比例,寻找“三维”结合的整合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通过行为目标、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法来实现。对于我国教师来说,学会具体、明确地陈述教学目标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但更要注意情感目标、生成性目标的挖掘。  相似文献   

5.
李祎 《早期教育》2006,(8):44-44
1.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在“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在活动中形成,并且与活动统一,  相似文献   

6.
生成性教学是针对传统教学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观,“生命”与“美”在生成性教学中得以凸显,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美,生成中的生命需要生成性教学,我们关爱生命就要用美来引导生成性教学。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只有生成性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所在。要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必须明了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主体,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生成差异问题,洞悉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王红 《文教资料》2010,(26):169-170
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明确课堂教学中的几个重要动态因子:情趣性、三效性、问题性、生成性,即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彰显情趣,在充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映现三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出现问题,在课堂生成中凸显智慧和能力,在合作学习中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79):84-86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与预设性课堂教学相比,其更强调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而并非仅仅关注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结果,即更关注学生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参与何种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生成性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操作模式缺失的现状,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归纳出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弹性预设,准备有效生成;课堂巧妙激活,促成有效生成;课后总结归纳,升华提炼生成,以此为基础英语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理论研究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指课堂教学不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教学资源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进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思考和困惑时有形成.教师以学生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从而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在相互作用中达成.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的二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二重性指教学过程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预设性教学是预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教学性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教学的秩序等,具有明显的科学主义取向。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影响下的教学形态,关注表现性目标、教学过程、师生互动等,具有明显的人文主义取向。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活动,具有科学的预设性与人文的生成性的双重属性。教学的二重属性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研究应加强对教学生成性的研究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笔者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不断经验累积所得出的结果,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就几个教学片段实现对生成性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和思考,并从两个方面的内容上浅谈对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认识,最后以教师为切入点,浅谈生成性课堂教学对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成性教学及其基本理念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角下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在发展之前就存在的思维模式。生成性教学则是指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表现性目标,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事件,关注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过程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是通过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积极的情感活动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我国特级教师李吉林。情境教学是教学二重性的体现,创设情境应把握好教学生成性和预设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既往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大多将生成性教学作为改造教学预设的技术方法所具有的缺陷,提出需要在教学哲学层面构建生成性教学理论。作为教学哲学的生成性教学,是从教学价值澄清入手对现代性教学理论的物化批判,是对"预成论"教学哲学的反思和超越。生成性教学哲学的确立有助于教学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体现了从客观认识论到学生生存发展为本的认识论转变,有助于促进新课改在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践行。  相似文献   

16.
生成性教学是在把握教学艺术性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进而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它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关系、创造、个性、非理性等特点。其实质为敢于打破教学过程中的唯规律性,尊重师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历史上,人们力图通过多学科综合的角度,或从教学内部,或从教学外部,来较全面深入地探讨生成性教学的内涵及特点。生成性教学特点表现在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互动性、情境性;教学方法的生成性、有效性、趣味性等方面。生成性教学和预设性教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生成性思维视域中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思维视域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分离的关系,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对其是一种超越。生成性思维视域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是一种融合关系,教师即课程。"教师即课程"内涵有二,其一是教师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其二是教师创生课程。"教师即课程"表现形式有三:缄默的课程、生成的课程、体验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进入深水区的今天,生成性教学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国内外关于生成性教学也进行了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不同的探索。但对于这些研究,仍然存在着研究不深入,多停留在理论层面;陷入研究误区,产生大量误解;本质"泛化",内容"窄化"等问题。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前景,应该突破理论"重围",登上实践"舞台";抓住本质,扩大视野;紧抓新课改的时代背景,消除误解,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9.
关注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必须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出发,同时关注数学知识的静态形式和动态形式,合理重组、拓展数学知识的生成点,并在课堂上捕捉和提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推进学生数学经验的自我生成和数学知识网络的自我构建。通过对数学知识生成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的定位、生成性内容的开发、生成性资源的捕捉、生成性评价的构建等环节的思考,可以构建数学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活动方法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0.
邹桂梅 《成才之路》2020,(9):100-101
游戏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在推动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这就决定了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要尽可能地用游戏活动形式开展。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研究,提高对这一环节中生成活动的重视程度,使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生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