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改革的理念、改革的内容、改革的措施与方法等不同方面,都突破了传统体育课程的概念框架。这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那么,这些理念在实际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能否真正的落实呢?我们主要从教师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教材的使用与驾驭、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实施等方面,对南通市的六县一区进行了为期二周的实地听课与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出发,在分析传统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汲取了各国课程改革的精华,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个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的理念等。但新课程改革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纵观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情况做了调查,从实施现状、课程设置、师资结构、体育环境、课程评价、科研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程内容与设置应多样化和具有弹性,注重不同水平学习内容的衔接;提高学生上课的自由度;课程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发展,采用多元评价;转变教师的观念,完善师资结构等对策,把健康第一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形式、学习目标、学习水平及课程评价上与传统教学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改实验工作。一、更新基本教学理念1.《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要发展学生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必须尽快走进新课程,构建新型的体育教学观,跟上时代的节奏。 一、正确、深刻理解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设计”成为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比较时尚的用语或话题。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描述性分析体育教学设计的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教学实践方面主要侧重于教案设计或某一次教学课的设计等。然而,从现有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运用情况来看,不少学者或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内涵认识比较模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体育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产物,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传统备课的继承和发展,并据此提出“现代体育教学设计取代传统备课”,或“传统教案走向现代体育教学设计”等观点。显然,这是把体育教学设计与备课并列起来,教学设计也就定位于教学工作中的备课层次。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体育课程改革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改革旧的教学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以此为起点。探讨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各地逐步实验和推广,其中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实验正在向纵深发展,并将于2005年秋在全国的起始年级全面试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已经从2004年秋开始在全国四个省进行实验。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课程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教学中的诸多问题都体现出“重心下移”、不断细化的趋势。以校为本的思想也日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提出的重要概念,经过三年的实验,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条件下,探索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落实课程教育改革要求的途径。从体育教学管理现状出发,结合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就新时期条件下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要点与基本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师应对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挑战之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体育教师应对挑战的策略,认为体育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已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新整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迎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契合"新课标"体育教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新课标"理念作为学校体育基础教学的标准指标体系,在基础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捷径。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与演绎法对"新课标"理念在学校具体的体育基础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影响个性化教学的因素,对个性化教学进行探析。结论:个性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健全完美人格,提升学生兴趣爱好,并造就学生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将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同时作为重中之重提上了议事日程。新课标对体育课基本理念的进一步强调,也给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针对新形势下中小学体育教师提出:改变现有教学理念,改进现有教学方法,调整自身素质结构,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显现。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的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指导思想的途径,旨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尽快地理解新课程,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杨矞 《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67-168
本文以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中学体育一体化教学意义、一体化体育教学实施必要性、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对策为主要依据,首先分析了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期待、是调整课程教学依据的根本期待、质量检测是统一的期待,其次从将体育"教""练""赛"结合起来、满足体育教学课程需求、注重强调纵向衔接及系统性、一体化提倡横向一致性把握基本规律、一体化教学要求内在统一以及稳定性、一体化课程教学注重形式多样化、一体化课程建设可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一体化课程建设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教育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学习目标,更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价值,表现性评价恰好弥补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那种只注重学习结果的缺陷。基于目前在校园中较为流行的健美操运动,对表现性评价运用于健美操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北方体育院校冬季体育课程设置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课程设置改革进行探讨,指出课程设置改革必须要能使学生全面发展体能,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课程设置改革要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们的情商水平;课程设置改革要使学生适应社会,成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等改革的依据和原则。提出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拓宽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体系;加强基本建设,满足素质教育教学需要等改革的对策与途径,为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出新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新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践经验总结法和专家访谈法,从体育教学方法的角度,运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们的观点和案例,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十年改革的情况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素的评价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教学质量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获取了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素的相关内容,明确了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4个主因素,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为新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