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多年来,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效果不强。本文试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原则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多年来,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效果不强.本文试从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内容、方式和原则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忧患意识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华,加强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恒久的主题。文章在论述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构建了一套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作者从和谐的视角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风华 《文教资料》2007,2(19):39-42
深刻的社会转型,客观要求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本文在分析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构建了一套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环境新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特征,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教育.培育与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基本国情教育、加强国际形势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突发事件看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突发事件多为灾难性事件,它在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重大影响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带来了一些预想不到的教育"契机".我们要通过突发事件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并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参与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机会,以感性体验为基点,以理性接受为归宿,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
忧患意识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对国防意识淡漠的当代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应以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的必要性为牵引深入推进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存在内容单一、充满祝福意识的问题。对其忧患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应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并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容易使他们滋生出一些骄傲自满的情绪。使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让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形式、国际格局、周边环境必须在大学教育中加入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1.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居危思亡的意识。忧患意识意义重大,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所不可缺少的品质与智慧。改革开放40年成绩辉煌,如何面对成绩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辉煌成就很容易让我们失去忧患意识。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忧患意识不足的恶果。社会上的忧患意识减弱也体现在教育之中,导致教育中讲成绩多、讲问题与挑战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再次提醒我们忧患意识培育的重要性,成年人与未成年人都需要忧患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水平关乎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和平时期更要加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其国防责任感。为此,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要教育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其次,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忧患传统,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最后,加强国防形势教育,增强大学生国防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谷佳媚  朱敏 《教育探索》2008,(11):93-95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爱国忧患意识教育,显得尤为迫切。高校德育爱国忧患意识教育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传统为支撑点,以激发大学生报国之行为切入点,以创新教育方法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忧惠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够使人明确奋斗目标,具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忧惠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文化自觉的忧患意识教育是培养青年大学生对国家、民族长远发展保持警醒、忧思状态而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战略性教育,而不是对具体危机、挑战的对策性教育,或忧虑个人前途的教育。这种忧患意识教育是自觉与自信的统一,表现为具有忧思情怀的国家意识,确立于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自信,实现于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参与和爱国行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苏滨 《教育与职业》2007,(32):164-166
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是由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忧患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确把握国情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忧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确定成才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新阶段,从历史传统、国内外新形势以及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状况来看,都需要加强大学生的居安思危教育,强化他们的忧患意识,使他们能够清醒地认清现实,积极有效地应对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是党长久执政的人才基础。高校学生党员增强忧患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党员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自强自立与党的荣辱兴衰。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忧患意识教育应该成为新时期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忧患意识应该成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忧患教育重视不足,大学生自身忧忠意识也有待加强。大学生忧患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是:理想信念不明确,成才观存在偏差;患得忠失的狭隘心理和彷徨不定的矛盾心理等。在加强大学生忧患教育中应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是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现状。但是,我们不能回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工作等问题上明显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本文探讨了艰苦奋斗精神的科学理念和时代内涵,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缺失的深层原因,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了传统方法在发展当代大学生中艰苦奋斗教育的缺陷,同时指出了强化忧患意识和挫折教育在解决当代大学生中艰苦奋斗精神缺失问题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