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是十分重要的。文本对话不能够只停留于表面,而要借助对比品读、深入品读、反复品读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语言、感受文本意境、触摸文本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黄莹 《广西教育》2011,(16):47-47
品读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文本意韵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键词、重点句、精彩段进行品读、赏析,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相似文献   

3.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语言积累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教师都加强了对阅读的教学指导,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文本没有深入对话。而品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一、在品读中品味文本的语言本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要对文章细细品读,品出文章的真意。但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描写,是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融入对话教学,让学生在对话中仔细地聆听,并大胆地表达。这样,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三方面的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日后的习作中有着较好的写作思路。那如何引导学生对话呢?一、通过品读对话,理解文本语言在文本中,语言总是细腻的、有味道的。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细细品读,在品读中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品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提示关键词、关键语句以及关键段落的形式来让学生对文本中进行品读。品读,不仅是内容上的品读,更是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如,在教学《木兰从军》一课时,教师与学生展开了如下品读,深入了解文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当承担起细品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任,等有所收获后,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地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文从抓文题、抓文眼、抓角度、抓线索、抓顺序、抓细节、抓"闲笔"等角度阐述了文本品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顾香 《广西教育》2012,(13):28-2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语言积累,从而形成语感。品读是一种深入体会文本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感受文本蕴含的语言、形象与情感。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读,因为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通过品读,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特性和蕴含的意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课堂上广泛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品读,但是,如何提高小学生文本品读的实效却成了一个瓶颈问题。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品读却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8.
周文娟 《考试周刊》2014,(61):38-39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性,生本对话是学生与文本之间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焦点,其意义在于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构建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当前的对话教学中,不尊重学生对话权的情况依然存在,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潜心诵读、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生活体验等方式,为学生搭建与文本深入对话的平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感的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细读慢品,走进文本。然而,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在片面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指导下,放手让学生阅读,不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造成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浅尝辄止,品读变成了粗读,读不出文章的深度,读不出文章的美味。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个性化阅读中增强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而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个性化阅读与品读的有效结合就是个性品读,通过个性品读,可以使学生有效品味文本语言、触摸文本意境、体验文本情感,从而让阅读课堂更高效。一、在个性品读中品味文本语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文字优美的名家名篇,这些课文,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同文本的对话应是全方位的、多元的,也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如果教师已经对文本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对话,已经对文本心领神会,那么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障碍就根本不是问题。那么,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与文本对话呢?一、品读揣摩"文本"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他教学之前,总  相似文献   

12.
词语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教师一直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立足点.但是,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却发现,一些教师还在沿用"一词一解"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中理解词语,掌握词语. 一、对话文本语言,理解词语内涵 语文是语言的学问,更是情感的学问.而"对话式"的词语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到词语的内涵,更能深入剖析出词语的意境.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对话中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一个多重对话过程,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对话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对话的过程。本文试图在阅读教学中,寻求出处理好这些对话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推进阅读教学高效展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读文本,这是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语文素养的环节.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在品读选择上不分轻重,找不准细读的点,影响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其实,对文本的品读,不是每字、每词都必须浅斟慢酌的,有效的阅读应从找准细读点开始,发挥好文本的例子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品读文章,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阅读思维与情感和文本、作者进行充分地对话,使他们能深入文本进行体验与感悟,对语言文字有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强调:在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发展学生的语感.语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能快速地把握语言文字,产生丰富的感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开展品读式阅读教学,在引导孩子们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打造精彩的阅读课堂.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合适的阅读平台,从而引导对话从表面繁华走向深入高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而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我们应抓住这一关键,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9.
对话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但也出现了一些与对话教学本质不符的问题。品读叶圣陶的阅读教学论著,我们可以领悟到:对话教学应在师生分别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展开。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有利于生生对话的氛围,同时又承担好纠正、补充和阐发的责任,从而引领学生深层次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施新课程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证明: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学生在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定文本不放松,立根原在对话中,这样,才能呈现阅读课的精彩。一、咬定文本不放松——紧扣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根。如果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训练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