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蓝莓花饮料配方。方法:采用水浸提法提取蓝莓花中的黄酮类物质,以浸提液、白砂糖、柠檬酸、抗坏血酸为主要原料,调配蓝莓花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蓝莓花黄酮的水浸提工艺和蓝莓花饮料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蓝莓花黄酮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80,浸提时间2.5h,浸提温度100℃,粉碎粒度80目;饮料的最佳配方为100m L饮料中浸提液添加量50m L,白砂糖10g,柠檬酸0.05g,抗坏血酸0.04g;结论:此配方调配的蓝莓花饮料的总黄酮含量为11mg/100m L。  相似文献   

2.
杏鲍菇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鲍菇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对杏鲍菇与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复合运动饮料的配方.结果表明:杏鲍菇红枣复合运动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杏鲍菇提取液60 mL,红枣提取液50 mL,白砂糖50 g,柠檬酸0.4 g,黄原胶0.2 g(以饮料体积500 mL计).据此研制出的饮料富含营养,适合运动人群饮用.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方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多糖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枸杞多糖提取工艺(热水法和微波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比较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10(mL/g),提取次数3次;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微波时间20 min,料液比1∶30(mL/g),提取次数2次.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微波法提取多糖提取率提高近40%,微波法提取枸杞多糖优于热水浸提法.  相似文献   

4.
选用金银花叶为原料,采用水浴振荡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绿原酸和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用白砂糖对提取液进行调味,并对制成的金银花叶茶进行感官评分.结果表明:绿原酸和黄酮的最佳提取温度为90℃,最佳提取时间为60 min,最佳液料比为60∶1(V∶m),此时绿原酸和黄酮的提取率分别达到75.51%和82.31%.白砂糖质量浓度为50 g/L时制得的金银花叶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5.
文中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水平.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5℃,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18,乙醇浓度为80%.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得多糖提取率为4.83%.  相似文献   

6.
利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为原料,通过5点标度和9点标度快感评分检验法,以快感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山药多糖红茶饮料各主要成分的适宜条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山药多糖添加量2.1g/L,蔗糖添加量65g/L,柠檬酸添加量0.20g/L,维生素C添加量0.35g/L。风味剖面分析法检验成品感官性状为色泽清亮,风味浓郁,酸甜适中,清香纯正。  相似文献   

7.
以冬枣、花生粕为主要原料,将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的枣汁和花生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得复合饮料.该饮料既有冬枣独特的爽口风味,又富含植物蛋白,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通过正交设计,感官评价等方法,筛选冬枣-花生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枣汁与花生浆的体积比为3∶1,蔗糖40 g/L,柠檬酸2 g/L,磷酸二氢钠1.5 g/L.通过观察改变稳定剂种类和用量对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最终确定冬枣-花生复合饮料的最佳稳定剂为 CMC-Na,用量为3 g/L.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蜡伞为试验材料,对其多糖的水浴法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柠檬蜡伞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40∶1 mL/g、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含量达4.412 g/100 g.试验结果可为柠檬蜡伞多糖类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讨超声波辅助提取紫山药中花青素的最佳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新鲜紫山药为试验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p H示差法对紫山药中花青素的得率进行测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花青素得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温度>超声波功率>时间。最佳试验条件为:料液比1:6g/m L、提取温度30℃、提取时间30min、超声波功率300W,紫山药中的花青素得率4.57mg/100g。  相似文献   

10.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为提取液,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用HPLC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齐墩果酸和熊果酸,TLC,HPLC检测分离效果。结果显示,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50℃、料液比为1∶10、时间2h;熊果酸最佳提取参数为95%的乙醇、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时间3h。该工艺为光皮木瓜的综合利用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云南松松塔中原儿茶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不同溶剂对云南松松塔中原儿茶酸的提取效率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加入0.1 mol/L的HCl 3 mL,料液比为1∶40(mg/mL),超声时间90 min,超声温度40℃。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最佳提取剂配方及提取技术:在5g鱼肉样品中分别加入酸性氧化铝2.0g、PbO2和硅藻土混合物(1:2)0.6g、pH3.5乙酸盐缓冲溶液7.5ml、lmol/L的对甲苯磺酸溶液2.5ml、乙腈10ml,经充分研磨、匀浆之后,3000rpm离心取上清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定竹节三七齐墩果酸型皂甙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考察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固液比和浸提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竹节三七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竹节三七齐墩果酸型皂甙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固液比〉浸提时间,水浸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3C3D3B2。结论:优选出的竹节三七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5-叔丁基-1,3-间苯二甲酸、1,3-双吡啶丙烷与醋酸镍以1∶1∶1的摩尔比在纯水溶剂中反应合成了镍的配合物{[Ni2(L)2(1,3-dpp)2(H2O)]·H2L}n(H2L=5-tert-butylisophthalic acid,1,3-dpp=1,3-di(4-pyridyl)propane).通过红外以及X-衍射分析,确认了其化学结构.Mr=1112.02,晶体属单斜晶系,C2/m空间群,晶胞参数:a=35.166(4),b=20.051(2),c=17.115(2),β=95.003(2)°,V=12022(3)3,Z=8,Dc=1.229mg/m3,最终偏差因子R1=0.0720,wR2=0.1901[I>2σ(I)].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闪式提取法对杨梅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以出酒率、花色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糖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制备杨梅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2.闪式提取电压50V,闪式提取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112.68%,花色素含量为179.31μg/mL,自由基清除率为83.85%,还原糖含量为18.33%。该工艺提取时间短,酒色鲜艳透亮,口感较佳,是一种快速高效制备杨梅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西归中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固液比四个因素对阿魏酸和佛手柑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1D2,即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时间为50rain,提取温度为55℃,固液比为1:5。结论:该工艺简便、可靠,可为西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碱法提取橙皮苷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设计正交试验,对碱浸酸析法提取柑橘皮中橙皮苷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L1(64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在70℃、pH11.5的碱液中浸提2小时,然后调整溶液pH值至4.5,温度60℃,该条件下橙皮苷得率为2.60%。  相似文献   

18.
以葛根(radix puerariae)生产葛粉后的葛渣为材料,采用乙醇回流法通过正交实验对异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葛根异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葛根异黄酮的得率为1.59%;葛根异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 μg/mL、62.5 μg/mL、250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50 μg/mL、125 μg/mL、500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