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消费者接触外国化妆品的第一信息,商标的汉语译名对于化妆品在我国市场上的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论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该理论主张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理清汉译的预期目的和功能。该文试用目的论视角,从剖析外国化妆品商标汉语译名的预期目的和功能着手,探讨外国化妆品汉译的五种可行方法并提出了汉译过程中的三大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2.
香水作为一种备受广大消费者关注的商品,其品名的汉译显得至关重要,译者应采用合适的方法来翻译香水名。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探讨模因的传播过程对香水名汉译的影响,结合实例对异化翻译策略和归化翻译策略在香水名汉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从而展示其译名的审美情趣、文化蕴涵等。  相似文献   

3.
英语影片的中文译名在内地、港澳和台湾三地差异较大,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2010年部分英语影片片名的汉译来观察在翻译过程中对归化和异化策略的使用及其对翻译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语地名和人名的汉译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翻译工作的质量,影响着中国和英语国家乃至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双边交流。多年来翻译界在规范、统一英语地名和人名的汉译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陆续出版了《世界地名译名手册》、《美国地名译名手册》、《英语人名译名手册》等一系列工具书。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由对外开放升温引发的翻译热浪中,有些部门、个人在翻译工作中,缺乏严谨、负责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有些翻译人员置已经确立的英语专有名词而不顾,有章不循,另搞一套,把一些早有定论的地名、人名译得面目皆非、造成混乱,直接影响了英汉双向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线查询英语姓名的汉语翻译方便、快捷,但受英语姓名汉译本身的复杂性和在线词典的特点双重因素影响,在线词典中存在着英语姓名的错误翻译、译名混乱等现象。英语姓名的汉语译名的规范化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错译和译名混乱等现象对英语教学有诸多消极影响。因此,一方面要规范在线词典中英语姓名的汉语译名,另一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合理使用在线词典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唐晓 《考试周刊》2008,(20):231-232
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翻译的科学性指的是两种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依照:翻译的艺术性指的是翻译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包括一定的再创作过程.本文从"好"字的巧译探析句子的汉译英翻译技巧,一方面,在汉译英中,要遵循一定的翻译规律,紧紧围绕理解、表达、校核三个步骤展开;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娴熟地使用一定汉译英翻译技巧,灵活采用直译、意译法、形合法和回译法,不断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要根据中国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对译名进行多维度的选择,其本质就是译者要顺应原片名、英文和中文所呈现的"世界",即电影片名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名进行"选择"、并使其"适应"中文语言文化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在竞争激烈的商界、精妙的商标译名有时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因此,对商标的翻译是很有讲究的,就拿汉译英文商标来说,翻译时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译法(即音译,意译,半音半意以及根据具体情况的灵活译法)外,同时还必须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才能使译名既表意又传神。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实例,分析了藏汉翻译,特别是在藏文人名、地名的汉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译名不规范的原因,并从十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介绍了藏文人名、地名的汉译要领,文章最后还论及了藏文其它汉语音译词的翻译要领。  相似文献   

10.
商标翻译是一种特殊文体的翻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外文商标汉译和中文商标英译中的应用,应注意:商标译名不仅要具有与源语商标对等的语言功能,也要具有对等的经济效益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文化派翻译理论在当今的翻译研究领域里占据着主导和中心的位置,使得翻译研究偏离了其本体,误导了翻译研究的发展。赵彦春教授的《翻译学归结论》正是为了突破目前国内译界的困境而作出的努力。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于《翻译学归结论》的思考:一、归结论是否过于概括或简单;二、归结论对文化派的批评是否客观;三、归结论是否是传统翻译理论的简单回归。  相似文献   

13.
超语言学将人的存在看作是交际中的对话性存在,强调话语的社会-历史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因此,翻译是翻译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确证;翻译是翻译带着自己既往的全部社会-历史性与原作的对话;新的语境产生新的理解与对话,于是有新的译本。本进而提出:翻译的本质并非话语意义的对等置换,乃是跨化语境下对话语意义的揭示与追寻;翻译批评的标准当是能否提供、促进新的沟通与理解,推动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英汉两首诗歌的译文的分析,所分析的英语和汉语诗歌都是属于同一诗歌类型,即意象主义诗歌。通过对英汉诗歌译文的对比和分析,找出此类诗歌翻译的特点。这对我们诗歌翻译,无论是汉语诗歌英译,还是英语诗歌汉译,都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词典例证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转换翻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常以使原文和译文失去形式对等为必然结果,现试通过对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和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例证翻译的异同,探讨词性转换、肯定与否定的转换、句式转换、语态转换四种转换在词典例证翻译中的使用和可能的局限性,以便为选取词典例证翻译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戏剧翻译应侧重于其文学性还是可表演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德国功能翻译派主张翻译策略和方法由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这给戏剧翻译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文中从目的论角度来探讨戏剧翻译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代学者对实用翻译的定位依据不够科学.把实用翻译放到总体翻译这个视域下,并与文学翻译进行全面的比较,实用翻译定位的依据应该是:文本信息是否具有外指向性、单义性;翻译过程是否以传达信息意义为根本目的;是否主要使用语用翻译法;是否侧重读者效应.  相似文献   

18.
《马达加斯加3》上映后,字幕翻译中是否该加入流行语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在比较另一部多处用到流行语而备受好评的卡通电影《里约大冒险》基础上,提出流行语的运用符合卡通片的观众群体需求和影片基调,但是使用的时候必须要有限度,要考虑影片中的情景语境,并且选择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隐喻型流行语,才能被观众接受,为影片增色。  相似文献   

19.
林纾与庞德是两位翻译家,他们的翻译都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翻译均删改了源语作品,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从归化翻译的角度,比较林纾与庞德翻译的背景、过程,分析他们归化翻译的原因、联系与区别,可以指导当下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评价意义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于各类语篇,但目前应用于诗歌的却很少。本文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和级差资源来解析杜甫《春望》中所表达的评价意义及其在四种译文中的体现,看看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忠实"于原文,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