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技术进步是人类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进行心智创造活动的结果 ,对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变迁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的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层面来看 ,技术进步通过对技术工艺理论与技术工艺过程的构成要素的选择 ,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技术进步以间接的方式 ,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者把人类称为“文化的动物”,把人类社会的一切用“文化”概括之。确实,广义的“文化”概念涵盖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以及制度规范、风俗习惯、礼仪交往、思想方式,精神状态,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一切方面。社会的发展,仔细分析起来,也是这人类活动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的发展,决定物质产品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也就是这些可以用“文化”加以概括的东西。因此,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同对文化发展前景的预测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形态,本质上是与“自然和天然”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3.
设计是思维与创作活动,是意识体现于直观的、形象的、艺术的、技术的视觉传达方式和途径来完成的构思计划,是组织方案、规划设想、价值观念、实施方法的活动过程.现代设计以现代社会的物质生产、社会文化和精神准则为动因,已走向更广泛、更密切的社会形态,包涵了文化品味、经济意识、人文观念等各个方面.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条件和现代市场条件,解决现代社会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成为人、社会、自然存在方式和价值体现的积极活动因素而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生存系统中有一种生存因素起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生存方式。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生存。自然生存形成了自然主义价值观。自然生存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技术是人类超越自然、超越自身的手段,于是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相似文献   

5.
周原竹 《百科知识》2021,(27):17-18,43
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精神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人类生存方式之一.所有音乐的意义都是个性化的、地域化的、受到历史和文化界定的,换句话说,"是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环境的".构成音乐的因素设计不同的时间效应、不同的文化效应,因此在音乐不是技术而是文化这个问题上应当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6.
一、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是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的精神成果,是指一种文化观念,是人们对于自然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文学、生态价值观等观念和思想。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1)关于人类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还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事物的认识;(2)关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影响的性质的认识,出现了自然支配人类的思想和人类支配自然的思想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平衡共进的思想;(3)关于人类要生存而如何利用自然的认识;(4)关于在自然面前人类如何处理那边相互关系的认识。这些思想以不同的性质和形式,表…  相似文献   

7.
宋伟 《软科学》1991,(1):1-4,19
<正> 技术论是研究技术系统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技术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总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理论,从而为人类实现对自然与社会更为有效的控  相似文献   

8.
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复杂系统和过程,其核心思想是效用至上的原则,通约、量化的数学方法,分解组合的结构方法和自然解蔽与生命祛魅。技术高于科学,应该把对技术的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发展必须受到社会控制和人文规约。  相似文献   

9.
园林,是通过采用景观艺术手段针对有关地形地貌进一步改造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及休憩功能的生态性自然场域。园林绿化是对园林环境加以艺术加工的表现形式。植物造景作为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是将植物景观风格与人类自然文化观念有机融合的景观艺术配置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14,(3):30-30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是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系统讲解了技术垄断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宗教、传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深刻地指出了技术的发展不受控制所带来的恶果:技术所创造的文化缺乏道德根基,它破坏了某些心理过程和社会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1.
论景观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同时列举了大量的事实证明景观形成的两种方式,即模仿自然和与自然的反差,说明景观自身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对深入研究和分析景观特性、发掘和认识景观设计的理念、提炼和发扬景观价值的精神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技术信息问题是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技术哲学家伯格曼(Albert Borgmann)①从哲学视角对由技术信息所导致的超现实现象予以关注,区分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阐述了三种不同类型信息与现实的关系,提出要在"聚焦物"和"装置范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保持自然信息、文化信息和技术信息的平衡,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生物嗅觉和味觉系统具有敏锐的气味和味质感知能力,被认为是自然界最高效的感测系统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气味和味质传感与检测技术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保障人类健康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疾病诊断等领域。文章介绍了仿生嗅觉和味觉传感技术的发展,包括电子鼻和电子舌化学传感技术,基于生物敏感材料的仿生嗅觉和味觉传感技术的原理、组成、技术实现及其应用;此外,还介绍了基于脑机交互的新型在体生物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研究进展;并对国际上仿生嗅觉和味觉传感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地球科学及其灾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社会文化角度来看,经历了祭祀文化、科学文化与和谐文化三种不同的历史变迁,分别代表着人类宗教情怀的、科学精神的与系统和谐的对地球科学的不同诠释.由此拟说明地球科学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息息关联性,进而探索什么是地球科学的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阐述了现代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释放、传播、体验与发展;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体验和人文精神的升华;是人类和平、和谐等人文理念的体现;是人类自由创新与规则约束的完全结合与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理念的积极体现。旨在加深人们对现代体育精神的理解与认识,进而丰富、完善、提升人文精神,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对绿色技术在三个系统中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的路径。绿色技术只有通过与三个系统的互动和融合才有可能发挥其解决生态问题的功能。这一分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从现代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阐述了现代体育精神作为一种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已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思想和社会价值观念的释放、传播、体验与发展;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体验和人文精神的升华;是人类和平、和谐等人文理念的体现;是人类自由创新与规则约束的完全结合与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理念的积极体现.旨在加深人们对现代体育精神的理解与认识,进而丰富、完善、提升人文精神,更好地促进人类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主技术论是技术决定论的变种,在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本文全面分析了自主技术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有价值的方面,指出了它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技术的自主发展规律,技术和社会属性决定了技术的非自主发展规律.技术的自主发展指技术系统内部存在的逻辑规律性,不受外部条件和环境影响;技术的非自主发展指社会因素限制了技术的发展速度、方向和规模,在宏观整体、中观群体和微观个体三个层次上对技术施加作用。技术的两种发展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种发展趋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制改革时期,应致力于协调科技体制与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技术的社会控制,应该建立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组织机构——技术的社会建制.  相似文献   

19.
技术化生存的"自然"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人类逐渐地远离自然状态,从而使人类的生存从"自然"地生存走向"技术化生存".技术,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自然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当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技术进程无逻辑的风险展现时,人们为了各种目的开始诉诸"自然",用"自然"来对抗"技术".然而,"自然"是一个充满了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自然"就是"变化".从人类生存的历史看,新石器时代人类脱离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社会.而工业革命则引起了"机械文化"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着.人以技术为中介获得自己的生存,这与其他动物只基本本能地适应以求生存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如松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5,403,404,254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