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自适应学习技术、物联网、创客空间、可穿戴技术、自带设备、翻转课堂等逐渐成为高校新兴技术应用的主流,致使高校教育模式发生全新的转变.文章以苏州大学图书馆应对新媒介教育环境建设为例,围绕高校图书馆在空间、资源、技术及服务等方面如何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及教育模式的变革,如何重新定位发展形态及功能职责等问题,探讨其未来发展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媒介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员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为应对新型媒介涌现带给图书馆的潜在危机,高校图书馆需要通过梯度培训、建立共享空间和信息资源评价体系等五种途径,提高图书馆员的媒介素养,营造图书馆良好的媒介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文章梳理了国内外30所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及其提供的延伸服务,归纳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的类型,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利用新技术对图书馆空间进行改造,建成了实体物理空间与网络虚拟空间相融合的学习交流中心,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从提升空间服务重要性、注重空间功能综合发展、注重空间内涵建设与管理、打造空间特色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空间创新和延伸服务。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应以新媒介为平台,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搭建图书馆实时交流平台,促进其信息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最终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跨网络、跨终端、跨媒体的创新式信息服务,充分图书馆的重要教育基本设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空间服务体系,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智慧化转型、探索智慧图书馆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网络调研法调查“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存在的问题,解析数智赋能下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空间服务诉求,设计构建涵盖物理层、数据层、仿真层、服务层、交互层共5个层次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空间服务体系架构,并提出智慧化空间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空间服务智慧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嵌入式"阅读推广服务实践为例,提出高校图书馆应该从自身职能出发,将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空间服务等读者服务工作嵌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知识服务品牌、拓展空间服务功能等多种方式创新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全面构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以期为同类型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是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转变服务理念、提高自身生存价值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内涵,并表明了高校图书馆应从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空间、服务内容等方面开展延伸服务,最后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空间面临着巨大变革,国外高校图书馆通常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来明确图书馆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调研,可以了解国外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文章调研了2016年《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发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的19所大学的图书馆的战略规划,采用网站调研法、统计分析法,获得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拓展的战略目标,包括:满足用户需求、创建高质量的图书馆空间、发展图书馆虚拟空间、保护特色馆藏等,继而从动态评估图书馆空间、与用户共同规划图书馆空间、建设图书馆虚拟空间、拓展图书馆物理空间这四个角度分析了国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空间的拓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开展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完善能够全方位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文章简述了单向街图书馆的由来,从服务性、现代性、参与性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理念,并提出了以单向街图书馆为蓝本的高校图书馆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0.
唐玲 《兰台世界》2020,(4):104-106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机制的改革,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常规性的资源服务、本地化的创业信息资源服务已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学校创新创业的背景、思路、方式、目标及时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合作、应用新媒介技术等措施构建新的服务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叶成霞 《河北科技图苑》2020,33(2):17-20,16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促使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资源、加强用户互动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媒体时代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微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将微媒体平台与阅读推广有效融合,打造阅读推广微空间,成为高校图书馆共同面对的新命题。[方法/过程] 基于对微媒体阅读推广相关概念、特征、构成要素及发展现状的梳理,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实践,探讨高校图书馆微媒体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的微媒体阅读推广要突破藩篱,聚焦微平台、微内容、微互动和微服务,坚持分众化推广策略,开展互动式阅读推广,提出从空间、内容、用户、功能四大维度构建微媒体阅读推广矩阵,构筑和健全校园阅读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调研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远程服务的现状,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高校图书馆开展远程服务的策略,为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远程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调查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分析研究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远程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远程服务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远程服务需常态化,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从资源保障、服务保障、阅读活动、读者远程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5G为基础,对智慧学习服务的涵义、特征、功能与作用等进行分析,探讨了融合5G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服务体系的构建,并从图书馆技术、资源、空间与用户四个方面提出融合5G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学习服务体系构建思路,为高校图书馆适应5G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改革提供新视角与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当新媒体遇上5G,如何将线下工作转至线上开展?打破空间壁垒,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将成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重点,直播技术为图书馆线上工作提供契机。文章选取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从直播的数量、内容、对象、时间和平台及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剖析。调研发现,目前图书馆直播服务中存在无规划、平台散乱、渠道单一等问题,文章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对策,以期为之后同类服务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袁吉文 《兰台世界》2020,(5):106-108
新媒体时代,读者信息需求发生变化,更加追求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新媒体服务涉及服务渠道与服务内容,从这两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应用新媒体开展服务存在的问题,发现普遍存在新媒体服务水平低的情况,再相应提出服务创新策略,提出加强新媒体渠道建设与内容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文章探讨了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并阐释了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在开学季开展的迎新活动是对新生的首次服务,国内高校图书馆对此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通过对国内“211”高校图书馆开学季迎新主题活动进行分析,从打造开学季主题活动品牌、以新生为中心开展创意服务、利用新技术提供最佳用户体验、利用全媒体进行宣传和推广、建立与学生志愿者合作的迎新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拓展开学季主题活动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研究北美地区大学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服务创新模式与空间资源配置以及再造过程,为国内大学图书馆转型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法,对北美地区10所大学图书馆构建数字学术中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其服务模式和空间变革的主要方式。[结果/结论] 北美地区大学图书馆数字学术中心是集服务转型与空间变革于一体,提供数字学术研究支持和服务创新集成的新型图书馆空间,它将是未来大学图书馆中最开放、最有创造力和最具创新精神的服务功能。对我国大学图书馆数字学术支持服务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时代,移动网络媒体已成为人们交流互动的重要载体,对高校图书馆传统服务产生重大冲击,高校图书馆融合移动网络媒体实现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移动网络媒体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入手,分析移动网络媒体的广泛应用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方式、知识组织加工方式、管理与服务方式的冲击与影响,针对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研究高校图书馆融合移动网络媒体实现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为高校图书馆融合移动网络媒体更好地开展服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