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失眠的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运动员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有超过一半的运动员睡眠质量较差;运动性失眠的主要症状是入睡困难,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主要时期是赛前准备期,主要心理因素是训练或比赛期间暂遇挫折情绪抑郁,主要影响是身体疲劳,仅少数人会治疗运动性失眠。结论:运动性失眠普遍存在于跆拳道运动员中,应引起重视,寻求有效的方法改善其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通过入选、进队、训练、比赛,到取得并保持优异成绩,这一系统过程,称为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不是每一名运动员,都能顺利地完成这一系统过程的。有的在入选进队时被淘汰,有的过不了训练比赛关,有的虽然进入了较高层次,但终因保持不了,昙花一现而跌落下来。教练员对运动队和运动员的成绩负完全的责任。因此,认真研究运动员的成才历程,充分把握住运动员的运动生涯,达到最佳人才效益,则是教练员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在各个不同的运动项目上,大量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有着相似之处,我们认为这是有  相似文献   

3.
当运动员进行一次大运动量训练或激烈的比赛后,他们的体力、脑力消耗很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保持适当的休息、睡眠和营养,体力和脑力就可以自然恢复。但是,由于训练和比赛的需要,运动员往往等不到体力和脑力的自然恢复,又要投入到艰苦的训练或激烈的比赛中,加大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怎样才能尽快地消除疲劳和加速恢复体力和脑力?不少国家的学者和体育科研人员以及教练员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其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性心理训练是尽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4.
1 心理稳定训练 冰雪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最大的弱点是心理不稳定,一位运动员在第一次参加比赛后,曾经这样叙述他的心理活动情况:强烈的兴奋笼罩着我,我的脸上充血,脉博和呼吸显著加快。为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神经反应,克服焦燥不安、神经过敏、感觉迟缓,保证睡眠,使精神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5.
一,坚持合理的生活制度规定并遵守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条件,注意饮食卫生,克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嗜好。2004年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刘翔的教练员孙海平曾经说过:“良好的睡眠是最好的恢复手段,是提高训练效率的保证。”青少年运动员每天要保证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在大运动量训练或比赛期间,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6.
参考相关资料,对运动员赛前失眠进行界定,从心理角度的不同方面分析总结影响运动员赛前失眠的心理因素。针对原因提出各种积极有效的调整措施,对改善赛前失眠群体的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储备必需的心理能量。  相似文献   

7.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科学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运动训练的四大要素之一。心理训练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本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是为更好地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争取优异成绩作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一、少年举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特征举重运动是消耗体力、克服内  相似文献   

8.
王烨 《游泳》2008,(4):21-22
在一些大型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练员用橡皮带为运动员做助力牵引快冲训练,特别是一些短距离运动员更为常见。那么赛前进行助力牵引训练有什么好处呢?有些执教短距离的教练认为,助力牵引可以帮助运动员克服阻力,为比赛作好神经肌肉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推拿对消除运动员赛前失眠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选取的40名失眠运动员进行推拿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发现通过治疗效果显著,失眠症状基本达到消除或缓解;推拿方法是消除运动员赛前失眠症状的有效办法,并且能加速机能恢复,保证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0.
正当今中学生田径比赛正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在竞技比赛中,中学生田径运动员情绪是复杂多变的,极大的影响着他们竞技水平的发挥。在中学生田径比赛中,有的运动员在平常训练中专项运动成绩相当出色,但是在正规比赛中却一直与训练成绩相差甚远,那么这类运动员被称为"训练型运动员"。而有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达到与训练相当的专项成绩,甚至超水平发挥,达到比训练还要突出的成绩,那么这类选手被称为"比赛型运动员"。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学生田径运动  相似文献   

11.
应重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它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有的教练员往往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12.
软式网球是一种要求运动员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和复杂技能的运动项目,它对运动员心理素质要求和依赖性较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和优异成绩的取得往往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保障。要想尽快的提高我国的软网水平,除了要加大技术训练的力度以外,加强心理训练工作也要提到议事日程,在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运动员平时训练不错,一到赛场就不灵了;有的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表现不错,而在国内比赛中的表现不正常;有的在国内比赛中表现不错,而在国际比赛中表现不佳。究其原因,这都是心理训练不到家所致。加强心理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培养和提高中长跑运动员大赛的参赛能力 ,使运动员通过比赛把获得的训练水平充分地表现出来 ,是多年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热点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训练实践及查阅有关资料认为 ,培养中长跑运动员的参赛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确定最佳比赛目标比赛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决策过程 ,必须建立在运动员训练水平和参赛对手的竞技能力及对比赛外部的有关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后作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由于最佳化的标准是相对的 ,因而最佳比赛目标也是相对的。最佳比赛目标是根据系统训练的需要 ,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比赛…  相似文献   

14.
比赛是运动员的智慧、意志、情感、身体训练和技术水平极限程度的较量,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应激能力,最大限度地动员体力和脑力,战胜对手.大赛期间,运动员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压力和身体机能压力,会出现兴奋或精神涣散状况.运动员往往较难保持惯常的饮食模式,有的运动员吃得过多,有的运动员则出现厌食.因此,合理安排比赛期间的饮食,能保持运动员良好的体能状况和最佳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胃肠综合征是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大运动量运动训练和比赛中造成的机体胃肠功能紊乱,它不同程度地妨碍了运动员正常的运动训练和比赛。 作者认为,目前由于受到研究手段的限制,对运动性胃肠综合征产生的机制仍无定论。然而,在众多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忽略了定植在胃肠道内对人体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微生物区系,即胃肠道菌群结构。 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中长跑运动员胃肠菌群区系结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研究证明,心理训练可以激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信心,能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复杂的比赛任务中,保持心理稳定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运动潜能。心理训练对获得高运动水平和竞赛的优胜,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美国著名学者格鲁波说:“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第21届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詹纳也说过:“在奥运会水平的田径比赛中,心理问题占80%,体能占20%”。纵观国内国际许多重  相似文献   

17.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比赛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分析、比赛阶段运动员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和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及克服的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探索一条运动员比赛阶段的心理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并通过赛前训练打好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竞技能力基础,使之有效地转化为比赛成绩,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并结合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训练、比赛实际的方法,认为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应主要围绕力量训练、技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3个方面进行:针对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力量的特点,提出绝对力量素质、速度力量素质和力量耐力素质的赛前训练方法;在技战术训练中应追求最佳的整体技术训练效果,以及运用匀速滑跑和加大最后冲刺距离的战术与合理分配速度的战术;分析了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采用主动放松法和环境放松法等方法克服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有效、科学的训练监控,为运动员在赛场争金夺银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含义、内容与意义,我国近几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科学监控的变化特点,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3个方面对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训练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监控的意识,还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监控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合理制定各训练时期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真正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二十多年了,在执教生涯中,常常碰到学生在训练或比赛时出现小腿抽筋的现象。有的学生还反映晚上睡觉时也出现小腿抽筋,影响了训练、比赛或睡眠。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重新翻阅《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等书籍,并在请教医生后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一种简单的解除小腿抽筋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也向诸位讨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