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请同学看屏幕,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微机演示小白兔顶着篮子冒雨往家跑的场面) 生:图上画的是小白兔着急地往家跑。 生:我来补充:图上画的是小白兔顶着篮子,很快地往家跑。 师:你们说的都对。请同学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图上的内容?谁愿意把它读出来? 生:第8自然段写了图上的内容。(生读) 师:下面请同学看屏幕(微机演示第8自然段的内容),自己读这一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生:我读懂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写的是小白兔加快步伐往家跑,第二句话写的是小…  相似文献   

2.
师 :山东省济南市的泉水全国闻名 ,所以济南又称“泉城”。据记载 ,济南有名泉72眼 ,趵突泉为第一泉 ,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济南观赏吧!(放录像)师 :看了录像 ,你们有什么感受呢?生 :我觉得趵突泉很美。生 :我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师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是怎样描绘趵突泉的呢?请自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 :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趵突泉的声誉、溪水、大泉、小泉的特点。师 :说得对!我们先学习第一自然段。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生 :直接了当 ,引出下文。师 :趵突泉有这么高的声誉 ,它有什么特点呢?(指名朗…  相似文献   

3.
《葡萄沟》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话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 ,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师 :这句话写葡萄的什么?请带着问题读句子。生 :这句话写葡萄的枝叶。师 :写葡萄的枝叶长得怎么样呢?再读句子 ,然后用句中的一个词来回答。生 :写葡萄的枝叶长得很茂密。师 :从哪些地方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很茂密?再读读这个句子 ,并勾划出有关语句。生 :从“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些地方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茂密。师 :一个个”与“一个”有什么不同?生 :一个个”说明有很多 ,“一个”不能说明多。师 :那“一个个绿色的凉…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有教师的“训”,又要有学生的“练”。怎样“训”和“练”?让我们来看看刘秀云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说 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达·芬奇画画很好。师:老师刚才怎么说的?生2:老师说,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说说 知道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教学片段1】咬文嚼字,悟赶海之“趣”
  师:作者是个高明的导演,先对整个海滩进行了扫描,用了一个全镜头,来读读看,哪几句是描写这个全镜头的,写的是什么?(生读第3自然段第一句)
  师:就这一个简单的镜头,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  相似文献   

6.
《千里跃进大别山》(第六册)一课,主要写刘邓大军在千里跃进大别山途中强渡汝河的事。其中第八自然段着重记叙了强渡汝河这一夜的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教学这一段,要引导学生按课后要求给自然段划分层次,弄懂整个自然段的意思。下面是这一段的教学设计。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八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有几句话,写了什么? 生:有六句。写了刘邓大军强渡汝河,杀开了一条血路。  相似文献   

7.
师:请看第五幅图。图上画的是谁,它在干什么?这一部分(指着小猫想象的部分)画的是什么意思? 生:(略) 师: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话。 生:小猫看见了,就把小鱼种在地里。 师:小猫“看见”了什么?为什么把鱼种在地里?  相似文献   

8.
(一)(联系电视剧导入新课,生自读自悟)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表达的意思。生:这题目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到隆中草舍去拜访隐居在那里的诸葛亮的故事。师“:茅庐”怎么讲?生:茅草盖的房子,就是草舍的意思。师“:顾”呢?生:拜访。师:题目里的“三”,究竟解释为第三次呢,还是理解为前后一共去了三次?讨论一下。(生讨论探究)生:课文写的就是刘备他们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题目里的“三”应该指第三次。生:我不同意。课文第1自然段明明写的是他们一、二两次去没有见着。生: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题目里的“…  相似文献   

9.
师 :詹天佑是怎么想的?生 :(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把它修好 ,否则 ,不但惹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师 :(出示句子)“总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生 :这里指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这样想的。师 :(引读)遇到困难 ,他总是这样想……否则……(在学生接读时 ,教师在“中国人自己”“第一条”“一定”“惹”“中国工程师”下面加上“.”)师 :“否则”是什么意思?生 :不这样。师 :在这里指什么?生 :指铁路修不好。师 :(引读)修不好 ,会怎样?生 :(接读)不但……还……师 :“惹”…  相似文献   

10.
[教例]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自由读第5自然段,要求学生能说出住宅外部的特点?  投影显示目标:1学习并运用“精读批注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5自然段  师:我们先从第5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入手学习。  (投影句子: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引导学生用“精读批注”法学习。)  师:同学们仔细读,认真想,蟋蟀的住宅外部有什么特点?(生齐读“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  这句话告诉我们蟋蟀的住宅是怎么样的?  用一个简单的词概括,就是———(生:“向阳”)我…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 6自然段 ,看看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多媒体播放动画 )师 :请同学们边看边想 :狼找了几次碴儿 ?生 :狼找了三次碴。师 :同学们看得很认真 ,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狼找碴儿的。二、读文质疑 ,读议解疑 ,学会读书1 .读文质疑师 :我们先来看狼第一次是怎样找碴儿的 ,请大家自由读 2~ 3自然段 ,边读边想 ,有哪些内容读不懂可以提出来。(读书思考后质疑 )生 :哪里是上游 ?哪里是下游 ?生 :“温和”、“找碴儿”各是什么意思 ?生 :狼是怎样找碴儿的 ?它的态度怎样 ?生 :它为什么要找碴…  相似文献   

12.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故事。先请听录音,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使天上的大雁掉下来,课文哪一个小节告诉了我们这个原因?生:课文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读第九小节,思考课后问题)师:更羸看到听到些什么?生: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到大雁叫得惨。师:文中还有描写大雁飞行的句子吗?生: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请大家读这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生: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加具体。生:“一只”说明它孤单,它离群了。生:“从远处”说明大雁飞的路程远,时间长。生:“慢慢地”说明大雁筋…  相似文献   

13.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我们家的猫》时以听的训练为中心 ,精心设计 ,独辟蹊径 ,使学生爱听、会听 ,并将听、说、读、写等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现举两例说明。教例一 :师 :请同学们合上书 ,听我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写出了小花猫的什么特点 ?生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它小时候才逗人喜爱哩 !”这句话来写的。生 :这一自然段写出了小花猫淘气的特点。师 :再听我读第二遍 ,要听出哪些字词能表现小花猫淘气的特点并记在本子上。生 :我记下了“耍、摔、跌倒、再跑再跌、撞”等字词。生 :小花猫“跳…  相似文献   

14.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15.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16.
【案例回放】《狐假虎威》一课教学片段
  师:狐狸被老虎抓住之后,一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话就让老虎“一愣”,而第二句话就把老虎给“蒙住”了,松开了爪子。对吧?  相似文献   

17.
狐假虎威     
正课文: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狡猾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相似文献   

18.
狐假虎威     
时间:一天地点:森林里角色:老虎、狐狸、野猪、小鹿、黄羊、兔子等[幕开时,老虎正在寻找食物。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老虎:总算把你给逮住了,这下我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相似文献   

19.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20.
读想说议     
[教例]:小学语文第六册《荷花》二、三自然段。 (前面,初步学习了第一自然段,黑板上已板书“我去看”。) 一、读 师:请轻声读2、3自然段,用“__勾画写叶的句子,用“波浪线’沟画写花的句子。[板书:叶、花) 师:荷叶怎么样?你觉得荷叶美吗?从哪儿感受到美? (读小黑板上的句子:①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②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师:通过比较,你还感觉到荷叶什么?从哪儿感觉到“茂盛”?为什么能感觉到茂盛?(生议;板书:挨挨挤挤) 师:荷花又怎么样?你们觉得荷花的什么美?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