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论科技期刊编辑与作者权利的界限及其统一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对编辑与作者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各自权利的分析,指出编辑与作者对自身权利的认识的误区及其权利的界限.认为编辑与作者的正当权利来源于科学技术研究信息和知识创作与传播的需要,编辑与作者的权利具有依存关系,因此,编辑与作者的权利在实质上和在操作层面上都是统一的.认识到这种一致性,将有助于编辑与作者相互尊重对方权利,并使之认识到保障对方的权利就是保障自身的权利,从而形成有利于科学研究信息和知识传播的良性互动局面.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作品受到尊重和保护,进而使作者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作者应该充分享有精神权利。一作者究竟享有哪些精神权利呢?《伯尔尼公约》第六条之二第1款规定:“不受作者经济权利的影响,甚至在上述经济权利转让之后,作者仍保有要求其作品作者身份的权利,并享有反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它是作者个性通过创作的进一步体现.《著作权法》正是通过这4个方面对作者复杂精神世界进行规范,这其中发表权与财产权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签订出版合同作为一项新事物,已闯入每家出版社。它是作者与出版者之间的契约。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享有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契约实际上是作者允许出版社使用这些权利的许可证。本文不是研究它所涉及的法学理论,只想对一些具体问题做些探  相似文献   

5.
版权(Copyright),又称著作权,是作者基于创作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在我国版权保护和著译活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图书编辑强化版权意识,目的在于知法、用法、守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图书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版权问题:一、保护作者的人身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其中,作者的人身权具体包括以下权利:一是发表权。它是指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发表和如何发表的权利。例如,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表;是全…  相似文献   

6.
我们写稿、投稿,还会遇到一个版权问题。 所谓版权也称著作权。版权是基于创作智力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它主要指作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其创作的作品所享有的某种权利。这一权利不是在作品发表后产生的,即使作品没有发表,甚至刚刚写了一半,法律也不准他人抄袭。 版权的内容,包括精神权利(亦称人身权)和经济权利(亦称财产权)。精神权利主要指发表作品、在作品上署名、要求确认作者身份、保护作品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缺失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论文探讨了图书馆精神的内涵,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及中国图书馆学家对它的认识过程。认为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的人文理想的认同。现代图书馆精神包括三个方面:1.信仰信息公平的理念,尊重人的信息权利;2.对信息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使图书馆服务朝弱势人群倾斜;3.对图书馆职业的尊敬。  相似文献   

8.
罗紫初 《出版科学》2001,(4):67-68,66
版权是指作者或其作品出版者依法拥有的占有、处理和使用自己作品的专有权利。这种权利由精神权利与经济权利两大部分构成。版权贸易,指通过作品版权中经济权利的转让而获取相应经济收入的交易活动。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与版权精神权利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和服务中都可能因为疏忽或是技术上的原因侵害作者的身份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也可能因为用户对作品进行数字性加工的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责任,但是过度保护精神权利又会阻碍作品的利用,使数字图书馆的公共传播功能不能实现。完善数字图书馆版权精神权利保护法规和强化法规的实施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作者与出版社就某一作品的出版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一般都有作者对作品的著作权担保的内容。著作权担保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及效力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出版社与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纠纷后,如何划分民事责任,从而正确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特征著作权担保是指作者和出版社为确保出版合同的全面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经双方商定,由作者对出版社作出一定允诺的法律形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1)作者保证自己是某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即保证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合法;(2)保证授予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用户权益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图书馆用户权利是一种法的权利,涉及物质、信息、精神的不同层面。图书馆用户权利包括平等权、知情权、隐私权、信用权和消费权等。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2.
赵杰  谢波 《出版科学》2007,15(6):28-31
本文从分析出版者权的产生及涵义入手,结合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对出版者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提出出版者除应享有《著作权法》所规定的相关权利外,还应享有出版专营权等五项权利,以期更好地保护出版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钱静 《出版科学》2016,24(6):28-31
《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删除《著作权法》第34条编辑修改权条款的做法有欠妥当。建议保留原有条款,确立编辑修改权。因为确立编辑修改权是权利义务对等的法理要求,是编辑工作正常进行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与编辑为出版物付出的劳动相匹配。另外,从权利边界的视角考察,编辑修改权的确立,能够从权利相对面的维度,厘清保护作品完整权的含义和边界。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权利的缺失与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读者的权利体系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从法理的角度来看,其原因主要是权利意识薄弱、法律制度缺位、监督机制缺乏、救济途径不畅。因此,应从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济两方面入手,采取加强立法、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培育读者权利意识、引入申诉制度、建立仲裁制度、实行听证制度等措施,构建一个完整的学生读者权利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目前,国内对图书馆读者权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读者权利的概念与内容、读者权利的现状与维护、读者的权利与义务、读者权利与法等几个方面。然而,我国读者权利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研究人员的研究视角存在局限性,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在人们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最大限度地实现和保障读者权利不仅需要立法保障,还需要道德规范的约束,更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图书馆及读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公共借阅权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国内外公共借阅权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法律关系进行了法理学讨论,建议将“公共借阅权”制度纳入到我国《著作权法》中,建立补偿金管理机构,确定分配标准并由政府来承担支付义务。  相似文献   

17.
版权穷竭制度是为了协调版权人的权利与作品以及作品复制件所有人的物权的平衡,该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时版权穷竭制度的空间效力应受到地域性原则的限制,同时对于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以及网络作品,均不适用权利穷竭。在版权贸易中,可承认精神权利的部分穷竭。  相似文献   

18.
从数字图书馆案看知识产权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相关案例;从民法的私法精神入手指出财产权制度的意义与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以私权为基本属性的财产权,但其无形性特征使知识产品必须依靠法律规定来实现权利.因此必须有一定的法律限制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一种利益的平衡,指出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立场.最后以数字图书馆为例在现实层面上具体辨析了数字化环境下著作权的扩张缘由与选择.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读者权利的概念及其包括的平等自由权、知情权、隐私权等。图书馆应采取加强图书馆立法、提高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和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实现和维护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思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根据法律权利的实质概念,对图书馆权利的概念进行合理定位和清晰定义,多方位地阐述图书馆权利的内涵,提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维护,最后指出我国公民图书馆权利的真正实现取决于民主政治的进程和法制化建设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