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方向和策略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及其现代化价值的剖析,以及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分析,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基础上,在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性、大众性的前提下提高其竞技性、规则性。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现代西方体育文化传播的汹涌浪潮冲击之下,其发展陷入了困境,因此自觉地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的调适与转换,是新世纪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文章借鉴文化的流动规律来探讨一下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为出发点,论述与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特性对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转型理念.研究认为:坚持民族传统体育的鲜明民族特性是使其立足于世界体育之林的根本保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武术“和而不同”的发展理念可以使中华传统体育重新焕发多样化生机,为世界体育的文化多元化作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不能急于求成地进行功利性推广,而要深刻认清现代化转型的动力与阻力,以免最终导致丧失“民族个性”与“文化自信”的文化模仿现象.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高校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肩负着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挖掘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质,针对东北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厘清东北地区高校在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责任,并深入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有益于相关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之一,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其功能具有休闲娱乐、养生保健、竞技等,但其现代化与全球化却举步维艰。提出整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冲破禁锢、打造现代化环境,实现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标准化,实现竞赛和普及相结合的"两条腿走路"等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的具体设想措施。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转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直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实现其现代化.而这种转变的过程是在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由自然走向规范性的过渡中进行的尝试.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保留其基本文化内涵,并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对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分析论述,进一步阐述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方向,提出按照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制定了努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且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植养,并不断吸取营养与为它所融合,之后形成自身独特的魅力。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上中国知网、翻阅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我国目前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持久旺盛的生机,同时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现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研究结论认为:要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须挖掘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下体现的深刻内涵与本质,同时要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媒介与手段,实现传播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9.
论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文化变迁的突变性、文化表现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变异性和文化价值的兼容性.应把经济开发与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不同民族文化冲突与整合中的继承与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保护原则,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传媒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化本原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同样,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原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文章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原加以分析,从而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在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的发展由来、学科体系、基本要素、学科基础、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层的文化现象去透析其深层的文化内涵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包括基础理论、自然科学理论、社会人文科学理论和综合性理论等几个部分,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体育人类学,并综合体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实地考察是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还很滞后,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是带动整个学科全面和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新式体育是近代中国文化长河中的一支奇葩,有其独特的文化品质,又彰显出迷人的文化魅力。它为中国接触奥林匹克运动,促使中国体育文化的转型和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为今日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作出了准备和铺垫,也为中国体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以体育的人文现象、社会现象为对象,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科学.它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的体育行为及体育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对体育之于人类和社会的意义、价值做出合理的解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理论定位是在与之相关的学科关系中确立的.主要涉及4种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的关系;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萨满舞属于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既是撒满教宗教祭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新疆古代突厥语族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撒满舞与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为对原始体育文化的透视,还是一种活态的体育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两个村寨社会变迁的跟踪调查,运用社会转型和失范理论,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现状进行了实证与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失范具体表现为组织混乱、意义匮乏,目标过重、动机不纯、核心形式丢失等方面;我国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失范的成因主要包括3个方面:第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第二,政策性的失误;第三,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矫治我国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失范必须规范创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与实践内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实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需要的理论体系。该体系结合传统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与发展的共存性,分别予以分类,使之形成一套理论框架模式。在民族传统体育实践内容上,将原生形态的传统体育内容通过继承和改造,达到符合现代体育活动的需要,是创新发展和进一步开拓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证了作为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的文化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作为文化资源中感性生命极度表现的体育,因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西方人的体育活动以宣泄肉体的感性生命力为能事,而中国人的体育却是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运动中融进了审美情趣,两者的有机融合使中西方文化形成功能互补态势.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商业体育首当其冲,"酒神"精神、"悲剧"精神和体育赛事广告是现代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外动因,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倾向无疑为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体系的逐步建立,探索如何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有效地促进学科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使之成为课程建设与学科教育新的发展模式.探讨如何以精品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研究为主题,提升课程品质,从而为促进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搭建良好的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9.
《反兴奋剂条例》运动员违纪责任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兴奋剂条例》将体育社团依章程对运动员作出纪律处罚而承担的“违纪责任”规定在法律责任中,传统法律责任并不包括违纪责任,《反兴奋剂条例》这样制定有法律依据还是立法制定的一个失当?本文将对该条例的违纪责任进行分析,明确其中的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对少数民族原生态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认识、创新、运用及对次生态民俗体育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创新、运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拓展.提出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主要面对的问题有:(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2)民族传统体育法制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3)科研工作不够深入和扎实;(4)社会群体义务与责任缺乏.指出开发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要遵循本源性、整体性、人本性、创新性原则.在开发策略上,提出:(1)加强政府主导力度;(2)建立健全民俗体育文化法制保护与开发机制;(3)深入开展普查、科研工作;(4)着重关注民俗体育文化"活态传承"人的培养;(5)结合自然景观资源优势,开发、打造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6)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民俗体育竞技、娱乐、休闲等活动;(7)在民族地区民族院校中有选择地开展民俗体育文化教育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