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杜维涛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第一位专职行政主管与执行者,也是戴尔"经验之塔"的中国首介者,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化教育实践与研究有着重要影响。杜维涛认为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他明确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国营模式与教育定位,并始终在国际视野与本土创新中探索电化教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郭有守是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先驱,他以行政官员这一独特身份推动着早期电化教育的发展。他起草并发布第一部电影法令《电影检查法》,开创依法治理教育电影之先河;他发起、筹备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组织——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并成为该协会的实际领导者;他撰写《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成立史》、《二十二年之国产电影》、《我国之教育电影运动》等多篇文章,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史实资料。郭有守的教育电影观及其推动教育电影发展而采取的种种行动,对我们如何充分利用行政力量、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等,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推动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元培先生是早期中国电化教育的实践引导者和学术领路人,中国历史上许多电化教育人物和事件都和他有密切联系。他重视媒体的社会教育功能,为中国电化教育搭起了"大电教"的框架;他选拔培养电教人才,创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起草制定教育电影法规,为早期电化教育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他积极倡导将电影等新媒体运用于科学考察与社会教育,为新媒体的应用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电化教育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掌握知识的关系、与学生智力发展的关系,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等四方面深入分析了电化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文章认为,电化教育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其是电化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之常:平凡而伟大的电化教育先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之常终生从事基层民众教育工作,重视和善于运用媒体来辅助民众教育。他提出了电影是推进教育的好工具、是视觉教育的延续和发展的观点,践行了基于媒体的系统设计的理念,总结出了极具推广价值的电影教学方法,萌发出了电影与课程整合的思想,提炼出了"电化教学"术语,勾画出了电化教育教材的内容体系,对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当之无愧的电化教育先驱。  相似文献   

6.
南国农是我国电化教育界较早且持续关注"人"的老一辈专家,文章从饱含人学意蕴的电化教育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三个方面对其人学思想进行梳理和解读。南先生电化教育人学思想对我国教育技术当前及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应该从认识、实践和方法上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7.
研究电化教育管理学的目的,旨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化教育管理体系,实现电化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和高效化,推动电化教育事业的健摩发展。一、研究电化教育管理学是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本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有赖于电化教育。电化教育具有多向作用和多维关系,已经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要素的系统网络,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项系统工程。要正确认识电化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电化教育同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相应关系,电化教育管理同电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联系等,才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早期电化教育的起源及阶段的划分问题却存在很大分歧。我国早期电化教育起源于电影教育,并有着基于教育电影的大教育取向特点。早期电化教育萌芽于幻仙影戏公司,发轫于商务印书馆。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重心开始转向政府官营机构和提倡新学的大学。本研究以"血花剧社"电影部(最早的官营教育电影机构)、电影股、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上海大夏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及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等为代表,梳理了它们在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呈现了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最后,结合对目前一些学者关于电化教育诞生与阶段划分观点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阪本越郎是日本现代电化教育发展史上一位颇有成就的人物,他不仅是现代诗人,而且是研究电化教育的专家和教授。他的每一部电化教育理论著作都显示着日本电化教育发展的特征和成就,他的电化教育思想迄今对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斌 《电化教育研究》2015,(11):115-120
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来源于欧美,其在中国大学的发端与范谦衷密不可分。他积极参与金陵大学理学院的教育电影译制和拍摄,并最早在理学院内讲授电化教育课程,在理学院创办的《科学教育》杂志上发表电化教育论文。总之,他通过借鉴美国视听教育理论资源,以金陵大学理学院为学术研究平台,促成了近代中国大学电化教育学的发端,进而对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苏轼对教育问题甚为关注,他倡导兴学设教,注重教化的作用,但并不过分夸大学校的功能;论证学与道的关系,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主张学校教育应通过严格、有序的教学保障人才的规格质量,以此为选拔人才提供资源,并就科举考试提出一些具体的标准。苏轼丰富而独到的教育思想所蕴涵的理念精神不仅充实了古代教育理论素材,而且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永是清代康乾年间一位教育家,培养了一批著名的弟子,并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教育理念,他认为立学教人应重实用;应看到学者之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并主张学人治学应注意"藏修息游".  相似文献   

13.
格特·凯尔克特曼(Geert Kelchtermans)是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euven,KU Leuven)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部教授,同时担任鲁汶大学创新、教师与学校发展中心的主任(Centre for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and School)。他还是卑尔根大学(挪威)、奥卢大学(芬兰)和林茨大学(奥地利)以及悉尼大学的客座教授。Kelchtermans教授的研究专注于个体教育专业人士(及其传记)与组织和制度背景之间的复杂互动以及定性研究方法。他的主要学术专长包括:政策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学校发展与教育创新、学校微观政治、教学和教育领导的情感维度以及解释性研究方法(聚焦于叙事-传记研究方法)。他在众多国际知名教师教育类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围绕上述主题的经典论文和著作章节,在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做出了大量原创性学术贡献。Kelchtermans教授主持过教师教育与教育创新领域的多项课题研究,如“职前教师专业发展:入职期间的时间与关系”“教师入职培训:通过参与网络进行专业发展”等。作为一名全球知名的教师教育研究学者,Kelchtermans教授担任多本知名国际教育类期刊的编委,如《教学与教师教育》(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教师与教学:理论与实践》(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等。为此,笔者对凯尔克特曼教授在上述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术对话与反思,以期促进国内学者从微观政治学等新的理论视角来透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其中集大成者是马克思,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认为有限性与无限性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区别和对立。在教育中,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关系亦是如此,其关键在于我们要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促进教育的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我们论述教育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系的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5.
Theodore Brameld was a visionary philosopher of education and a prophetic reconstructionist. He devoted his career to reconceptualizing education so it could serve as an agent in building a democratic social order. He saw education as grounded in culture; its study required a partnership among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from which he defined philosophy as an effort of culture to become conscious of itself and undertake sustained explor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ulture. A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Brameld formulated and practised the theory of anthropotherapy whereby research is guided by normative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16.
教师如何发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教育实施的根本保证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 ,理解、信任、尊重学生 ,加强与学生交往 ,注重形象塑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托尼·贝茨教授(Tony Bates)是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他早年曾协助创建英国开放大学,并在该校工作近20年。1995年至2003年底,贝茨教授在加拿大温哥华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担任远程教育部主任一职,同时兼任UBC的高等教育学习技术计划与管理国际中心主任。2004年,他创建了专门从事网上学习及远程教育的规划与管理的托尼·贝茨有限公司(Tony Bates Associates Ltd.),并担任董事长及行政总裁。目前,他还担任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的网络学习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此外,贝茨教授多年来还一直在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大学及政府部门担任顾问工作。贝茨教授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至今共发表了350余篇论文,出版了9本有关远程教育及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著作,他的研究涵盖了远程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就是ACTIONS媒体选择模型和关于远程教育成本一效益的研究。此外,他还是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领域内6本学术杂志的编委。目前,贝茨教授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传统大学中网络学习的应用及其成本-效益问题,网络学习的多元文化问题,以及网络学习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顾明远教育思想初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明远教授是新中国培养的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而成熟.他从国外教育、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源泉汲取营养,寻找理论武器.他对我国教育科学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在教育原理、教学论、比较教育,甚至教育技术学等方面都有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他与时俱进,从不保守,不断探索教育理论的新边疆,研究教育的新问题,努力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教育观出发,卢梭非常强调劳动教育。他对劳动教育作了高度评价。认为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济。卢梭非常重视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并认为劳动教育对经济生活很有价值。他坚持儿童应首先学习农业劳动,还必须学一门职业。卢梭关于劳动教育的观点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劳动教育应从小重视,而且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方与严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忠实实践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宣传者和执行者。他对中国近代初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为初等教育的近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