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上海创新功能的空间集聚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创新人才、创新收益以及众创空间的相关数据为衡量指标,借助Arc GIS的空间技术手段,通过分析上海创新功能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区特征,发现其空间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根据以上数据识别出创新高度集聚区、创新发展潜力区和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区,并分别定义为中央智力区、创新成长区和众创空间区。中央智力区主要呈现"一核两带"的集聚趋势,创新成长区呈现"外环+两带"的空间集聚趋势,众创空间区呈现"三核一带"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2.
以深圳为案例聚焦城市尺度分行业高技术产业集聚机理研究,对分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创新地理视角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经验研究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与空间依赖效应,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城市创新型空间出现网络化布局的新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与经济基础、劳动力规模等传统区位因素有关,创新氛围、协同功能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应当更加重视城市高技术产业微观集聚规律,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与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1面向2035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栖息地——创新生态系统的城市模式以知识生产、扩散和传播为目标的创新空间,作为基于知识的城市发展战略,实现了知识密集型网络的空间集聚,并构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与全球知识经济增长的纽带。创新活动一方面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更新与城市空间质量提升。相应地,城市空间一方面吸引和承接创新资源集聚,另一方面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健康生长的栖息地。可见,创新栖息地的营造,  相似文献   

4.
研究城市更好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以及塑造高质量创新空间的更新策略。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论证创新空间生产与城市更新协同互促的必然性,从理论、方法与国际经验的角度,根据“城市-科技-产业-人”的演变趋势、互动影响与现实需求,基于创新阶层与产业需求,构建包含多维度发展质量提升的目标导向、多元化创新要素集聚的体系构成、多尺度创新空间供给的空间特征、合作型城市增长联盟的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城市更新发展框架,总结出创新锚点模式、旧城再生模式和园区转型模式3种城市更新模式,并基于美国的纽约硅巷、波士顿创新区和亚利桑那科技园3个典型案例总结相关经验。最后研究提出,城市更新需要在关注物质空间更新的同时,构建完善的创新系统、创造复合多元的创新空间以及形成持续创新与优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省绍兴市科协按照中央、省、市群团改革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推动全市科协事业实现新发展,协力唱响绍兴现代化强市建设最强音。一、实施"智力集聚工程",为创新创业汇聚新动能近年来,绍兴市科协积极实施省委提出的院士智力集聚工程和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集聚院士、学会专家等高端智力,引领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中奋力创新争先。  相似文献   

6.
创新资源集聚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梳理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基本事实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二者协同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利用2014—2020年京津冀三地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协同创新程度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出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显著促进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但同时,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制约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京津冀应着眼于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全面促进创新要素共建共享,积极做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拓展协同创新的新空间,协力培育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7.
高技术产业集聚是开辟区域发展新赛道、加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此,厘清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规律、明晰如何有效释放其创新外溢效能,对实现各地区联动发展和推动城市群一体化进程至关重要。基于2010—2019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空间溢出视角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规律及特征,结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的形成机制,从都市圈与城市发展阶段这两个空间与时间维度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的时空异质性。研究发现: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的直接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倒U形特征;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通过对邻近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倒U形非线性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影响邻近城市创新产出;空间异质性上,上海大都市圈中各城市之间呈现明显的倒U形创新空间溢出,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中各城市之间的这种倒U形创新空间溢出效应依次减弱;时间异质性上,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从工业化发展阶段到城市化发展阶段,高技术产业集聚的正向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凸显。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而突破城市发展瓶颈,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创新能力的我国“十三五”集群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群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突破方向。创新在空间上具有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集群创新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能力评价是国家创新布局的科学依据。文中使用Porter基于集群创新的国家创新能力模型,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使用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创新布局的区域均衡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格局主体分布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以城市为依托的全国创新格局呈现区域基本均衡的态势。建议"十三五"时期启动我国集群创新战略,设立我国卓越创新集群计划——构建20个全球性卓越创新集群和30个全国性卓越创新集群,拓展我国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空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理空间二三本性,构建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与创新网络空间权重矩阵,对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2006—2014年中国大陆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特征;构建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城市空间关系下影响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的主要因素及空间知识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创新空间格局呈现出相似创新水平城市空间集聚与多创新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特征,在知识生产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空间溢出效应对城市创新产出与空间格局的影响。知识存量对城市创新产出具有促进作用,科技资本的投入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于科技劳动力的投入。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合理地进行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人力资本的投入与建设,借助空间溢出效应实现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目标与协同创新发展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方法】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圈层理论,运用SBM模型、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武汉都市圈48个区县2010—2020年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圈层差异,探究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1)武汉都市圈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由中心向外围扩散趋势,各圈层平均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表现为:核心圈层>紧密圈层>外围圈层。(2)科技创新能显著促进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且存在中介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来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3)圈层异质性通过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影响要素集聚和配置,科技创新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三大圈层表现出异质性:在核心圈层,科技创新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紧密圈层,科技创新通过集聚效应提高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在外围圈层,科技创新抑制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结论】科技创新能促进大都市圈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但城市异质性会影响科技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影响要素集聚和配置来影响城...  相似文献   

11.
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一般框架等理论,分析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特点,从创新环境支撑能力、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创新成果产出能力、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五个维度构建市域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框架及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徐圆  施永莉 《科研管理》2021,42(3):131-138
本文以11个城市群规划的颁布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从创新视角考察城市群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1)城市群规划的实施对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活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2)原先集群程度和一体化程度越高、内部技术水平越接近的城市群收益越大;相比较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和规模越小的城市在城市群规划实施后创新活动的增长更明显。(3)这其中的作用机制在于城市群规划能够引导地方政府积极合作,打破物理边界,寻求区域创新合作,促进内部一体化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城乡创新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激发开放发展的合作诉求,实现共享发展在城乡的扩散与溢出,科技创新在城乡产业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三个维度上发挥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挑战时,要通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城乡三产协调发展,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推动城乡绿色融合发展及提高城乡治理的"智治"水平,从而提升乡村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弥补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亚京  迟国泰 《科研管理》2019,40(11):46-56
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民生和生态等多方面间的协调状态。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进步、资源环境这4个准则方面建立了包含36个指标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通过集对分析方法,将不同单一评价方法对最好评价排序的同一度和最坏评价排序的对立度结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统一城市评价结果,解决变异系数赋权、离差法赋权等不同评价方法排序不一致的问题。本文以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为实证样本,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副省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城市较内陆城市排名靠前。其中,深圳、广州、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位于前三,沈阳、长春为于末二位。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艳婷  马金英  戴荔珠  赵赛 《资源科学》2016,38(10):1948-1961
本文从城市化的角度,认为中国的城市群可以被认为是发生了区域性城市化的地域。并以武汉城市群为案例,分析了其区域性城市化的表现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具体表现特征分别为:人口向区域集聚的趋势初显;区域性的非农就业转化特征明显;区域城市化水平提升,城乡建设用地在区域范围内扩张。进一步的动力机制分析发现,这一区域城市化过程的动力分别为:内驱力主导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开发区引领下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化、以及明显改善的交通运输条件带动下节点区域的工业增长。基于固定效用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于外资促动下的沿海地区城市群发展,武汉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更主要的是受国内力量驱动,而其原乡村地区的城乡转化则主要受地方经济发展、交通通讯条件改善和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城市群功能结构有序升级是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从核心城市自主创新、生产性服务中心培育、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群内部的紧密配合协作、与国家级城市群乃至世界级城市群有效对接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城市群功能结构升级路径。最后结论为:自主创新是关键,生产性服务业是前提,城乡统筹是保障,配合协作是基础,有效对接是根本。只有同时处理协调好上述五方面关系,才能推动城市群结构功能有序升级。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和劳动力、不惜损害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的压力、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都说明逼迫我国经济转型的力量正在聚集。我国发展模式要向着以效率和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企业是全社会创新的主力军,地方政府应当尽快实现职能转变,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全面和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投入,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从科技创新、标准化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机理出发,并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分析标准化、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进而综合利用协整理论,以1990-2017年标准化、科技创新及新能源发展的数据为样本,对标准化、科技创新与新能源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实证结果从科技创新及标准化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