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分析了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内部因素,提出了对构建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教学质量的新内涵,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新内涵和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如何构建符合校情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论述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首要环节,办学目标与质量标准的确定;并结合实际重点介绍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教学质量,是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学督导被国内外教育机构和学校引入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高校应更新教学督导观念,创新教学督导模式,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以使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美国通过构建健全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其教育质量得到了保证。借鉴其成功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我国高等教育已基本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标准。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如何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教育质量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架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大众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更加注重规模效益,但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担心的敏感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的状况进行剖析,并就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
大众化时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位及其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关于量的划分,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有怎样的质量观,应如何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文章对此作了探讨。并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应确立多元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理念,以适应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定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构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不断提高,已经达到了大众化水平,但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该如何得到保证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中最有效的就是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所带来的教育质量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构建了一个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评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指出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及评估必须首先处理好新时期高职人才质量观、培养观问题,同时必须构建先进的高职教学质量及评估的保障体系和运作体系.从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出发,重新制定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评估的新的管理方法,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装备配置、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改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及评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作.  相似文献   

11.
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确了STS、STS课程和STS教育的概念,从STS教育的兴起、实质和实施几方面论述了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13.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索人教育与科学教育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人教育与科学教育在中西方的变迁特别是近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中的变迁,描述了西方高校人教育的复归潮流,对中国高校人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教育观念转变与高校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现代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基与转变教师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15.
我周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有广义的教育和狭义的教育两种。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因为不能有效地揭示教育的本质属性而被摈弃。但是最广义的教育界定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以教育意识为核心,最广义的教育过程有四种模式,特点分明。基于教育模式分析,探讨几种有效的教育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可以分为"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知识",或称为"显性知识"与"隐性(默会)知识";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传授"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与技能,职业教育学研究的出发点也必然是"实践(经验)性"知识;因此,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与培训活动的一门"实践性"学科.  相似文献   

17.
论职业教育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对职业学校的招生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改造这些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促进职业学校招生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与文化具有天然的亲密关系,教育肩负着创造新文化的使命;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不仅是传承文化的过程,还是文化增殖即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因此,在初中阶段创设与实施有关职业教育元知识的课程及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职业学校的招生及其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路径为:确立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建立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教师队伍,营造有利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9.
绿色教育是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方向,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绿色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人文教育,应该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发展、创新、创造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够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德育视阈下的礼仪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具有引德、显德、保德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以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需要高校开设礼仪课程,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需要转换教师的理念,强化师资培训;需要引导大学生广泛开展礼仪讨论,积极参与礼仪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