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社会,QQ聊天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网络互动工具。人们在登录QQ时,会选择不同的在线状态。在线状态不仅表示使用者在电脑前的物理位置,而且还表达出使用者的沟通意愿性、存在感等概念。以戈夫曼剧场理论中的台前与台后的表演概念,可以了解在线状态能否给使用者不同形态的存在感。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网民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谣言传播行为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以食品安全谣言传播事件为背景,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相关假设,运用 SmartPLS2.0 软件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传播意愿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民面对食品类谣言的主观态度对传播行为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网民个体焦虑感与相关法律法规的震慑作用对谣言传播态度有显著性影响;食品谣言的可信度、时效性及传播方式便利性等谣言本身特征,对谣言传播行为意愿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平台建设是网络环境下构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渠道的基础。依托网络环境,利用各类实时通讯程序、软件,建立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网络化沟通平台,成为班级管理和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心理学的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设计问卷,通过统计检验,分析不同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性是否显著;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模型有效性,确定各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大小。研究表明,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的研究生在某些影响因素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创新意愿为创新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创新态度对研究生产生创新意愿有较大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对创新意愿和行为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在人际交流过程中,语言成为交流中的一个沟通桥梁,但是要与人沟通,首先必须学会倾听,良好的倾听行为是人际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反之不良的倾听行为影响到幼儿社会互动和人际交往。本研究以某幼儿园大班幼儿为例,通过观察制定方案计划对案例的不良倾听行为进行干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行为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设计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组织支持、创新意愿和创新行为的6个量表,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收集了302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利用通径分析法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第一,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会通过影响创新意愿对研究生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第二,考虑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后,研究生创新意愿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强度更大,表明组织支持对研究生实现从创新意愿到创新行为的促进与激励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教学平台运用的普及,英语学习管理转用网络在线记录智能功能对学习者的学习全过程实施实时监控,实现了教学管理与网络的融合,凸显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究英语学习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了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下所进行的数字化内容学习与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8.
facebook、校内网等新型的SNS网站融合了Blog和BBS等以往的SNS网站的诸多特点,悄然地成为学校里最新的、最流行的沟通方式。本文旨在探究SNS网站的环境,研究它是否适合学生网络学习。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针对在职教师培训的网络平台被不断开发,但很多是过分关注于平台功能技术层面的实现,而忽视了对使用者,尤其是教师作为学习者的分析与研究。为了解释和预测教师接受培训平台的行为意向,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用户满意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结合教师教育远程培训平台,对教师作为学习者接受和使用培训平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网络培训平台的技术接受扩展模型(ETAM)的初始形式。  相似文献   

10.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该理论对个体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解释力。本研究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对教师的融合教育态度和实际的融合教育行为进行分析,从影响融合教育行为的三个关键因素“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出发,提出了改善教师融合教育行为的路径:优化融合体验,提升教师融合教育认可度;利用重要他人的积极影响,增进教师的融合教育主观规范信念;“内外兼修”提高融合教育教师感知行为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揭示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行为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就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研究基于价值—态度—行为(VAB)与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计划行为理论拓展模型。通过对283份样本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知觉行为控制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个人价值观通过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个人价值观通过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间接影响冰雪旅游参与行为。研究最后提出了引导高校学生参与冰雪旅游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中小学师生已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但网络行为主要依托商业网站提供的交流沟通、娱乐为主,校园网只是一个通讯平台.研究者以陕西省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针对师生使用网络交流沟通工具状况、校园网为师生建立主页空间的可行性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建议应把师生网络交流纳入校园网建设体系之中,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模式和途径,以实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以计划行为理论、SIT创新思维等理论为指导,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方面开展广泛的探索和实践,使高职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典型示范性作用,培养创新精神,并使之与创业就业技能成长相融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4.
探索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父母参与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亲子沟通、父母监督和家校联系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家庭间联系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亲子沟通和家校联系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父母参与可以通过改变子女和父母的未来信心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父母参与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向弱势家庭尤其是流动家庭提供教育补偿计划,并努力完善配套改革以提升青少年和父母的未来信心.  相似文献   

15.
探索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因素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似不相关回归(SUR)分析父母参与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认知能力、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亲子沟通、父母监督和家校联系显著影响青少年发展,家庭间联系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二,亲子沟通和家校联系对本地和流动青少年的影响存在差异.第三,父母参与可以通过改变子女和父母的未来信心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在父母参与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向弱势家庭尤其是流动家庭提供教育补偿计划,并努力完善配套改革以提升青少年和父母的未来信心.  相似文献   

16.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反映出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危机和冲突,在社会变革或转型时期尤为突出。文章旨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7.
知识共享是建立虚拟学习社区的目的之一,但在线知识共享还存在很多阻碍因素.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引入了社会网络关系的概念,提出了一个解释虚拟学习社区中参与者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针对参与者对在线知识共享的态度、主观行为规范、知识创新自我效能感、关于Web的白我效能感以及社会网络关系等影响参与者知识共享行为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参与者的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18.
徐莉  安涛 《教育技术导刊》2021,19(12):199-204
根据传播功能理论,从环境监视、社会联系与协调以及娱乐3个方面调查农村儿童网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假设农村儿童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父母学历、学习成绩、网龄以及网络行为动机等。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农村儿童网络行为特点,并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农村儿童网络行为以娱乐为主,需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农村儿童的性别、年级、网龄以及网络行为动机对网络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初中生压力释放动机较大,应加强心理疏导;农村儿童缺乏信息素养,且网络学习意识弱,需加强儿童的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其网络学习。  相似文献   

19.
理论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对于如何实现理论创新,笔者进行了路径分析,并着重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有遵循这样的路径,才能真正做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托,借助ERP沙盘模拟实训这一真实实验场景,对大学生创新的计划行为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不仅证实了创新态度、创新主观规范和创新行为控制感知与大学生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而且针对自我效能感、建设性争辩、时间压力、任务反思和组织支持五个外生潜变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过程控制的干预策略。分析显示,通过加大组织支持力度建立积极的创新氛围、对任务反思和建设性争辨实施积极引导、提升自我效能感等策略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实施创新行为,而时间压力的触发则需要慎重。高校在开展实验实训和其他实践环节的过程中,可以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行为控制干预,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