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获得偏好与问题解决、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游戏偏好与自责、幻想、退避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合理化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交往偏好与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幻想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解决对信息获得偏好有预测作用;合理化对游戏偏好有预测作用;幻想对交往偏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信息获得偏好与问题解决、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游戏偏好与自责、幻想、退避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合理化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交往偏好与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幻想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问题解决对信息获得偏好有预测作用;合理化对游戏偏好有预测作用;幻想对交往偏好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现状及其风险偏好,并从学校以及发卡机构两个方面给出了规避大学生信用卡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闻类型偏好与学业成绩及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对277名大学生进行新闻类型偏好调查、学业成绩情况调查和Y-G人格问卷测试.结果:首先,在学业成绩方面,喜欢硬新闻的学生显著高于喜欢软新闻的学生.其次,在人格特质方面,偏好硬新闻的学生在循环性、神经质、主观性、思维外向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偏好软新闻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语言和思维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民族思维影响和决定其语言的结构和面貌。句法是民族思维长期抽象化的结果,也是民族语言“深层结构”的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西方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中国人注重“统一”,偏好主体意识,西方人注重“对立”,偏好客体意识;中国人擅长顺向思维,西方人偏好逆向思维。中西思维差异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是影响英汉句法翻译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风险偏好研究及其未来可能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经济学忽略了个体风险偏好的异质性,而且在测度方法上也存在诸多不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使得经济学家得以通过实验室实验的方法以及现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和度量个体偏好问题,现有的研究不仅能够相对准确地测度出个体风险偏好的程度及其性质,而且还能够刻画个体偏好的微观结构,以及不同偏好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构建立一个更为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小洁  余愿 《海外英语》2014,(20):55-56
运用斯滕伯格的思维风格管理理论,通过SPSS18数据调查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和非艺术类大学生在思维风格的差异,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思维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建议根据艺术类大学生思维风格偏好进行个性化教学,如网络多媒体教学、合作式小组学习、课题报告等,建立适当的新教改模式和特色评估体系,提高其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创新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偏好是否与个人素质和社会环境相匹配是影响大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探讨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内涵出发,通过对江苏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偏好的现状及由此产生的就业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关乎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风险社会的现实挑战、大学生主体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现实需求背景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要把培养大学生防范和抵御重大风险的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文章从风险防范意识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命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存在的问题表现,从宣传阐释、话语建设、机制搭建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从而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风险挑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华中地区H大学在智慧教室环境下学习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智慧教室环境偏好量表"和"大学生学习策略量表",调查了大学生在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学习环境主要偏好、学习策略整体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持积极认可的态度,智慧教室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策略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学习环境偏好与学习策略显著正相关。此结论表明,改善大学生对智慧教室环境的偏好对于提高其学习策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主观上要求在规避职业风险的同时,实现教育投资的收益最大化。就业市场的分割性收益差异、人力资本的流动不顺畅及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是大学生偏好于沿海较发达地区、偏好于城市和垄断行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据此,国家应对赴西部基层及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进行制度化、多元化、明确化的人力资本投资补偿,以激励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政府在制定创新政策和激励措施时,往往忽略了创新主体主观风险偏好的不同,将不同类型主体创新风险偏好简单设定为具有统一风险偏好的企业,而没有按照创新主体风险偏好的不同进行分层激励。致使不同企业在面对相类似的政策支持、创新激励时,在激励效果上有较大的差异性。那些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所设定偏好同频或者相似的企业,就会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而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设定的偏好相差较大时,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于此,该文运用效用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在创新中的主观效用和创新风险偏好,将其分为“创新风险偏好”“创新风险中性”“创新风险厌恶”等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风险偏好,为政府提供差异化的创新激励路径选择,强化创新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与语言生成的关系十分密切。本文拟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通过五个方面:①英民族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汉民族偏好形象思维。②英民族偏好分析思维,汉民族偏好综合思维。③英民族偏好直线思维,汉民族偏好曲线思维④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和客体,汉民族主、客体相互浑融。⑤英民族偏好形式逻辑,汉民族偏好辨证思维。对比了英汉思维形态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与风险测评,对比分析大学生投资互联网金融的正反案例,总结成功因素和失败教训。大学生要提高风险认知能力和金融素养,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产品投资;高校要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教育活动;监管部门要探索适应互联网金融特点的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等,以促进大学生理性投资,防控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李桂颖 《考试周刊》2014,(48):165-165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编制适合本地使用的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问卷。采取的方法有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当地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的理论构架,并编制了预试问卷。通过对400名大学生的问卷测试,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网络使用偏好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显示当地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包含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游戏偏好、交易偏好四个维度。经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事业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基于偏好视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变迁与构建进行研究,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供相应的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17.
阅读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该影响在某一时段尤其重要,其对孩子的信息提取能力意义非常;本次研究将信息提取能力评价标准限定为准确性与速度,这二者同思维深刻性关系密切。笔者之所以从阅读偏好入手,是源于在暑期回家的时候,见到了读书极多,但思维浅显,对内容加工模糊的孩子,遂开始怀疑阅读偏好对信息提取能力以及思维的影响。在之后对相关问题的搜索中,又发现了有人对该现象的描述,于是,在对这个方向的推测上,决定研究阅读偏好对信息提取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大学生就业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有明显的部门偏好和地区偏好。针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就业进行分析,认为地区间收入差距相对悬殊、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社会保障差异巨大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偏好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改变大学生的就业偏好,就必须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相似文献   

19.
当前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劳动力规模增长快,毕业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仍有差距,毕业生与对口岗位发生错位,市场期望与供给能力存在冲突。就业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认知四个层面。大学生职业形态偏好、职业志趣偏好、职业氛围偏好、职业价值偏好与个体能力、市场要求的内外一致性水平较低是就业结构失衡的成因。在厘清大学生职业偏好一致性水平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可以从精准有序实施生涯教育、推行“职业自我”数字档案、健全实践学习机制、打造一体化就业服务系统等方面破解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与大学生择业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大学生完成学业后,面临着要选择职业和实现投资回报。在理论上,家庭财富、教育投入成本、职业收入以及分散劳动收入风险的成本是衡量职业价值的主要指标。从调查实际来看,对职业收入、家庭财富以及可分散劳动收入风险成本的地区、单位等变量的选择是影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因素。结论认为,大学生择业过程是在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风险约束下,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以职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把职业收益和职业风险成本统一起来的抉择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