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概述 现代奥运会以和平、友谊、团结、进步为宗旨,把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聚集在一起,举行世界体育最大规模最高水平的盛会,由于种种原因,前二届苏、美等体育强国交替不参加奥运会,造成了二届奥运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圣火自古代奥运会以来就是传递神圣休战的信息,它给希腊连年战火的各城邦带来光明与和平。现代奥运会继承这一传统,从1936年柏林奥运会起,把点燃与传递圣火作为奥运会的仪式,它象征着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它同样把和平的希望带给全世界。现代奥运从顾拜旦创立时起,就强调奥运与政治无关,但这仅仅是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3.
国际奥委会和奥运会承办国都在不断寻求丰富和完善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有效途径.奥运安保强化已成为奥运文化和奥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奥运政治化和恐怖主义等奥运风险挤压下的无奈之举.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资源,是人类寻求和平与发展的心灵图景,受制于恐怖主义的威胁,却无法平平安安办好奥运、享受奥运,折射出了现实境遇下奥林匹克精神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梁晓刚  卢薇 《体育学刊》2007,14(9):41-43
奥林匹克运动因经济、政治利益的渗透而产生异化,以及竞技运动非科学训练而损害健康等现象是导致人们对奥运正确认识带来偏差的主因。《奥林匹克宪章》中提出的“采取旨在防止危及运动员健康的措施”以及“友谊、团结和公平”的奥运精神有力地说明了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为促进身体健康的一项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5.
1996年,亚特兰大举办了奥运百年盛典,今年又将迎来跨世纪的悉尼盛会。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瞬间,而奥运百年却使世界体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鲜为人知到举世瞩目,为这个不宁静的世界营造了和平、友谊和团结的氛围。但她同其他事物一样,也是美与丑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从奥运百年这个多棱镜中折射出来的以下点点滴滴中可以看到,她既有辉煌,也有困扰。  相似文献   

6.
奥运恋歌     
奥运会是世界各国人民和运动员之间团结、友谊的盛会,在这里不但有激烈的竞技场面,还有浪漫的爱情插曲。下面这一组动人的爱情乐章就是在奥运盛会上弹奏出来的。异国选手一见钟情结伉俪1956年第16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举行,美国链球运动员康诺里在体育器材室里遇到了捷克铁饼女选手费科  相似文献   

7.
象征和平、光明、团结和友谊的奥运火炬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象征,奥运会让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走到一起。2008年3月24日,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全球传递"和谐之旅"正式开始。奥运会是人类共同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火炬接力,有我这一棒!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观察,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过程,包括北京奥运会申办阶段、北京奥运会举办阶段、乃至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阶段.旧中国不可能申办、举办奥运会,是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新中国北京奥运会梦想的最终实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北京奥运会从梦想到美梦成真,是中华民族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缩影.北京奥运会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建è设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现代奥运会创始者、法国人顾拜旦曾说:“奥林匹克是什么,就是一个伟大的象征。”象征什么,顾拜旦没有继续解释。但通过他倾尽心血创立的奥运会,人们已经在深刻地感受着这种象征的指向。从竞技场上“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到参与者发扬“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所负载的人文精神,其实已镌刻进每一枚奥运奖牌。奥运奖牌所代表的,决不仅是运动场上一、二、三名成绩的简单区别。  相似文献   

10.
奥运纵横     
<正> 与各地区、各国家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共同分享其辉煌,致力于增强其积极作用;通过友谊的结合使全世界的人们走得更近,通过团结与合作更大地激发人类的奋发精神,并对儿童和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过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庆祝奥运百年盛典,并证明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其对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而不是分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人文奥运”理念的和谐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和谐是北京奥运会的灵魂."人文奥运"包含了身与心、人与人、国与国等丰富的和谐内容;主张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交融,认为人的身体与精神应该和谐发展;坚持弘扬"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的奥林匹克精神,认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奥林匹克宗旨;贯彻"和谐奥运"的理念有助于建设"和谐北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对奥运会与那达慕大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奥运会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进步"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要求,"公平竞赛"的原则与那达慕大会所体现的"崇尚自然、珍爱生命、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英雄、恪守信义、开拓进取"精神等文化价值的体现方式和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寻求相互间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中的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归纳等方法,对目前有广泛争议的我国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实施概况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了两者间的冲突与协调因素,指出协调好奥运战略与全运战略的关系是我国成功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体育界不断传出诸如王德显、马俊仁等与其弟子“反目为仇”的事件。这种不和谐的师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违背了现代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2008年奥运会既是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也是和谐奥运。如何认识这种不良现象,如何采取有利措施,并利用2008年奥运契机推动新型师徒关系的建立,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董宇 《冰雪运动》2015,(2):37-42
中国申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必然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举办冬奥会将带动中国3亿多人参与冰雪运动,这将是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具有典型特征的奥林匹克仪式中的缺憾环节为研究对象,并从文化学、传播学、美学视角进行理论探析,客观论证奥林匹克仪式的缺憾与美的文明界限,积极提倡和谐、包容、文明的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朽精神.以期用新的研究视角解读奥林匹克仪式文化并引起学界共鸣,推动奥运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法,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阐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内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北京奥运的历史使命及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奥运主题口号是奥运联想形成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人们对奥运的态度和对奥运的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对人文和谐、绿色生态、科技进步的理念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人文奥运所蕴涵的和谐价值,具有广泛激活人们对奥运联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和谐: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与价值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8,29(4):45-49
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与价值向度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北京奥运会在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同时,必将在“和谐”这一目标上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价值取向、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发展及世界和谐发展趋势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团体操设计中融入"冷抽象"和谐思想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体育学刊》2006,13(2):135-137
通过解读雅典奥运会、东亚运动会和十运会开幕式,对其中“冷抽象”风格蕴涵的和谐思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提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团体操的设计要适当融入“冷抽象”风格,充分体现和谐思想,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促进我国体育文化和谐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北京奥运会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体育文化资源、体育文化活动的平等机会,有利消除因主体的差别而存在的特权现象。体育文化大众化建设可以推进体育文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