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葫芦岛市四所高中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调查研究,从中随机抽取60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从葫芦岛市大课间体育开展现状进行着手分析,通过对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动机、项目以及大课间的组织管理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与新《课标》视角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方案等进行积极研讨。结果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水平,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但目前的现状还存在种种问题,改革势在必行。结论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各方需高度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性,加大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切实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5,(5):32-35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基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提出全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安全性的实施理念,探索适合农村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论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育人育体、立德树人作用,促进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在中学开展了较长的时间,其和传统的课间操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比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积极影响。该文通过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对当前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开展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完善大课间活动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进而结合湖里区各中学情况,对大课间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促进湖里区中学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大力实施,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稳步推进,为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民族民间体育人力、内容、设施资源等方面,对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湘西州农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学校没有充分开发利用;湘西州农村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欠佳;认为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为农村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况明亮  王辉 《精武》2013,(36):164-165
自国家教育部将大课间活动列入小学课程计划后,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的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为乌鲁木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小学生对参加体育大课间活动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及正确的认识。小学生对具有玩乐性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很感兴趣,所以建议学校在大课间多安排游戏类的体育活动。学校基本能保证小学生每天1h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但是在具体实施方面仍然存在忽视体育锻炼、开展形式单调、场地不足等不尽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最有效的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学校在每天早上、上午、下午第二节课课后安排20-30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学校传统的课间操活动进行改革,改变了学校课间操长期固守的一种模式,使得其时间延长、项目增加、内容丰富,充分使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强身健体、休息调整等功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落实"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非常有实践性和健康性的活动,它的特点是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和综合素质。本文在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创新策略:着力实现学生体育认知水平的提高;锚定大课间活动的目标与内容;设计科学的体育大课间运动负荷;确定有效的大课间活动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一、问题的提出我校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全日制城镇小学。长期以来,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因受学校场地器材及学生数量多的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教师、学生也感到枯燥乏味,因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全  相似文献   

10.
<正>阳光体育"大课间"是过去学校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是比较成熟和有推广价值的。但在当前部分学校,学校体育却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场地器材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等,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大课间的兴趣和动力不足,教师、领导的缺席,让大课间的安全管理成为隐患,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2.
黄艳萍  袁宏刚  赵惠 《精武》2012,(1):54-54,56
课间操是中小学生每天必须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中小学体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学生认真做课间操,是保证课间操的前提,也是课间操发挥最大作用的因素,所以要保证课间操的质量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做课间操。课间操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动作,能够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同时提高做课间操的质量。本文针对课间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课间操的创新,以及创新课间操对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提高课间操的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贫困县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法,对湖北省贫困县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多数学校已把体育课改为体育健康课,有部分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尝试,体育教学情况良好;多数学校能天天组织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但仍有许多学校不组织课外活动;大多数学校体育经费严重缺乏,达不到学校教育经费的1%;多数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学校环境和体育设施条件急需改善;大多数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寄宿制中学的学生上学期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传统的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又由于统的过死,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年级界限,组织师生一同的体育协会,学生参与体育协会活动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2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初中生情绪稳定性的影响,应用自编的《宁波市初中生体育活动问卷表》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验调查问卷》量表对宁波市江东区4所学校426名初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能有利于提高的学生情绪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要树立新观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制度上来保障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工作目标;学校、社会、家庭要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宣传,让更多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等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为丰富课间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并于2010年9月1号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在开展与推广学校武术操之际,我们有必要深入、全面认识、理解武术操的有关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来深入剖析学校武术操的新认识、新使命、开展学校武术操的思想与应注意的环节等若干问题,进而增强我们开展与推广武术操的责任感,明确开展武术操的使命,开展学校操持有的理念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加深我们对武术操的认识,为学校武术操顺利的进入学校提供理论性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对宣城市部分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宣城市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指导和组织单调;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不协调;体育经费不足,设备器材严重缺乏;体育老师数量严重缺编,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滞后;体育场地狭小,有被侵占得情况。  相似文献   

18.
刘志民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4,25(1):62-65,75
采用问卷、面访、个案调查以及文献等方法对我国东中西3个不同区域的16个小城镇学校体育的软件、硬件和学校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研究发现部分小城镇中小学已经具有相当的体育硬件设施,条件较为完备的体育馆、塑胶田径场以及其他常见体育活动场地在发达地区中小学为数不少,但中西部仍有较大的差距;学校体育硬件设施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寡基本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硬件设施差距随经济发展逐渐扩大;研究认为目前的教育体制和办学指导思想使小城镇学生身体健康和学业有所失衡,体育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理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