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如何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教育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由高师课程决定的。因此,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中,人们不得不首先关注课程。我们在讨论高师课程如何改革之前,应对我国高师的课程设置,或课程体系作一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有一个比较清楚与恰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3 X方案的改革,要求高师院校必须进行文科综合型师资培养模式的改革.高师院校文科综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有:主辅修制模式、3 1模式、时空框架模式、多学位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应遵循下列原则:设置跨学科综合课程或专业,精选、优化学科专业课程;丰富教育专业课程,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增大选修课比例,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重学科专业课,轻教育基础课;必修课安排多,选修课安排少;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学科课程多,活动课程少。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情况,结合我国中等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我们认为,我国本科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增大教育基础课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加强通识课程,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增大选修课比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注重课程内容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综合型理科课程师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高师院校应加快建设综合理科教育专业,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本文按课程模块结构、课程性质结构和课程比例结构的改革理念,构建了以必修课、限选修课和任选修课形式设置的普通文化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组成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国与俄罗斯现行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有益启示,进而有助于明确高师课程设置改革的目标,优化高师课程的结构比例,深化高师课程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课程设置的改革成功与否则直接影响着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高师学生的各项素质。本文试就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作一初步探讨。一分析我国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其不足、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结构不合理(1)公共必修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即通常所说的“两课”)比重大、占用课时多。这是目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对东北四所高师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统计,政治类课程教学时数竟占公共必修课总时数的38.4…  相似文献   

7.
从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沿革概况看,其最大变化是从1980年起打破单一必修课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了选修课。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其所设选修课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达到30%,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3。这一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既顺应了拓宽师范生知识面,符合因材施教思想在高校课程设置的潮流,又是为基础教育服  相似文献   

8.
<正> 课程设置是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课程设置总体结构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本文试图针对我国高师院校文科课程设置中的“纯文”倾向,谈谈对我国高师院校文科改革中有关课程设置的粗浅认识。一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应当受教育目的、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与制约。当前,我国高师文科课程的设置,主要是根据近代自然科学获得独立地位后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高师数学专业开设高等几何课程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几何课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将高等几何变成选修课甚至取消的做法对师范教育都是十分不利的.只要中学几何课不取消,高等师范院校数学专业就应该把高等几何课设置为必修课,这是由高等几何课自身的特点和其与初等几何知识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决定的,高等几何在中学几何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师培养目标是高等师范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它是教育目的在高等师范教育中得以应用的中介。一方面 ,它通过培养一定质量、规格和数量的师资而服务于社会 ,集中地体现与反映了社会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 ,它直接规定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师资培养的计划、内容、组织与实施。因此 ,探讨我国高师培养目标体系的构建 ,不仅能深化我国高师培养目标的理论研究 ,而且也是实现我国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 ,真正落实师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推进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高师教育改革,常言加强师范性。师范性.即师范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它是由特定的培养目标、教育功能等多方面因素体现出来的。而体现培养目标和教育功能的基本因素就是系科、课程。所以,改革高师教育,加强师范性,首先要研究高师的课程结构。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已有较长的历史,现有的课程设置,是长期教学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生的素质欠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改革的节奏和进程已显得滞后,其结果导致了高师毕业生的教育素质存在一些欠缺。高师教育改革必须针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对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范生。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高师院校课程结构和内容关系到未来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美国在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与改革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阐述教师职前教育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接着以物理学科为例,介绍中美两国中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的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大学面临很多问题,其中之一是课程结构,即课程中选修课与必修课在整体课程中的比例问题.通过对大学经济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为例进行的统计调查,通过对比国内大学和境外大学选修课、必修课各自所占比例,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选修课在总体课程中所占比例与境外大学相比普遍偏低,而且我国大学在选修课设置中,任意类选修的比例也普遍偏低.较之境外大学较宽裕的选课空间,我国大学应该赋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目前,针对我国高师课程存在着设置面狭窄,师范特色淡化等弊端,课程设置改革已经启动,但尚未形成成熟模型。章通过对中外课程设置比较,具体揭示了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弊端,并提出了高师课程设置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与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综合型科学课程师资,高师院校应加快建设科学教育专业,构建综合的课程体系。在传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上,按加强基础、学科并重、拓宽知识和整体优化的理念,构建了以必修课、限选修课和任选修课形式设置的普通文化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组成的五模块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师教育类课程结构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培养学生的质量,影响到未来教师的素质。本文基于对六所高师教育类课程结构进行的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结构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改革构想,以期探索高师教育类课程较为合理的设置结构。  相似文献   

18.
高等师范院校设置课程,应为培养目标服务。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弊端,一是脱离培养目标,淡化师范特色,盲目向综合大学追随;二是课程设置狭窄,照搬前苏联专才教育模式。为培养跨世纪的师资,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现行模式的弊端,即以通识教育取代专才教育,从而突出高师的师范性。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刚刚起步,没有形成成熟的格局,因此,根据我国的国情,吸取国外师范教育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例如美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三大板块:一是普通课程,它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二是专门课程,即学生毕业后讲授的专门课;三是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及教材教法、实习等。普通课程、专门课程、专业课程各占总学时比率  相似文献   

19.
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教育学是构成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课,也是体现高等教育师范性的特色课程之一。其课程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师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关系着未来人才的培养。然而,目前公共教育学课程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从确立符合中国实际和21世纪要求的现代化教育思想出发,构建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庆友 《现代语文》2008,(3):117-11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基本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筑了高中新语文课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而是高中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选修课的建设无疑是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高的系统工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如何衔接,如何融合?如何通过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教学而共同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也必将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课题。下面本人从选修课与必修课开设的时间衔接,选修课与必修课教材内容衔接,选修课与必修课教学衔接三个层面略加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