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898年10月列宁文章的第一个小集子《经济评论集》在俄国出版,署名弗拉基米尔·伊林.1899年在流放的最后一年(从1897年起列宁被流放到西北利亚三年),列宁制定了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计划.作为这项计划的基础是设想在国外创办一张全俄性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据克鲁普斯卡娅回忆:他用很多不眠之夜,周详地考虑着计划的一切细节,并且同一些同志通信商量如何来实现这个计划.3月列宁写《俄国社会主义党人抗议书》,反驳"经济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5):69-70
<正>1900年列宁流放期满后到国外与普列汉诺夫合作—俄国最大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劳动解放社"的领导人合作,于1900年12月24日在莱比锡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家机关报《火星报》(Искра)。不久该报迁往德国慕尼黑出版,1902年4月移至英国伦敦出版,1903年之后移至瑞士日内瓦出版。主编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列宁实际上主持报纸工作。列宁为报纸两度起草了编辑部声明,是为报纸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3.
据最新史料表明:1917年5月6日,天津《大公报》最早报道了“黎里尼”(列宁),并于5月17日首次使用了“列宁”译名;1919年11月18日,《晨报》首先采用了“列宁主义”一词。十月革命前,中国人在关注俄国革命过程中“初识”列宁,为列宁主义在华初步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十月革命后中国对列宁主义的介绍逐渐增多,态度也由负转正;其中,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是其转折点。1920年4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后,传播和实践并行,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宣传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帮助先进中国人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积极实践列宁党报思想,催生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兴起。  相似文献   

4.
周平屏 《大观周刊》2012,(44):42-42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从以李大钊、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探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结合的思索。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奋起,这是我们党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时期。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 据近几年国际共运史的研究新成果,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毫无疑问,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要线索。纵观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体制和新闻工作模式,无一不受到列宁新闻观点和他所领导的苏维埃报刊事业的深刻影响。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党和党报的观点,赋予这些观点以鲜明的俄国特色,并引进了部分新的机制。1903年7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相似文献   

6.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敲响了旧世界的丧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这一伟大事件爆发的当时,有很多人,包括外国人和俄国人自已,以此为题材写过不少报道和文章,但是其中反映得最出色、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震撼世界的十天》这部报告文学杰作了。它甚至获得了列宁的赞赏。1919年底,日理万机的列宁读毕这一作品(英文版)后,欣然命笔为之作序,推荐给广大的革命人民。三年之后,即1923年,列宁的夫人娜·克鲁普斯卡娅亲自把这部作品译成俄文,并写了俄文版序言。此后半个多世纪里,它又被译成世界其他文  相似文献   

7.
陈力丹  许红玲 《新闻界》2024,(1):4-14+58
本文以《火星报》原报版面为依据,梳理第一家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机关报旧《火星报》(1900—1903)所开创的具有俄国特色的党报理论和实践。论证了由列宁开创的党报思想的三个维度,即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要点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内思想的自由交流;一个落脚点是:坚持依靠全党办好党的报刊。这构成了列宁党报思想的三维立体内容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列宁在不同时期的党报活动中不断加入更多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得他的党报思想得以丰富起来。文中的案例大部分是以往中国本学科研究没有提及的,因此本文认为,研究列宁党报思想基本构架的形成和延展,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卫东 《新闻知识》2004,3(2):16-18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是一个群体概念,它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欧洲各国革命家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历史经验,也包括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及胡锦涛等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新发展和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远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列宁就热望在俄国建立真正人民的、不受资本权力支配的报刊.他把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一四年的《真理报》比作迎接春天的第一只燕子.时过三年,真正的春天来到了,一再被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封闭而不得不多次更改名称的《真理报》,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九日又恢复用老名称出版了,真正的人民报刊诞生了.这是俄国无产阶级赢得政权后首批掌握的一张报纸.这时的报纸应当怎样办?其任务与  相似文献   

10.
列宁是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国际的领袖,而就他的职业而言,他始终是政论家和党报党刊的编辑。十月革命后他在表格中关于自己职业写的是"著作家",加入的工会写的是"记者工会"。列宁的革命理论被许多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革命者所接受,列宁的党报思想,也通过共产国际(第三国际)对各国共产党产生很大影响,被视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和宣传思想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陈力丹著《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今年7月出版。全书分为22章75节,共40万字。马克思主义新闻和宣传思想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不是简单的几个比喻,该书展现了这个发展过程。作者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以及与他们同时代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关于信息传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初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实际是进步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这个媒体,从日本、美国、英国陆续传播过来的。其中主要是从日本输入的。1、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7):73-74
<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898年3月成立(党的一大只有9位代表),但只是宣布了党的成立,产生了一个3人中央委员会,指定在基辅出版机关报《工人报》,没有制定党纲和党章。中央领导机构很快被沙皇警察破获,《工人报》尚未出版即被捣毁。蓬勃发展的俄国工人运动普遍存在着分散和自发倾向。列宁和其他许多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正遭  相似文献   

14.
刘艳 《新闻前哨》2011,(4):38-39
20世纪初是世界电影发展的开拓期。这一阶段电影由默片向有声片过渡,创作手法和理论上各种实验和流派盛行。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经济落后、物质短缺,电影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后来苏联电影的蓬勃发展.有赖于苏联第一位主要领导人——列宁对电影的政策扶持。关于列宁的电影思想后世研究很少.从马克思主义新闻与传播观研究的角度看,这是一个不该忽略的研究话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19):69-70
<正>列宁于1903年1月6日从伦敦写给《火星报》通讯员与代办员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巴布什金(ИванВасильевичБабушкин)的一封信,在马克思主义党报史上比较著名,论证了培训党报通讯员的工作,全文约700字。1900-1905年列宁侨居国外,这期间他通过与国内革命者的大量书信往来指导俄国国内的社会民主运动,这批信件后来收录进《列宁全集》公开出版,其中包括列宁致伊·巴布什金的这封信。这封回信缘于巴布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胜利不久,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成功地摧毁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机构,胜利地粉碎了反革命势力企图推翻苏维埃政权的最初几次尝试。但这还远远不够,要前进,还必须从破坏旧制度转到建设新制度。列宁当时写道,布尔什维克党已经说服了俄国,已经夺取了俄国,从富人手中夺过来交给了人民,现在应当学会管理俄国、建设俄国。列宁认为,创办一张专业性的经济报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反对俄国工人运动中经济主义、崇拜工人自发性的时候,曾在1902年出版的小册子《怎么办?》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创造出来并通过才智出众的无产者,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将它"灌输"给无产阶级的。(《列宁选集》第1卷500--501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列宁本人把灌输论的发明归之于考茨基,但他对其的论述作了详尽阐释。  相似文献   

18.
刘芳芳 《大观周刊》2011,(22):125-126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但他的实践活动又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如列宁、普列汉诺夫等人一样,毕生为了社会主义革命事业服务。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探寻葛兰西的“双重人格”及其烛照下的复杂生活状态:畸形人和革命家、革命活动和爱情婚姻、革命家和历史学家,进而揭示出葛兰西是如何不断地与自己较量,并一次次征服自己、调和自己产生新的自己的美学物质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33):90-90
★《乾隆皇帝的香妃》于善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定价:24.8元容妃是乾隆皇帝惟一的回族妃子,也是最受宠爱的一位。有人说她就是传说中的“香妃”。生活在真实世界的容妃和传说中的香妃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香妃是否真有其人?作者通过对历史档案的分析,对香妃画像真伪的考证,以及对香妃墓的开掘,来回答这些疑问。★《列宁与俄国革命》(意)安托内拉·萨洛蒙尼三联书店2006年7月定价:22.6元从1917年沙皇俄国土崩瓦解,布尔什维克革命者在列宁的领导下夺取政权,到列宁逝世,共产主义政权在俄国站稳了脚跟,作者全面梳理了20世纪初俄国社会、政治…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不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于分析具体的历史环境,在理论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政治设想付诸实践,在实践上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列宁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不断被重复提起的话题。通过列宁,我们可以窥探到马克思主义如何从科学理论变成指导现实政治实践活动的指南,以及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遇到的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困境,从而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及其理论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