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论翻译的原则:归化与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翻译界归化与异化翻译原则的争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归化与异化之争分为语言形式与文化两个不同的层面,不可混同,进而提出了我国翻译界应结合国情制定恰当的多元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异化翻译是一种尊重差异的翻译策略,而非主张盲目复制原作的策略。"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优劣高低之分。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认为:作为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两者各有短长,也各有存在的必要,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是有失偏颇的。翻译策略本身只是手段或工具,而不是目的,故而,二者之间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指出归化和异化是属于翻译策略范畴。为了有效地传达翻译作品中的“异质因素”,本文围绕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度展开了讨论和分析。通过分析实例指出翻译作品中过度归化和异化对原作和译作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翻译中如何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提出了几点探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而且承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文化因素对翻译过程有着巨大的影响.归化和异化是处理翻译中文化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但针对具体问题究竟该采用异化还是归化,是一个久而未决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述,结合实例,重点探讨了文化因素对于异化和归化翻译的影响及选择,并指出译者对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合理态度: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是矛盾的统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没有必要对二者分割对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传播异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中,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所作的不同的处理.长久以来,对于归化异化孰优孰劣,翻译界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在商标翻译中,归化异化具有各自优势,可相互补充.译者应结合消费者心理和商标的功能原则综合运用归化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归化异化之争一直以来就是翻译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归化策略长期以来以其通顺流畅透明的风格占据了翻译的主流,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异化策略虽经译界提倡和推扬,却从来不是翻译的主要趋向。究其原因,主要有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本文以中国翻译研究为背景,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从历史、作者的目的、译者的意图、受众的接受等几个方面分析异化翻译策略边缘化的原因,进一步揭示翻译的文化性实质,理清归化异化策略的辩证关系,为正确处理归化异化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商务文本翻译为例,从简述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概述出发,分析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原则,阐述翻译学者对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研究,主要从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理由、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理由,以及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实践讨论三方面进行描述,给出针对不同的商务文本风格、结构和内容,采用哪种翻译策略可以得到更好的翻译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活动中不同的文化移植策略历来成为翻译界争论的话题,焦点是谁应在翻译中占据主导地位。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入手用实例分析了归化、异化各自的使用场合,旨在说明二者没有孰优孰劣,归化、异化或是兼顾二者的策略都是为实现翻译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翻译界关于归化与异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未有定论.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结合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提出习语翻译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0.
作为翻译的策略,归化与异化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本文通过引入翻译目的论的一些概念,尝试从根本上解开归化与异化真正的问题所在: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然而,每位译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也是应该的。因此,归化与异化没有哪个更好,只要适用于目的,两者皆佳。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异化总是译者不错的选择。但关于归化与异化翻译比较的争论未曾停止过。1987年,一篇名为"归化——翻译的歧路"的文章更是引起了归化与异化的大讨论。这篇文章将主要对翻译中异化策略的定义,异化与归化的比较,导致译者采用异化策略的原因以及异化策略的评估这些主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述了翻译目的论以及归化、异化策略,然后在翻译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实例详细阐述了归化、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从而论证了归化、异化策略或者介乎之间的策略都是为翻译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分析归化的矛盾和归化译者、异化译者两种不同的观点,并从文化词、习语以及新生词汇等方面举例,对比讲述了这两种翻译方法的用法,指出归化和异化都是重要的翻译策略,两者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概念分析以及归化和异化理论的阐述,以实际语例详细剖析归化和异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最终得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当采取归化为主要的翻译策略,异化为次要的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模因论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从翻译模因进化角度探讨了翻译策略范畴中的归化与异化问题,指出在模因传播初期归化翻译策略是必要的,异化翻译策略是模因传播的要求和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异化呈现出向归化单向转化的趋势,翻译模因论可作为评判当今翻译界归化与异化之争的一个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从文化的涵义,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出发,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文化翻译策略。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并从跨文化翻译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五个方面。根据译者目的和目标读者的不同,杨完益主要运用异化翻译,而霍克斯主要运用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7.
周珍霓 《宜春学院学报》2013,(5):133-135,138
异化翻译是一种尊重差异的翻译策略,而非主张盲目复制原作的策略。"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优劣高低之分。文章就英-汉翻译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探讨,认为:作为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两者各有短长,也各有存在的必要。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8.
何燕 《海外英语》2011,(4):148-149
该文着重探索国产电影英文译名所采用的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经过对近几年国产电影英文译名的分析,作者发现此类型的中译英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究其深层原因,结合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作者认为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是为译语读者的理解与欣赏计;而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则是为了丰富文化组成,促进名族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认为,归化法和异化法对翻译实践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理论界定,历史发展,学术争论三方面对归化与异化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归化法与异化法在中国文学翻译实践中的策略选择,以作为对翻译理论的浅探。  相似文献   

20.
异化翻译是一种尊重差异的翻译策略,而非主张盲目复制原作的策略。“异化”与“归化”作为翻译策略并无优劣高低之分。文章就英汉翻译中的“异化”、“归化”策略进行探讨,认为作为翻译策略,“异化”与“归化”两者各有短长,也各有存在的必要。过分强调“异化”或“归化”都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