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金林 《拳击与格斗》2023,(10):112-114
在初中田径训练过程中,循环训练法是一种常用的训练方法,其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运用循环训练法能丰富训练内容。因此,为探寻有效增强初中田径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方法,文章从循环训练法的概念出发,分析其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提升田径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方式,探讨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正确训练方式,以期促进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是提高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提升田径运动员专项技术的重要活动。因此,在高职院校田径运动训练中,教师要根据运动员个体差异,结合运动员基本情况,为运动员制订相应的体能训练方案,有效提升田径运动员体能,优化运动员训练效果。基于此,该文对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进行探究,阐述了加强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短板,并提出了优化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方法。旨在通过此次研究为高职院校田径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理论借鉴,从而全面优化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体育运动中最大的一个项目,田径运动的类别众多,比赛项目最多,参与人数也最多。在这种情况下,田径教学应得到高度关注。田径运动项目的多样性使得其对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身体素质训练也因此成为高校田径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分组试验的方法,将跳绳引入到某高校田径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希望能够研究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田径训练属于系统性的运动训练,训练内容较多,且对运动员技术、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青少年参与田径训练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在训练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竞技精神、团队协作能力等,与当代素质教育理念十分契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已经开展多年,训练体系和训练制度趋于完善,尤其在各种高新技术和设备在田径训练中得以应用后,青少年田径训练规划更为科学、合理。文章以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为核心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世界田径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各国运动员训练的条件和手段方法的差异越来越小,训练的科学性明显加强,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实力越来越接近。因此,如何改进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质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田径运动水平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探索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科学依据,我们根据国家体委的要求,在近两年里进行了专题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动机训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进行动机训练,是提高田径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结合实践,运用行为科学的动机与动机形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动机训练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提高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9.
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通过实验法,以30名田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悬吊训练,测定比较训练前后平衡能力的变化情况,探讨S-E-T悬吊训练对田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影响.经12周训练后,实验组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表明S-E-T悬吊训练可作为运动员改善平衡能力的有效锻炼方法之一在训练领域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参加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各高校田径运动队为研究目标,针对比赛所设置的所有田径比赛项目,研究每个项目所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运动员使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计划制定,包括运动员在校期间学习与训练两者的关系处理等,然后根据湖南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所设所有田径比赛项目,提出湖南省高校田径代表队整体训练计划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1研究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不断探求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最优化,如果脱离了科学的训练,就很难发挥出运动员的潜力和优势,这必然少不了科学技术对田径训练科学化的影响。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3研究内容3.1田径训练科学化的内涵所谓田径训练科学化是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各项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分析和训练,以发挥运动员最大的运动潜力,这个过程必定是严格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营养条件逐渐加强,人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也逐步发生较大改变,由于训练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田径运动员身材较过去相比愈加日趋高大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的指标和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对于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及方法的研究,在中国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已具备较雄厚理论研究的基础。随着三维人体扫描仪在运动员形态选材中应用的研究,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将更加完整、准确和便于科学统计和管理。而影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逐步进入肌肉形态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3.
对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对竞技体育的不断渗透 ,促进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而优秀运动员年龄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优秀田径运动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结合运动员年龄特征 ,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前提。因此 ,研究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和动向 ,对于规划和组织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系统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1997年第 8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获 1~ 8名的男、女运动员 (除竞走、马拉松、全能项目外 )。2 .2 研究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田径是普通高校大学生代表队进行课外训练的一个基本项目。运动员情绪的好坏,对田径训练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根据情绪产生的规律和田径训练中队员的情绪特点,结合训练实践中大学生运动员产生消极情绪的常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整措施,以使他们摆脱消极情绪,提高训练素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霄 《中华武术》2024,(3):38-40
爆发力和耐力是衡量田径运动员实力的关键性指标,与其在田径运动中所能获得的成绩直接相关。因此,在田径运动员培养中,应重视对运动员耐力和爆发力的训练。为了进一步提升耐力和爆发力训练的效果,文章分别针对这两方面的训练内容探讨了对应的训练要点和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谢敏捷  黄敏 《健与美》2023,(8):140-142
体能训练是一种很重要的训练方式,经常被应用在各项体育运动项目当中。田径运动训练是所有运动训练的基础,在其中适当地应用专项体能训练具有积极意义。这需要教练员在实际的田径运动训练过程当中,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以及运动员的情况来选择恰当的体能训练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特质,全面提升训练效果。为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田径运动与体能训练的特点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田径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开展的作用,提出了田径运动训练当中体能训练开展的方法,旨在为今后田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析田径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指出了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心理因素和田径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以及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业余田径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偏重于专项技术动作而往往忽略了运动员的基础性练习.这样的训练会使得运动员的运动潜力不能充分地被挖掘,同时也会对运动员的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通过对在全国范围内随机选取的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质量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找出影响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身体发展的限制因素和薄弱环节,分析全国青少年业余田径远动员灵活性和稳定性现状。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将专项化活动性游戏作为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的手段,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性游戏训练手段对少年田径运动员专项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水平具有较大作用,比传统训练手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田径训练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今的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着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比如科学性低、训练手段单一、体能素质发展不均衡、运动损伤多等。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强调整体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训练方法,其通过不稳定训练、核心训练、多关节训练等手段,增强运动员的平衡、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文章分析了功能性训练对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影响,提出了功能性训练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用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