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小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通常在学生较完整地学习了整数,并已有分数相关知识后进行“小数”的教学。而在刚引入“小数”概念时,小学数学教师常常会在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中看到这样的一类习题:四张卡片囤、图、圈、田可以组成多少个小数?题目原意是在“小数”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起始阶段,让学生自己摆一摆、做一...  相似文献   

2.
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学计算法则时仅以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为根本目的吗?仅将“循理入法,以理驭法”作为最高境界吗?除此之外,计算教学还能追求什么?最近我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再创造”地学习计算法则进行了思考与尝试。下面是我两次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思维与学生学习的思维总是存有差异的。镜头回放1:“小数比较大小”(人教版第八册)(学生对教师所说的小数,自由地进行大小比较后,教师提问。)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发现,比较小数大小,先看整数部分,再看小数部分……师(打断):要不要考虑小数的位数?[分析]由于比较小数的大小内容较简单,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维已越过所谓的教学难点而直奔主题:比较方法,没有受小数部分位数多少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思维依然停留在突破难点:小数的位数不同,学生可能会受“不同…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思维与学生学习的思维总是存有差异的。镜头回放1:《小数比较大小》(人教版第八册)(学生对教师所说的小数自由进行大小比较后,教师提问)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我们发现,比较小数大小,先看整数部分,再看小数部分……师(打断):要不要考虑小数的位数?[分析]由于比较小数的大小内容较简单,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维已越过所谓的教学难点而直奔主题:比较方法,没有受小数部分位数多少的影响;而教师的教学思维依然停留在突破难点:小数的位数不同,学生可能会受“不同位数…  相似文献   

5.
“九义”数学第七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一节,是在亿以内的整数加法和初步认识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通过计算钱数的应用题来讲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其所编排的小数加、减法法则仅限于教师提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要注意什么?”没有用文字加以表述。教学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尺度,既不用具体的文字表述法则,又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由于这部分知识与整数加减法联系紧密,方法大同小异,难度不大,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己学整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比,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概意法则,掌握…  相似文献   

6.
该教学片断有以下三个特点:1.让学生调查有关商品的标价,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入“小数的性质”的学习,既显得十分自然,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自学辅导提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性质”,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不仅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感受到成功探索带来的欢乐。3.重点突出,难点得以有效突破。特别是引导学生对“小数的性质”中“末尾”二字的讨论,加深了他们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本课是在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法和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延续。在“小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已初步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果本课遵循“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常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降低。因此,本课的关键是以游戏为载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深度探究,提高学生的推理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8.
要正确解答“比多比少”及“倍数关系”应用题,就必须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及见倍数就乘的思维定势。如:果园里有桃数48棵,杏树比桃树少12棵,杏数有多少棵?首先找出相比较的两种数量,并找出“比多”还是“比少”;正确找出大数和小数。最后看问题:是求大数还是求小数。已知大数求小数,用减法计算;已知小数求大数,用加法计算。上题的关键句是:“杏数比桃树少”,即杏树少(小数),桃树多(大数),而且桃树(大数)是已知的数(48棵),否数(小数)是要求的数,求小数就用减法计算。?他探杏树桃树果园里有桃树48棵,比少…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已有了一些小数除法的经验,知道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对齐的道理,只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不能直接计算,要将除数转化成整数后才能计算,所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转化”和怎样“转化”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生在以前学习过程中已运用“转化”方法解决过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转化”数学思想,又因为本节课所运用的转化依据学生在四年级已掌握,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的读法不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部分的读法?可以设计以下教学过程。一、从小数发展史来看小数部分的读法1.读一读。教师提供小数数学史阅读材料(如图1),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我国古代小数的表示法。2.议一议。教师提问:“《宋书》中的小数表示法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交流汇报。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教学,教学内容是“小数除以小数”。 第一次教学: 在第一个班授课前,我做了思考:学生是第一次接触除数是小数的计算,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会突破这课的教学重难点,将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吗?考虑之后,我决定在教学例题前做几道除数是整数的练习来作为课前铺垫,联系新旧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教学后进行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一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我们知道,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或延伸来的,所以,要注意复习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学习小数加、减法铺路搭桥。二…  相似文献   

1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山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整数运算法则进行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除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计算小数乘除法;发展抽象、概括、类比和迁移能力。要完成这一任务,笔存认为画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运用迁移原理迁移是指学科的经验、知识、技能对于后继学习的影响。在小数乘除法教学中正确运用迁移规律,使前后知识青机结会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小数乘除法都要转化为整数乘除法的形式进…  相似文献   

14.
一、激发学习需要,明确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1.把一个整数扩大或缩小。师:请看屏幕,小老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多媒体演示:屏幕出现一只可爱的小老鼠,小老鼠带来以下问题:把4扩大10倍,是多少?再扩大10倍,又是多少?把4扩大1000倍又是多少?现在把4000缩小10倍是多少?把400缩小100倍是多少?2.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师:请同学们再看屏幕,小老鼠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一个小数)请你猜一猜,把这个小数扩大10倍是多少?缩小10倍呢?学生进行猜测。师:是猜对了还是猜错了,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会明白了。其实,把一…  相似文献   

15.
提问难度要适中长清县八一希望小学李欣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跳一跳摘桃子”,既不要过于简单,又要让学生经过努力思考之后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习的兴趣。如教《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师问:小数怎样比较大小?有些学生回答的比较方法,虽然准确...  相似文献   

16.
“无限不循环小数”是“小数”吗?陇西师范学校谢增福很多教师对小数做了如下分类:这种分法表面看来毫无破绽,但仔细分析,却有值得商榷之处。我认为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小数,不应归入小数类。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叫小数。为了适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小学数...  相似文献   

17.
廖晓斌 《海南教育》2014,(24):49-50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第一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最后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相似文献   

18.
1展示目标,自学课本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学习的方法是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本,解决问题。下面我们要学习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请同学们自学例3、例4,弄懂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并提出疑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2学法迁移,学生质疑生1: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中,把分数化成小数时除不尽,为什么要保留三位小数?生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如果把分数先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可以吗,生3:在百分数和小数互化、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中,两处用了“通常”,这是什么道理?已归纳中心,学生释疑…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在软尺上读小数,唤起已有认知师:我了解到,在前一段时间的数学课上,大家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小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该怎样计算,又为什么这么算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相似文献   

20.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是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用比较简便的算法,提高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一、掌握互化,作好铺垫1.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是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先复习什么是小数和小数的计算单位,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例1,探寻小数化分数的法则。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