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代竞技运动表明,心理调控对人体活动影响十分显著。心理调控的任务就是对心理状态的调节。目前,体育发达的国家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极为重视。心理训练已和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构成完整的训练体系,成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球运动方面我国运动员同世界一流选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缩短差距,除加强技战术训练外,还要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他们在重大比赛中发挥自己的竞技能力。1.网球运动员训练与比赛过  相似文献   

2.
周明 《体育科学》1993,13(3):39-44
全年训练计划以周期划分理论和训练原则为基础,按照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和控制,全年训练周期的划分同样依照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围绕年度最重大比赛划分为与之相应的三个训练期:准备、比赛和过渡期。通过对训练过程的控制,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文中以世界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庄泳为例,探讨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全年训练计划制定与控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科研辅助支持系统包括:生理、生化监控,健康和运动损伤监控。营养和体重监控,心理咨询与监控,技术训练辅助系统,训练质量管理系统,体能训练辅助系统,运动员训练数据库。跳水运动训练的深层次研究重点定位于:(1)跳水技术训练的检测与评定;(2)跳水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3)女子运动员的营养与体重的监控;(4)优秀跳水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4.
下肢本体感受器的训练损伤已有人介绍,但很少涉及上肢本体感受器损伤后的训练,没有研究对动力性开链活动(投掷、铅球),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训练和动力性闭键活动(体操、游泳、划船、赛艇)的运动员的训练是否应有所同作了评价.本文为上肢损伤的运动员提供了合理的本体感受器的训练方法,并提出了根据本体感受器练习的特殊性对运动员的活动进行分析的重要性.同时讨论了一种常用的本体感受器练习,节奏稳定性练习,并介绍了一些其它练习,以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指导训练.本体感受器训练是运动员恢复计划中恢复到受伤前训练水平的一个基本部分,特殊的本体感受器练习对运动恢复来讲也是相对比较新的训练手段,但对大脑和脊髓患有疾病的运动员的恢复是计划中完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红  刘军 《中华武术》2007,(7):42-43
短跑是在人体大量缺氧状态下持续高速度跑的极限强度运动,它对运动员的神经和肌肉刺激很大。激烈运动前,若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肌腱和韧带未得到良好的伸展,易造成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成绩;而运动后,若肌肉未得到有效的放松,那么过多的乳酸堆积,会使局部肌肉酸痛和僵硬,并且疲劳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不利于下次课的训练。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训练中,要求运动员在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中各进行10~15分钟的伸展运动。实践证明,伸展运动对运动员避免伤害事故,促进疲劳肌肉的恢复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竞技运动中,运动员只有接受长时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参与激烈的角逐,夺取胜利。但对这种长时间的训练活动,则又必须科学地予以全面规划。训练计划正是组织实施训练活动的基本设计。科学制定的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取得理想训练效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准备活动可以增强武术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加强心血管和呼吸器官的活动能力,提高武术运动员机能的集合水平,增强机体的工作效率;可增强武术运动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是提高与改善武术套路运动训练、比赛效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准备活动应打破原有的习惯,科学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王新全 《精武》2012,(28):23-24
铅球运动作为现代田径运动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使运动员在长期的锻炼中达到对于自身躯干以及上下肢力量的全方位的提升,最终帮助锻炼者实现对体质的有效增强,是当前极其重要的一项体育活动。然而,现代铅球运动具有非常高的训练要求,且需要极强的针对性,如何使各项训练活动达到对于铅球运动员自身专项力量的切实锻炼,是当前教练人员极其关注的一件事情。而本文主要就从现代铅球运动的训练活动入手,着重分析了此项运动的训练要求以及具体的训练特点,并且探讨了教练借助不同重量的铅球对运动员展开训练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够为铅球运动的训练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排球运动需要运动员以较好的技术技能及优秀的体能作支撑。体能训练对于增强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等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并能有效地降低受伤风险。而技术训练既促进了个人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强化了战术意识,提高了比赛表现。但二者在执行中也会产生冲突与矛盾,并会互相影响。该研究就排球运动如何兼顾体能训练和技术训练进行论述,提出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合理地安排训练时间及强度、注重交叉整合等策略,强调不断地对训练计划进行跟踪及调整。  相似文献   

10.
自1865年皮划艇问世以来,至今已有140余年历史,与其它运动项目一样,皮划艇的训练课,也可以分为准备活动,主要训练和整理活动三个部分。关于主要训练部分,无论运动员的水平如何,教练员的计划都会安排得非常谨密。下面就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进行一下浅谈。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专项训练特征及其运动训练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对专项训练多周期年度训练计划特征、专项训练的运动生理学特征、专项训练方法评价的特征进行阐释,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第一部分(见本刊2001年第5期)主要介绍了运动员远景训练计划的理论基础,探讨了根据早期晚期专项化体育项目的划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种远景训练计划的模式,它包括四个阶段:基础阶段、开始训练阶段、竞赛训练阶段和运动水平提高阶段。基础阶段章的第一部分给出了训练能力的临界期和长期运动员发展的四个阶段的概要和其相关时期化模式。本集中于模式的第一阶段,即有关专门化运动后期时运动员远景训练计划的基础阶段和教练员对此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辅助运动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传统运动训练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计算机辅助训练的训练流程和系统结构。在计算机辅助训练的支持下,教练员可以针对运动员的个性进行训练,减少运动员成绩长期停滞不前现象的出现;可以运用训练学、生物力学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提高训练效率和训练水平,克服单纯依赖经验进行训练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群体训练对提高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训练是在中长跑运动训练中以群体为单位 ,即以较多人数参加训练组成一个群体。通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激烈竞争 ,在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情境下 ,充分挖掘个体心理的承受能力的潜力 ,来提高生理承受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由于中长跑运动训练特点所决定 ,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会产生单调感、枯燥感和厌烦感 ,甚至出现“出功不出力”和退缩现象 ,影响了训练计划任务的完成和训练效果。这种现象与中长跑训练时 ,运动员人数较少有密切关系。以往教练员对中长跑组运动训练都是根据比赛项目 ,确定参加人数训练 ,一般 3~ 5人参加集训 ,训练人数太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以湛江市体校12名14-15岁的跳远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探讨振动训练对青少年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认为:振动训练会动员跳远运动员更多甚至全部运动单位参加活动,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能有效提高受试者的爆发力水平,增大运动员肌肉体积,提高肌肉力量,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6.
论运动员运动技能的自我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是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主体,运动训练过程必须以运动员为中心展开。在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运动员运动技能的自我改造活动,教练员应充分尊重、鼓励并合理引导运动员的运动技能的自我改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对儿少游泳运动员多年训练培养成才的实践过程及其训练计划有关数据和训练方法手段进行对比、分析,并按运动训练相关科学理论加以概括总结,得出儿少游泳运动员选材中的“身体形态选材”、“水感选材”、“心理素质选材”,是提高儿少游泳运动员训练成材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当训练和恢复达到最佳组合时,持续训练将会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一套理想的训练模式不仅要保证运动员足量的恢复,更应保护运动员机体功能系统不受过度疲劳的伤害。比如,当运动员能在更轻松的状态下完成训练提高水平时,恢复间期就应该缩短一以下是根据不同训练要求进行分类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过度训练综合症是运动员和经常从事体育活动的人们会患上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已经公布的调查结果,有超过60%的长跑运动员会在其运动生涯中受到此疾病的侵袭,一半以上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也会在长达五个月的赛季中患上此病,另外还有33%的篮球运动员会在为期六周的训练营中遇到同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都需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都是经少年、青年到成年,从业余、体校到专业这多年系统训练成才的。所谓衔接训练就是指运动员从业余到体校到专业队之间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也就是一个运动员从原教练的训练到另一个教练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衔接的好,时间可能是较短的,今后的发展会比较顺得的。如衔接的不好,有可能是较长时间的不适应,甚至会出现不良情况或过早夭折。因此,我们就注意这一环节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