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发应急救护教育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体育世界》2010,(6):95-96
意外伤害的发生给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如何应对意外伤害是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体育教育正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迈进。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应急救护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
彭佳贤  李春华 《精武》2013,(24):90-91
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育的教学体系之中,是高校实施“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健康教育的内涵,然后又根据当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井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体育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是传统人本主义哲学与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交融的产物。“人本主义”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和“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相一致的,不仅强调了健康的生物学基础,也强调了学校体育的人文精神。这也正是“以人为本”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确立的根本所在。本文主要探讨人本主义思想基础上高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取向,教学模式构建以及教学评价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学分制下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管理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雷 《四川体育科学》2002,(3):80-80,83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科学管理模式,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顺应这个管理模式,并根据自身课程特点,进行学分制与学年制结合的体现“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体育教学,使高校学生的身体得到终身练习、评估与受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项目竞技化、教学强调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部分中学存在教学“达标化”、毕业班体育课淡化误区。构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目标需要。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体现课程目标科学化、教学内容多样化、课内外一体化三项基本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构建并形成具有各类学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及建议。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应根据新时代的人才要求,重新审视自身的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加快体育课程建设、转变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中心和关键;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追求健康、达到健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20多年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取得进步,体育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是,课程教学的面貌长期以来未有根本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近几年来,我们在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体育课程系统改革,凸显“以人为本”的课程主体性,大胆创新,认真实践,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1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都面临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深感新时期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体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深感体育教学改革对最终实现育人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的重要意义。《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既是培养21世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学校教育各方面的共同目标,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共同关注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纲要》下的高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赖炳森 《体育学刊》2005,12(3):89-91
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上位概念,高校体育应该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总体思想,而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定应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五方面课程目标为依据,包括体质教学思想、运动技术教学思想、健康(含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奥林匹克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在阐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时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决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下一代接班人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 ,深刻阐明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辩证唯物论在人的发展问题上的“物质第一性”的生动体现。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精神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将促使人们更全面、深刻地认…  相似文献   

10.
当前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主要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增进体育健康效益,大面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依此探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健康教育,使之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方港 《体育师友》2005,(4):63-64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之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之体现,学校体育要贯彻健康第一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全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思想应势而生。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是近几年高等学校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讨论中的一个棱心问题。然而体育教学作为学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明的特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到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糸的阐述,指出素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灵魂,高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曲指导思想,走与素质教青;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人文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这给学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任务。“健康第一”这一教育思想给学校提出更多的人文学问题。重视这一理念的探讨,其根本目的是动摇僵固而陈旧的学校体育秩序格局,从而解决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实践难题,规范教学、课外活动、训练、竞赛等行为,并建立一个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育体系。学校体育与人文20世纪末,在体育与健康的论坛上,在教育事业改革与体育学科发展中,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尤其是“健康第一”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表…  相似文献   

14.
“健康第一”教育思想的提出,不仅明晰了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也为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等学校体育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部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适用多种学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把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等同于学校教育思想,无疑是偏颇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确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使高校体育的作用拓展到了课堂之外,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参与者终身受益。高校体育教师应成为大学生健康体育思想的引领者、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者、大学体育锻炼的指导者、体育兴趣的引导者、体育能力的培养者和体育精神的教育者,为大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我国体育文化的传统性和传承性,提高体育工作的成效和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高等教育总目标的一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思想的体现,是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也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提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应包括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发展能力、“终生体育”、发展个性以及思想品质教育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课程的目标指向也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但当前存在一个问题,在中小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不管选用了什么样的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处处都是宣扬的“健康第一”,但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中很难看出哪些地方能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以鉴于这种情况,对如何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和指导思想,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做些参考的作用。既然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健康第一”,那就要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使体育的教学中处处能体现出“健康第一”影子。  相似文献   

18.
徐忠  张谦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3):249-250,254
奥林匹克核心是教育,奥林匹克运动对当代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在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之后逐渐显现出来的,奥林匹克运动既是实施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第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奥林匹克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体质教育思想是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学校体育理论研究、学科发展及课程改革具有助推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从历史、现实及未来3个角度切入审视体质教育思想,在梳理体质教育思想脉络的基础上,对相关质疑展开思辨与回应,并确认当代价值。研究认为:(1)体质教育思想发展经历了从“概念反思”到“话语重塑”再到“学科创建”的思维转变,该思想缘于体育家对体育教育本体价值的反思,其本质追求是分离体育与竞技概念及其探索体育之真义,此思想曾促成学界关于体育概念的大讨论,但也在传播过程中遭受了争议与质疑。(2)体质教育思想的现存问题集中体现为目标维度单一与教学实践局限,认为其根源在于未能深刻领会该思想的单本质论逻辑立场与改善学生体质的现实诉求。(3)新时代背景下体质教育思想的价值体现为:体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理念的健康追求互为呼应、与体育学科素养的健身意识互为契合、与学校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体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之中。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氖围中学校体育教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教学指导思想逐步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化明显,教学设计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