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晴 《化学教学》2016,(9):43-45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给教师二次开发留下了较大空间:可以通过对教材实验内容及实施方式进行调整;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增加配合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教学的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假说-检验方法形成弱电解质电离的微观认知,改进实验及其教学,适应学生思维活动需要。  相似文献   

2.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不完全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通过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的电导率测定,结合电导率与稀释定律相关理论,计算获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并绘制其变化曲线,从而分析得出弱电解质溶液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结论.以数字化实验的手段来探索电离度的测定及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增强了学生对电离平衡理论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科学视野.  相似文献   

3.
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是电解质溶液理论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命题者在考查电解质溶液理论时,常将电解质的电离与水解作为命题的落脚点。一、考查“强弱电解质电离的不同特点”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为离子,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表现出强弱电解质的不同。例1.(90高考)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摩/升甲酸溶液的 pH 值约为2(B)甲酸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C)10毫升1摩/升甲酸恰好与10毫升1摩/升NaOH 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甲酸溶液导电性比强酸溶液  相似文献   

4.
电解质溶液知识是高考的重点,常与其他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主要考查内容有: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比较;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水的电离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pH的概念及计算;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在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中,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可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即"加谁谁大""减谁谁小"。加入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增大;减少参与平衡建立的某种微粒,其浓度一定减小。加水稀释或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都使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但加水稀释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而增大浓度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  相似文献   

5.
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主要考查内容有:强弱电解质的判断与比较,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强弱电解质的内容包括强、弱电解质、电离度、电离平衡等概念;水的离子积和溶液 pH 的概念和应用等。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分,是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而定。若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为离子则为强电解质;若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离子,则应为弱电解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有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包括某些难溶性盐)等;属于弱电解质的有弱酸、弱碱、水等。在掌握强弱电解质时要注意:1.化学键与强弱电解质关系强电解质由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但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弱电解质的电离一直是包括全国卷在内的各地高考的命题热点。题中常将其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等结合来综合考查学生对弱电解质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综合分析和定量计算能力。本文主要介绍解题中电离平衡常数的3种应用。应用一: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弱酸弱碱及其对应盐的相对强弱。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即K值越  相似文献   

8.
中师化学第八章中《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一书的教学设计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林元文一、课题: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二、教学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它们电离的特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三、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四、教学课时:1...  相似文献   

9.
课题: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材:《中专化学》(李金海主编)第八章第一节。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以及它们电离的特点,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时分配:一课时(50分钟)...  相似文献   

10.
电解质,课本中的定义是:在水溶液状态、熔化状态能导电 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正确判断电解质 及其强弱’是正确认识电解质的电离、电离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以及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基础。但其涵义抽象,据定义 判断也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给该知识点的应用带来较多的不 便。为此’对上述知识做如下的阐述,便于认识、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海燕 《学子》2014,(3):56-56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盐类的组成,明确盐类水解的原理,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大家在分析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时,要灵活运用勒夏特列原理,结合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考虑以下"四因素":(1)溶液加水稀释: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其电离程度越大;但稀释后,弱酸溶液中c(H+)减小,弱碱溶液中c(OH+)减小,弱碱溶液中c(OH-)减小。(2)加热: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加热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数目减少,其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来江生 《考试周刊》2011,(31):169-170
在《电离平衡》的教学过程中,一元强弱酸(碱)的比较是一个难点,本文作者在教学中引入"冰山图",不仅表达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状态及移动特点,而且通过学生的内化,借图示的启发。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加深了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素养的思维核心,其中化学公式是典型的基础思维模型之一.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中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分别用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盐的水解常数和溶度积常数来表示.通过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常数公式模型的理解认知,既有助于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体系的本质认知,又可以较好的强化思维的多角度认知,从而有效促进和提高思维认知过程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5.
一、应试精要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内容。解题时应注意:(1)弱电解质的浓度大小,对弱电解质在稀溶液中的电离有双重影响,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着电离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归纳起来,用以下方法可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一、改变温度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时,要吸收热量,根据吕·查德里原理,改变温度就会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所以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向电离或离子的方向移动.二、稀释稀释弱电解质溶液,会使离子间碰撞机会减少,因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机会减少,会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增加离子数目的方向移动.如:CH_3COOH(?)CH_3COO~- H~ ,当K_2<10~(-4)初始浓度 c o o平衡浓度c—cα cα cα时,α=2~(1/(k_a/C)),一定温度下,当稀释溶液时,即浓度C值减小,则电高度α值增大,电离出的离子数目增多.三、同离子效应在CH_3COOH(?)H~ CH_3COO~-的电离平衡的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会发生电离:CH_3COONa=CH_3COO~- Na~ ,由于同离子CH_3COO~-的存在,使弱电解质电离度减小的效应叫同离子效应.结果使平衡向着结合成弱电解质CH_3COOH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电离平衡是中学化学基础理论电解质溶液的一部分 ,是第二章化学平衡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章教材共四节 ,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节电离平衡 ,主要介绍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知识以及电离常数 ,这部分是本章教学的基础和重点。第二部分为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二节是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水的电离及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 ,对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以及 pH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下一节盐类水解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是盐类的水解 ,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综合性较强 ,是电解…  相似文献   

18.
一、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①强电解质电离用“=”,弱电解质电离用“→←”; ②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写。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中电离平衡的知识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热点.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是高三学生,还有不少同学对部分知识模棱两可,似懂非懂.“2006年理科综合考试说明”化学部分明确规定“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现将有关疑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电离度”的教学内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发展,也是后边学习“电解质溶液”的基础,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与生产、生活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