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从教师效能研究的历史来看,20世纪末之前的研究主要是教师自我效能的研究,因此,这一时期有关教师效能的概念界定基本上都是在解释教师自我效能的内涵。本文将在教师自我效能感概念、影响教师自我效能的因素、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面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效能感的涵义及作用 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涵义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判断。它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相似文献   

3.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自从1977年提出至今已经32年,但对其研究却?创 经久不衰.文章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自我效能感在教师心理素质优化中的作用、强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策略三方面展开了分析.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还.必须消除那些降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社会因素,使全社会真正树立起尊重教师、尊重知识的好风气,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相似文献   

4.
谈高职高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高专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职高专教师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效能感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一、研究目的“教师效能感”(teacher’s sense of efficacy)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信念”。“教师效能感”一词最早出现在70年代。随着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趣,研究者们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概念来研究教师的效能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行为的期望。它包含两部分: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个体对某一行为可能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有的学  相似文献   

6.
一、教师效能感的涵义及作用1.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涵义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人们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在其自主系统中起主要作用,自我效能感就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琼 《中国高校招生》2010,(1):30-31,3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人格形成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高专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高职高专教师效能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芹 《教育导刊》2007,(11):23-25
教师教学效能感来源于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1]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应用于教学而衍生出了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其能否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和信念.对它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借鉴和优化国内外学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和自我效能感问卷,调查259名高中生感知教师支持行为和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性别和年级的差异以及与化学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1)教师支持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处于较高水平;(2)教师支持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而自我效能感存在年级差异;(3)教师支持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化学成绩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4)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行为和化学成绩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研究》2017,(3):46-55
本文基于对教师在线专业学习社区(TOPLC)"东篱园"成员的效能感调查和在线数据挖掘,通过相关分析、差异性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考察教师四个效能感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信息素养效能感)对教师TOPLC行为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教师TOPLC行为投入受教师多个相关效能感变量的影响,整体效能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教师的相关TOPLC行为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人际交往效能感的高分组和低分组教师在TOPLC行为总投入和多类子投入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前两类效能感高分组教师在社区社会网络中通常处于核心位置。作者期望本文为分析教师效能感与其专业发展投入间的关系、优化TOPLC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效能感来源于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将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应用于教学而衍生出了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是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和  相似文献   

12.
教师自我效能感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自我效能感相关概念辨析入手,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功能等方面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培养措施,这对更好地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遭遇成功或者失败,教师对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的不同可能直接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增加或降低。近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归因方式的重视基本停留在对学生行为、学业方面,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归因研究甚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分析了教师归因方式与其自我效能感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引导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进行客观正确的归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赵薇 《中国教师》2020,(5):103-104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日常教学产生消极影响,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教师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并克服职业倦怠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结合教师自我效能与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研究,探讨问题解决路径,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价值。一、教师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英语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自我效能感水平也不够理想。那么,什么是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到底有何意义呢?本文对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研究总结,将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探讨如何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提升其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6.
孟颖  刘忠政 《文教资料》2009,(30):138-139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现在学校教育的最大缺陷在于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稳定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学不容忽视的任务。基于教师的辅助教学行为和学生自我效能感共同的心理学特征,本文论述了教师如何利用辅助教学行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主要讨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 ,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 ,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人际关系、情绪健康方面有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构建良好家庭和学校环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教师和同学要积极关注、有效劝说。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综述了近几十年来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讨论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与发展,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教师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受到Bandura自我效能理论的启示,研究者们提出了教师效能感的概念,揭示出教师效能感的结构成分——一般教育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师自我经验、自我认知、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及人际关系等。要提高教师效能感,必须有效建构外部环境支持系统、完善在职教师的进修制度和新教师的指导制度、建立健全教师评价反馈系统、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