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通过品味、挖掘、探究、领悟等环节,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培养学生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2.
聋校语文教材中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感受美,启迪学生鉴赏美,鼓励学生体现美.培养和提高聋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康德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入,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席勒强调审美教育要培养完美的人性,造就审美的人.审美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思想的核心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语文教学中施行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文教材及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起到"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极其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和造就完整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就向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新任务。 美育,是指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地位,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罗丹说:“美的事物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我们来讲,教材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挖掘,语文是美学的载体,它是一个美学系统的存在,其中既有知识的美,也有文化的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美点,探寻美线,审视美的形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是激励…  相似文献   

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要达到此境界,必须具备审美能力。什么是审美能力呢?那就是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就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让学生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应注重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再创造以及文学鉴赏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形象的审美意蕴和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8.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情趣。那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普遍认为,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危机是立人的终极目标丧失,因为语文教育存在诸多审美缺陷.语文审美性具有本体意义;着眼于立人,必须以审美性导引工具性,以审美价值导引工具价值.语文教育的审美路径指向有三:一是建立语感,进入语文的审美天地;二是求真求美,引导学生欣赏、创造美;三是陶冶性情,在语文审美中完善人性.主张兼收并蓄,以审美实现语文教育的复归与扬弃.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其审美性能够唤起学生的美感,使其感受到优美的或壮丽的自然景观美、绚丽多彩的社会美、璀璨的艺术美,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各个环节不断地感受美、理解美、评价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梳理法比较和阐释了“Physical Literacy”与“身体素养”的殊异,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身体素养”的涵义和哲学意蕴,得出其本然含有身心一元论与具身认知理论,继而提出“身体素养”是中国古代体育教育的题中之意。以中国传统射艺为中心视角,梳理出其身体素养蕴藏了:①气力与心志相统一;②精神修养与形体历练并行不悖;③仪礼与德艺整体发展;④日用之间、内外交养、日新至臻的身体素养论。察其要旨,古人修身强调道艺双修、德美育成,重视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审美性质,在仪式性场域中实践社会伦常,融洽群己行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体育特色。中国古代的体育运动在素养教育与体格培育两方面与现代体育理念遥相契应,深化中国传统射艺价值研究不仅能够建构凸显中国特质的身体素养理论,亦有助于重新定位传统射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的古代诗词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本文从三方面阐述:首先,加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审美地看待对象,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其次,加强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弄清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与古代诗词的关系;再次,加强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帮助学生形成美妙的构思、形象的蓝图,给学生以审美创造的必要技巧。  相似文献   

14.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语文教学大纲把“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定位为教学目标之一。审美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学的美育是一种以美化促优化的教育过程,即凭借语文学科自身的美和创造语文教学的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思考和总结,从多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一、深钻教材。发掘美  相似文献   

15.
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下,小学的主要课程语文学科兼具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工作,在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内,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如何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递等方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究,立足理念、丰富方法、重视课外阅读,以期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教育。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担负着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美好的道德情操的任务.而历史教材本身也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掘课本中的美育素材,以历史人物的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启迪净化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加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讲历史人物贯穿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思想美和情操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能够载入史册的历史人物有最基本的两类,他们分别为人类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典型代表.以中国史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有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深刻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伟大的行为在史册中闪烁着不朽的光辉.怎样引导学生从这些人物的思想、行为中感知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其影响呢?  相似文献   

17.
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在学校教育中,音乐、体育和美术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音乐、体育、美术,特别是美术,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的整体。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初中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我们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条文进行剖析,并结合上述初中美育的任务,可将初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实际出发,针对审美价值教育相关概述进行探析,分析舞蹈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最后提出提升高校舞蹈审美教育新路径,包括:确立正确审美观,培养学生鉴赏美能力;加大舞蹈课堂设计,实施审美教育渗透;加大多媒体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发现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怎样挖掘语文之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以人物形象为本,以剖析人物内心为要,以与人物共鸣为美。二、感受生活关,赏析内心美,更要鉴赏形式美。三、陶醉于语言美,描绘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傅谨 《美育学刊》2021,(2):7-12
美育全面进入公共教育领域,是中国当代教育理念的重大跃迁,让教育的内涵远远超出了知识传播和技能传授的范畴。审美鉴赏和艺术实践是美育相辅相成又截然不同的两条途径,都应包括戏剧教育。戏剧教育侧重于培养合作精神、相互理解和自我控制,因而在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它主要不是为实现知识与技能传授的目标,尤其是戏曲教育,更应重在通过审美鉴赏实现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