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归、提升、创新 ——从伦理层面构建"和谐体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越过社会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法律层面,从哲学的高度、伦理的视角来构建"和谐体育".和谐是一种完美,体育是一种精神,用哲学的睿智来给予我们全新的深思,完成我们对于至善的追求.回溯古希腊,回归崇高的社会体育风尚;横及中西体育伦理思想之精髓,提升国民体育素养;与奥运精神俱进,创新大国体育精神.我们期待道德给予体育完满的内在精神,从而自现在到未来,我们的体育事业将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并可持续地给予我们和我们的后代无穷的力量,可贵的精神,以及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生命美学的理论,对但丁及其《神曲》进行审美观照。从绝望的政治人生、无望的爱情人生和人真正生命的存在三个视角,对蕴藏于《神曲》中人神对流的苦难意识进行了阐释,揭示了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代西方人超越苦难,走向审美人生的灵魂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心理治疗理论又被认为是心理治疗实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试从存在层面解释这种现象 ,论证在理想的心理治疗中 ,治疗理论和治疗实践在治疗师身上合而为一 ,成为治疗师当下的存在体验。它与案主的当下体验相互交融 ,产生具有治疗性的神在 (therapeuticpresence) ,从而治疗籍以发生。  相似文献   

4.
以西方美学理论为视角,对竞技体育的审美属性及其审美价值展开“史论结合”式的研究.依照竞技之美呈现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美的属性与崇高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特点分别对这两种审美属性加以辨析与整合:美的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外在的身体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美感”;崇高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内在的精神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崇高感”.美感主要体现为由人类感性层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学特征,而崇高感则主要体现为由人类理性层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体育格局逐渐从合一向分离转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也因此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从实践层面看,区域体育、新兴体育、传统体育的物化价值体系将会以奥林匹克文化的表现机制为平台而出现某种程度的趋同性;从精神层面看,不同体育文化的精神价值体系将会彼此拉开一定距离,在一定文化发展语境中保持独立的身份,从而构成一种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和合"状态。  相似文献   

6.
休闲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阐释休闲的自由、创造理念,重建人类伦理道德的建设性作用;从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看,休闲体育教育是积极人生态度和自我意识和谐的获得过程.儒家的“乐”、道家的“返朴归真”和禅宗的“闲适自得”在于通过人生态度的恰当把握,超越社会尺度,在当下的境地中获得相对的自由精神空间,进入休闲的人生境界,在当代正显示出它愈来愈强的生命力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个体自我完善、自我回归的过程需要休闲体育;然后论述了休闲体育对人精神层面的影响:它可使人充分感受自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可宣泄心中压抑的情感;最后,从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休闲体育的点缀和渲染及休闲体育的广泛开展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两方面论述了休闲体育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俗体育的演进进行了比较研究,得知:奥林匹克运动和中华民俗体育的起源,演化和发展都受到宗教习俗的影响:奥林匹克运动由于较好地完成了由悦神到娱人的嬗变,使之蓬勃发展,中华民俗体育由于始终难以摆脱宗教习俗的羁绊而发展迟缓;中华民俗体育只有尽快摆脱宗教习俗的束缚,才可望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电视观众在观看体育传播过程中,主观感情或者相应的全部注意力已经投入到电视画面的激烈比赛之中,主体虽然还是以一种物理方式存在,但在情感世界、意识世界、视听世界等多种主观体验感受到的则是来自另一个地域的体验,可以说这种体验左右着电视观众的整个主体体验,从而使电视观众主体发生了虚在。媒体技术发展为体育传播的虚在拓展了广阔的现实空间,体育竞技的符号化为虚在构筑了想象空间,而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自由王国则是构成虚在的"潜动因"。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旅游与休闲娱乐形式,华宁象鼻温泉具有休闲消费文化的特征,又带有浓郁的玉溪本土特色。其自在体验,让休闲走向审美,人们从世俗的功利性事务中摆脱出来,将身心置于一种自由的体验状态,进入一种人性的达观境界,从而生发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放下烦忧之意念以及审美境界的休闲情趣,这既是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对于树立生态休闲方式,构建和谐人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象鼻温泉景区环境保护却存在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中国许多学校存在的"后进生"现象和它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运用体育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后进生"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能在体育教学中通过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成功体验,将良好的自我效应感迁移到他们文化课的学习上,以达到提高他们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目的.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首先掌握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知识,其次是体育老师应用激励和引导的话语,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以重建文化中国为理想的儒学复兴运动中,新儒家援西入儒建构了从宇宙本体论、人性论到境界论联贯如一的儒家人文主义人生境界论体系,并以此为拓展和挺立儒家传统人生哲学的现代新型理论形态。从最具代表性的冯友兰"人生觉解四境说"、方东美"二层六境说"和唐君毅"心通九境论"之通性来看,扬厉儒家人文主义、开显生命的精神空间、实现精神的内在超越、勾绘超越的生命层级和恪守道德中心主义,是现代新儒家人生境界说的总体性特征和理论旨归。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生命美学的理论,对中世纪奥古斯丁及其《忏悔录》进行审美观照。从信仰崩溃与对上帝的吁求、声色欢娱之罪感与禁欲苦修之虔诚两个视角,对蕴藏于《忏悔录》中的生命精神进行了阐释,揭示出在痛苦生命体验过程中的西方中世纪人神对流的苦难意识。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美育的过程中 ,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具有明显的情感性特征。从审美对象看 ,语文美育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 ;从审美主体看 ,语文中所表现的形式美、形象美、意蕴美都必须直接诉之于主体的审美感官 ,才能转化为主体的内在意识结构 ,从而使主体获得一种畅神悦性的审美感受 ,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人格的提高和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城市居民的现实生活相融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体育将以其独特的功能全面进入城市居民生活领域。从最简单的健身运动发展到休闲娱乐,从休闲娱乐又进一步发展到体育旅游,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一种时尚。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并从体育对城市居民余暇生活、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来阐述城市体育与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体育旅游是城市体育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能缓解工作、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能丰富居民的余暇生活,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李煜词的悲剧性,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品格。其词作在抒发失家亡国之剧痛的背后,率真、挚诚地写出了生命和人生的困顿,使得这种情绪具有了某种普遍意义,从而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艺术魅力;同时,词人也以其独特的探索,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遍困境,成为了中国文化史和精神史上的一个意义事件,促使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反思。  相似文献   

17.
"妙悟"是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心理活动过程.从"应目"(审美对象的获得)到"会心"(审美体验的展开),最后是"理得"(审美的超越)呈现出完整的审美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中国的认知方式与接受方式.它通过直接、整体的观照与对象物我交融,达到忘我境界,从而进入一个超越自身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变过程、流变内容、流变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是一个渐进的从解构到重构的过程,即在原始社会时期产生萌芽,到奴隶社会时期发展成型,在封建社会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近代时期发展得较为缓慢,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西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流变的主要内容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的流变。器物层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流变、场地器械流变、古典文献书籍和文物流变;制度层面包括体育运动规则流变、运动技术流变、管理体制流变;精神层面包括运动主体意识流变、价值观念流变和民族心理流变。流变的客观因素是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类型、项目的不平衡性、地域的不平衡性;流变的主观因素是运动主体的文化意识、冲突与融合、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高校大学生野外生存体能训练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及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野外生存体能训练课程是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让大学生体验大自然中生活方式,增强实践能力,健身益智,掌握野外生存本领。让大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体能锻炼,更加踊跃地参加体能发展,从而为树立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挑战自我,体验人生。  相似文献   

20.
刍议当代大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图从转变教育观入手 ,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指导体系 ,通过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 ,习惯和能力 ,来塑造终身体育观念 ,从而实现高校体育的价值超越校园 ,超越大学时代 ,而具终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