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现状,以"体育强国"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体育强国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体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以目前的现状阐述我国体育事业与"体育强国"的距离,并就如何迈进"体育强国"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内学者对"体育强国"的界定。分析了金牌折射下中国体育的硬伤,指出已经成为金牌大国的我们与体育强国相比,缺少的是体育文化,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入手来讨论如何从金牌第一的竞技体育强国向真正的体育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3.
“体育强国”战略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未来的发展目标。"体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概念,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特征。"体育强国"的内涵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促进人类和社会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体育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横向指标体系和纵向指标体系。横向指标包含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三个一级指标。纵向指标包含体育资源、体育科技、体育传媒、体育产业、体育法规和体育管理等六个一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军团在奥运赛场取得的骄人战绩带给国人的惊喜无以复加。许多人开始沾沾自喜,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然而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等诸多方面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只是具备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可能性,《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清晰地表明:中国"绝非体育强国"。要真正实现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跨越,这条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职业体育是竞技体育的高级形态、是大众体育的助推引擎、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职业体育更是一国体育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中国作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大国,没有理由不发展自己的职业体育:职业体育是一国体育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当前突破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天花板"的必然选择;职业体育是激活群众体育的高效催化剂;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做大做强项目产业,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发展职业体育是应对发达国家职业体育全球扩张的现实需要;发展职业体育是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站在文化层次及文化功能主义的视野下审视体育强国,可认为"体育强国"是一项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和"标识"外延极大却内涵丰富。从文化分层的四层次对体育强国进行诠释,认为我国体育强国"器物层面"已具雏形,"文化符号标识"明了;中国体育强国的"制度层面"脉络清晰,构建出了现代体育和谐发展的趋势和路径;中国体育强国的"行为层面"四大形态特征突出,折射出独具特色价值取向;中国体育强国的"观念层面"逐步深入人心,追求健康本我意识是终极理念。文化的进化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将"体育强国"的文化符号及标识"文化符号化",梳理出体育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动态终极取向仍需要哲学、社会学者投入更多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基于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的数据,综合运用德尔菲法、煽值法、聚类分析方法构 建 5 个二级指标、13 个三级指标的新时代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体育强省建设水 平进行实证评价。 研究表明:体育强省建设的综合水平差距较大,由下游向中游、上游 梯度递减,长三角地区高水平省市集聚显著,空间上呈现非均衡性、多极性格局;提出了 不断完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扩大评价指标的评估外延,将评价指标纳入政府职能 绩效,制定针对性的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体育强国发展战略是在体育大国坚实基础之上提出的符合目的、符合规律的伟大构想。结合文献资料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体育强国"战略内涵的历史脉络,系统组成、战略定位及功能区分进行了逐层分析与探讨,并基于此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强国战略结构模型,以期为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执行与贯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全运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为:第一,体育强国理念下的全运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保证;第二,全运会的项目设置、组织管理、场馆布局等方面应体现"全国"和"全民"参与的特征;第三,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应良性互动,共同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竞技保证;第四,全运会应为全民健身和提高人民体育锻炼意识服务,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体育人口保障;第五,全运会应加强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休闲体育发展的必要性进行探讨,提出了休闲体育与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相适应的发展策略,以期对我国实现体育强国目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解读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以包容性增长为理论基础,从战略目标、价值取向、发展思路、发展方式、战略重心以及深化体育改革等方面分析我国体育强国战略面临的几个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理性地认识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内涵,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树立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式,以提升我国体育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调整战略重心,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是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体育强国就是能够提供另一体育文化选择,并且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国家。体育文化崛起是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体育强国需要并且能够创造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体育文化。但是,中国没有自己的体育文化,中国的体育文化依然是一种依附性文化。体育强国的国际话语权实际上就是一国的体育文化被"他者"自愿接受而产生影响的权力,但是,中国尚不具有国际体育话语权。要强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普世性和互补性,文化创新,加强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以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举国体制是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体育文化。举国体制的创新最根本的是价值创新。通过意识形态价值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价值创新以及民间性价值创新等实现举国体制的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体育品牌与体育强国的内涵、外延,认为体育品牌是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并据此提出了体育强国建设视角下的体育品牌建设思路:创建体育用品品牌,做大做强体育用品业;创建体育赛事品牌,打造世界知名体育赛事;创建职业体育俱乐部品牌,提高俱乐部竞争力;创建体育经纪品牌,大力发展体育中介业;创建体育明星品牌,打造世界级体育明星;创建城市体育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从群众体育大国和群众体育强国的理论阐释入手,阐述了我国群众体育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促进群众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借鉴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群众体育产业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项目化与专业化等相应对策,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强国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为目标,为进一步明确体育强国的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以及层次分析和目的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强国的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认为:体育强国的评价框架应包含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四个结构体系,实现体育强国战略是我国体育发展的目标层,体育软实力和体育硬实力是我国体育发展的准则层,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发展的要素层;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涵盖2个以及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体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进行了权重赋值和部分指标内涵释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对2008年5月以来习近平关于体育的论述及其相关文献共计109篇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习近平的体育思想突出一个“强”字,即建设体育强国。这一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体育强国梦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紧密相连,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民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内涵包括:以自强不息为内核、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以大型赛事为依托、以三大球为重点,全面推动中国体育走向强大。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为中国体育的科学发展产生方向导航,为凝聚中国力量加注精神催化,为发展中外关系搭建友好桥梁。学习和探究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对于了解体育改革的顶层设计,深化改革的思路,破除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障碍,制定体育强国方案都会有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色决定体育强国建设定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指引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贯穿体育强国建设始终。中国式现代化与体育强国建设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依靠体育强国支撑,实现体育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加快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强国,需要坚持党对体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夯实体育强国建设之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拓展体育强国建设之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厚植体育强国建设之基,坚持深化体育领域改革开放激活体育强国建设之力,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振体育强国建设之志。  相似文献   

18.
体育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设体育强国的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体育强国其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结构优良、运行高效的体育资源整合、利用、转换机制,能够实现体育资源较高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当前我国体育领域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因素对于体育强国的建设造成阻滞;建设体育强国,其战略重点在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与优化体育发展的自身结构、支撑结构与区域结构。通过调整与优化体育发展结构,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协调体育关系,提高体育资源的转换效率与效益,维护体育的良性运行,从而实现建设体育强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和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明晰了体育强国的内涵,指出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目标在于:到2020年基本建成体育强国的工作体系和业务构架,初步实现中国体育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完成体育强国的建设任务,全面实现中国体育的现代化。为此,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全面完成中国特色体育发展道路的创建工作,为世界体育发展提供中国经验;2)全面建成以人为本、融入国民、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群众体育工作体系;3)全面建设基础扎实、发展均衡、核心表现突出的竞技体育新格局;4)全面打造实力雄厚、门类齐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业;5)全面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中华体育文化;6)全面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面推进体育强国发展战略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与“体育中国”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中国"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认为,在我国确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战略以后,我国体育形象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建设具有独特中国特征和要素的"体育中国"。"体育中国"以民族性为典型特征,以属地精神和乡土气息为依托,以举国体制为体制保障,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动力;是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体育事业和发展模式的综合印象和描述,具有独特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