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社会学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了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结果发现:当前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处于良好水平;价值取向具有时代特征;尽管参与者以体育的生物功能为首要目的但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参与意愿倾向于内控;不同年龄、性别、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采取社会学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西南5省的城市及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奥运后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的变化特征.奥运后效应对我国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现阶段体育参与者的行为处于良性发展状态;不同年龄、经济收入、性别、文化程度的社会体育参与者的体育行为有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从个体社会化的理论视角,阐述了社会化的内涵以及中国人个体社会化的特点.指出,体育休闲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途径,它可以促进参与者社会互动交往和社会群体融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适应社会角色和解放个体身心,有助于参与者提升自我实践能力和养成责任意识;以"广场舞""跑吧""驴友"三项体育休闲活动为例,具体分析其对于参与者个体社会化所具有的价值和所发挥的作用,认为应注意近年来体育休闲中出现的问题,合理管控不利因素,推动国民体育休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4.
《经济自由度、体育政策与个体体育参与:基于国际比较视域》是简·E·鲁塞斯基和卡特琳娜·玛丽苏娃2014年发表于《当代经济政策》(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的一篇论文。该文基于全球样本数据,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个体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是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各国兴起的体育参与干预政策与策略的理论回应,其研究范式与方法对中国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该研究不仅证实了政府政策对民众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还发现了经济自由度、女性社会地位等国家一般性体制环境对个体体育参与的促进作用,对中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制订与落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区别及研究样本、引入变量的一些缺陷,该研究对中国的参考价值受到一定限制。 关键词:经济自由度;女性社会地位;体育政策;体育参与;分层分析  相似文献   

5.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团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对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的直辖市,其体育社团在社会资本利用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对于全国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利用具有典型的前瞻性意义。基于此,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从结构型社会资本、关系型社会资本与认知型社会资本3个维度对我国4个直辖市体育社团社会资本进行了现状分析。研究认为:在良好的国家社团政策环境下,直辖市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利用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结构有待优化、质量有待提高、运作有待加强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从体育社团的自我发展驱动、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特色培育、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有效运作等3个方面提出了不断完善我国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路径。为新形势下我国体育社团合理运用社会资本,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与社会体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因此,提升大学生有关社会体育的了解与认知水平,对于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因此,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辽东学院体育社团的成员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进行调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能够充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发展形势、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既是中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基于此,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个体崛起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进行了社会学考察。休闲体育由于其社会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社会个体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崛起”这一视角对休闲体育发展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从个体“有闲”“有钱”“有心情”3个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时间保证、经济保障与内在驱动进行分析,并对个体的崛起与中国休闲体育当代发展的内在逻辑互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个体的崛起使国民的休闲体育生活成为可能,国民休闲体育发展促进个体化进程的加速,时尚与市场是个体化时代国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特征。通过“个体的崛起”这一特定视角对中国休闲体育的当代发展进行分析研究,以推动中国休闲体育在个人自我发展与社会规范有效契合的基础之上尽快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知网(CKNI网络版)为检索源,查询并分析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当前体育学界对社会体育组织研究关注重点为社会体育组织的基本理论研究、与政府的关系研究和社会体育组织的现状与实践3个方面。结合创新社会治理的社会背景,指出今后的社会体育组织相关研究将会趋向于社会体育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理论研究、参与社会治理的条件分析研究、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研究、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分析、新背景下社会体育组织的功能、地位、作用探讨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西方社会学的"冲突理论"指出,体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并反映社会的不平等.处于社会经济等级中间阶层的中上、中中、中下层社会群体,由于认知、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不同,存在着明显的体育参与资源不平等现象,从而导致了中间社会阶层群体之间不同的体育参与认同框架与边界.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社会中间各阶层体育参与模式及体育参与投入水平的差异,制定出中间社会阶层体育参与的认同框架,并对中间社会阶层群体体育参与的向上流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社会网络分析使得体育社会学研究超越了之前所进行的关于单独的个体、集合及其特征的分析,转而对个体之间、更大更复杂的组织之间所形成互动关系的概念、模型和方式的研究,这也是现阶段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所欠缺和不足的地方,而通过探寻社会网络分析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和局限性,可为今后社会网络分析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借助现有的研究案例指出社会网络分析在体育组织、运动员社会流动、运动队结构及人际关系特征、体育团体内性别互动与性别歧视及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指出社会网络分析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也会面临“形式”与“内容”的失衡、“动态”与“静态”的失衡、“前台”与“背景”的失衡、“方法”与“理论”的失衡及“社会学主题”与“数学主题”的失衡等五个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我国足球领域内选取的群体行为实发案例出发,探讨当前体育社会范围内,影响群体行动参与者行为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及行动的基本类型,并以此为依据在社会网络视角下对群体行为的主体关系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在体育群体行动中,当现有的制度环境不能提供更有效的方式处理体育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时,参与者会运用自身所拥有的社会网络资本去找寻能实现自己目标的策略和行动。通常情况下,社会网络所提供的社会资本总量同体育群体性事件中的行动暴力程度呈反比。据此,提出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实现对社会网络中意见领袖的常态化监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体育发展的现状及社会资本的研究进行理论综述。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青少年体育发展,解释青少年体育活动群体形成的内在机制以及社会资本对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希望为完善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完成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社会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十大社会阶层"为理论基础,对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粤东地区社区居民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占15.9%,经常在社区锻炼的比例较低;除了产业工人阶层和经理人员阶层以外,其他社会阶层对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的影响都不具有显著性;性别、年龄、余暇时间、体育情感对社区居民是否经常在社区锻炼有显著影响,而体育认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提出了几点关于社区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中国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与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直接相关。运用马克思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关联的历史语境、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的背离、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对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的回归进行分析。在学术界开始转向从人的生存的角度去认识社会个体与文化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只有回归到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实践主体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使其重新具有主体性存在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回归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背景下国民如何形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命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实践视角切入,搭建“实践场域—实践资本—实践惯习”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及其形塑机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实践归因联结了学校教育、家庭资本、社会关系与身体价值之四重维度,并且权衡实践中的参与便利性、相对自主性以及较强目的性而形塑个体的发展认知,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场域的体育实践形成身体惯习,奠定学校体育传统、家庭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活动、自我身体构建的实践基础,进而揭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塑机制,即基于理性认知的体育实践,让运动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选取《国际体力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以2015级清华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及分析。结果显示:1)就整体而言,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有效,不同强度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男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仅受中强度身体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3)就不同生源地而言,省会城市、区(县)城市、乡镇(农村)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3个地域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区(县)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父母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大学及以上、初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强度、低强度身体活动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社区体育组织社会资本生成机制,运用文献、访谈、观察、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研究经典学者认为“嵌入”是社会组织生成社会资本的一个基本路径.但他们对社会组织“嵌入”生成社会资本的机制并未进行较为详尽地解析.本研究以社区体育组织为例,首先界定了社区体育组织社会资本,然后论述了“嵌入(性)”与社会资本,最后,从制度嵌入和关系嵌入两个层面详尽解析了社区体育组织嵌入生成社会资本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结合调查法、实验法及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健康行为生态学模式的角度对调查对象进行主客观评价,结合休闲体育参与者的个体数据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及相关标准进行对比,解释了环境与个体的体育行为间的交互作用,客观的把握了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相关因素,以期通过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自然生态因素、社会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干预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以闽西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治理及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的内涵,指出基层社会体育组织有利于构建沟通的桥梁和合作的渠道、整合社会资本和社区资源、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决策效率、激发居民参与和公共价值重塑,因而其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具有优势,能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活动的参与内容、参与方式、参与次数、影响因素及活动效果考核方面分析了当前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现状,进而从强化法律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重视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调动组织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创新参与机制,提升组织的服务效能;加大培育力度,促进组织良性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创新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作用,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水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对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建设体育强国至关重要。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最小二乘回归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系统分析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等显著促进了退运动员就业质量的提升,其中,社会资本的促增效应最强,心理资本次之,人力资本最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对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影响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伴随着就业质量水平的提高,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愈加强烈,“强关系”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逐渐减弱。基于研究结果, 提出了确立“更高质量就业”的运动员保障政策目标靶向,加强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建设和劳动合法权益保护,实现退役运动员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