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院校构建“阳光体育”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职院校在开展"阳光体育"中所表现的特殊性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开展"阳光体育"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必须从课堂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监督与评价机制、师资队伍建设5个方面入手,落实"阳光体育"的长效机制,保障高职学生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深,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和参与度等都有所提高和改善。随着我国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我们应该进一步促进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其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视域下“阳光体育”生态系统发展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立足于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关及涨落机制等自组织系统生成的条件。探讨了"阳光体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具体措施:开放性是"阳光体育"发展的前提;远离平衡态是"阳光体育"发展的必要条件;非线性相关是"阳光体育"发展的内在机理;涨落是利用波动达成"阳光体育"有序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提高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一个多因素、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工程,抓好青少年体质健康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和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水平的关键所在。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和健康的重要形式,从家庭体育社区化模式、体育课程俱乐部化模式、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游戏化模式和阳光体育活动方式体系化模式入手,提出其多元化推广模式的注意事项,旨为促进阳光体育更好的开展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5.
阳光体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认为阳光体育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阳光体育的意义与价值、阳光体育含义与特征、如何发展阳光体育等问题。这些研究推动了阳光体育发展,但也存在着理论研究缺乏严谨的逻辑论述、缺乏制度和机制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加强阳光体育推广模式、发展长效机制研究,既是阳光体育理论研究纵深发展的需要,又是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体育是旨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的一项体育事业,在全国大力推行阳光体育的背景下,对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切实推行阳光体育运动,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阳光体育”监督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青少年体质水平下滑而采取的一种健康干预活动,对全社会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落实,必须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和目标,建立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具体表现为:首先在制度上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对所属各类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落实;最后,各级各类学校应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监督的主体,建立起以体育能力和体质健康为双要素的学生体育成绩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重新审视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简称体育中考)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观念改变、体育教师和学科的地位提高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体育中考逐渐呈现种种弊端,最终阻碍了素质教育的进程和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议我国体育中考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指导,以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为契机,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完善体育中考制度,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本文以呼伦贝尔市普通高校构建阳光体育长效机制为出发点,系统地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呼伦贝尔市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社会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运行过程申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指出其动力之源在于社会需要,并具体分析了其中个人与社会需要状况;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社会体育的激励机制包括有社会体育运行的激励标准,激励手段和激励过程。与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相比,我国社会体育在动力机制与激励机制两方面均处于劣势,这些均为导致其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心理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认同,在其形成、发展、表现的过程中,势必会受到某些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制约,导致社会认同出现多样化的表现,而在分析清楚影响因素之后,更重要的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去构建社会认同的运行机制,文章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机制偏颇态势的分析,从人的社会化过程角度,即生命全程、整体发展、发展变化等三个过程提出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又存在许多不足。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要正确定位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加强政府社会管理的透明度、回应性和服务性;实行法治、人治、机治三维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层面分析嵌入式治理的内涵要素、嵌入关系与嵌入机制,同时借助S省T市两个社会组织的案例从实证角度分析社区体育嵌入式治理模式的运作机制。研究指出:嵌入式治理模式实现了社区体育治理中社区、街道、社会组织与居民之间的协同配合与多方共赢。社会组织因与社区体育原有治理主体的不同利益关联而分为合作式、竞争式和依附式3种嵌入关系。社会组织通过信任机制、行动机制和能力机制将服务内容策略性地予以实施,最终实现了提高服务质量、激发社区活力、再造社会资本和增强政治认同等多重社区体育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从自律、互律与他律三个层面构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会公信力培育机制.为了提升组织自身的治理水平,俱乐部需要完善内部自律机制、建立行业互律机制与健全外部监督机制,只有当这三种监督机制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确保俱乐部公开透明的运作与提升俱乐部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合理的社会流动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机制,而机会平等原则是衡量社会流动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可以得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流动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有许多不合理因素甚至存在明显障碍的结论。因此,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合理社会流动的制度、政策环境,从而逐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社会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参与社会管理、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必然选择.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参与管理及公益意识淡薄、内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人才激励管理机制不健全的内部问题和注册登记困难、公益产权不清晰、财税优惠制度不完善的外部问题,为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提出通过推动登记制度改革、加大政府资助、重视品牌塑造等方式,解决体育社会组织面临的合法性、资金来源、社会服务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为体育社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机制,是科技奖励制度诸要素在奖励目标指引下形成一定结构,表现出特定功能。它主要包括导向机制、竞争机制、创新机制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科技奖励制度良好的运行机制保证了其良好的社会功能。通过这些机制的作用,我国现代科技奖励制度能宏观地引导科技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并形成崇尚科技、尊重创新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体育系统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体育系统的社会运行机制,研究了体育系统运行的基本动力,社会需要主体的层次,着重研究了体育的运行方式和影响系统运行的各种因素,并且讨论了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体育运行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社会对体育系统的控制和调整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统一战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努力构建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需要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动统战工作向社团延伸,着力打造创新品牌,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彰显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