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 1995岁末,本刊记者就国家体委有关1996年的学校体育工作安排采访了国家体委群体司的有关负责同志。记者了解到,1996年国家体委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主要任务,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宏观管理,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校体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新修订《体育法》进行立法评析,并剖析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就新修订《体育法》实施所需进行的重要后续配套立法进行了探索。新修订《体育法》较1995年《体育法》而言,各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改。其中体育权利体系的构建、全民健身战略的法定化、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和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和体育行政执法体系的规定、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体系的建立、国家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等都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为全面实施新修订《体育法》,我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尽快制定《职业体育条例》《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让一些制度创新尽快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体育法》已经颁布实施了,有关方面在研究起草《体育法》的过程中,借鉴了不少国家的《体育法》,作为攻玉之石。 目前制定体育法律的国家有几十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发展中国家如坦桑尼亚等。各国国情不同,体育立法也差异较大。有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体育法》,如西班牙、波兰、法国、乌克兰等;有的国家则针对某一领域推出了单行法规,如美国的  相似文献   

4.
制定《体育法》的动因与指导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体育法》的动因与指导思想国家体委政法司法规处处长曲志东6月2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草案)》。随后,李鹏总理正式签署了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体育法》(草案)的议案。这标志着历时7年的体育法制定工作父迈...  相似文献   

5.
体育界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诞生了!全国体育工作者莫不欢欣鼓舞.这是我国的第一部体育法,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第一个被全票通过的法律.这不仅是体育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体育法的出台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我国体育开始进入法制化轨道.1949~1994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阔步登上了世界体坛.体育的发展需要有健全的法制来保障,才能使体育事业健康、全面地发展.特别是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加迫切呼唤体育法.针对体育法制建设是体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早在1980年王猛任国家体委主任时就开始提出没想,李梦华主任组织班子着手整理材料,1988年正式进入起草阶段.伍绍祖主任十分重视体育法起草工作,多次听取汇报,并在全国体工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上主持进行多次修改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国务院有关部委、行业系统、社会团体和省、自治区和直辖下政府及许多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也参与了讨论.《体育法》(草案)经过7年反复调研、论证、汇总省市体委、体育机构200多条意见,进行了300多次修改、25次较大规模的修改,1995年8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体育立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社会体育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立法的基本思路问题进行了综合探讨,其结论是进行体育立法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所研究的社会体育法在整个体育法规体系中应位于《体育法》之下,属于子部门法典。研究的目的是为决策者制定社会体育法提供决策依据,从而通过社会体育法的制定实施,促进我国社会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以<体育法>为核心的我国体育法规体系的框架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和加快以《体育法》为核心、以建立体育法规体系为目标的配套体育立法,是当前实施《体育法》、全面实现“依法治体”的重要任务。在对我国体育法规体系总体框架模式探讨的基础上,重点对该体系各部门体育法规的基本框架进行了理论预测和研究构想,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体育立法项目进行了初步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体育法》修改成为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 任务,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是《体育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体育法》第33条关于体育纠纷解决的规定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修改。文章采用文 献资料法、比较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就《体育法》修改中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必要性、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新时期我 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法治建设加速以及新《立法法》施行等新形势下,应该在《体育法》中以单章形式增加对体育纠纷解决的原则性规定。在立法 理念上,《体育法》增加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规定要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体育纠纷解决体系接轨、原则 性规定与授权立法相结合。在立法内容上,在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对“体育纠纷”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规定建立体育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建立我国 体育纠纷的仲裁机构、仲裁机制和调解机制,并通过设置授权立法条款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相关细则。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日本《体育基本法》的立法情况和立法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对中国《体育法》修改的可借鉴之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法》应该对体育进行较高的价值定位,并界定清楚所调整的"体育"的概念和含义。《体育法》修改应确认公民体育权利,并要以公民体育权利保护为立法理念的核心,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还应明确法定体育管理体系,确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与义务,增加对基层体育机构和组织建设的立法内容。要考虑到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体育法》及其配套法律和政策能够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与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于1991年9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体育法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的17位体育法学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育法的制订、体育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八五”体育法学研究课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会议回顾了体育法创建十年来的发展道路。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当时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早日改变体育工作的许多方面无法可依的状况,加强体育立法、依法治体,成为体育战线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部分体育院校的教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9,(6):77-84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体育法》进行法理分析发现,《体育法》在"学校体育"部分的立法存在学校体育与其他章节在功能与内容上没有呼应关系、权利与义务配置不平衡、义务性规则的效力性不强等法理问题。从法哲学看,这些法理问题归源于《体育法》在"学校体育"立法上没有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没能对立法内容进行合理配置,影响了它们之间的功能发挥;二是没有坚持以权利为导向进行立法,以致使学校体育的立法偏向了义务本位,使《体育法》之"学校体育"章节的立法内容与学校体育的时代发展越来越不相协调。因此,应以权利保障为本位对《体育法》"学校体育"进行修改。这需要从结构上按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进行章节调整,在总则的第1条加入"体育权利"内容以提升体育权利在《体育法》的统领地位,在学校体育部分增设体育权利条款以实现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为义务条款增设相应的法律责任、责任主体、监管职责来强化其规范力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体育仲裁制度是我国体育纠纷解决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直处于缺位状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修改背景下新增体育仲裁章的立法思路进行梳理。从现行的整个法律体系来看,我国体育仲裁立法主要有直接立法、授权立法和修改法律 3.种立法路径,而对比分析后,发现《体育法》新增体育仲裁章为我国初建体育仲裁制度的最优选择 ;并以此为前提,结合《体育法》的地位是体育基本法,认为作为《体育法》的内在组成部分之一的体育仲裁章,其地位是体育仲裁基本章 ;进而梳理了我国体育仲裁制度建设的立法思路,包括体育仲裁立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路径、立法衔接、立法内容等,并对体育仲裁制度进行了初期设计,以建设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体育法制之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主导的体育法制体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我国体育法制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体育概念一直存在争议,导致体育的法概念缺失,以致体育法律主体之间边际关系模糊;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具有体育基本法的基本特征,但它的浓厚行政法色彩,体现了权力本位(管理本位)的立法思想倾向.希望在修法时回归权利本位;作为最具体育自治特色的体育仲裁制度及机构建设仍然处于空白状态,令人遗憾和无奈;学校体育法制并没有成为学校体育问题的有效依据;现有体育法制体系不能保障相关体育权利等.这些基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法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胡伟  程亚萍 《体育科学》2013,33(7):76-87,97
体育法不仅服从于体育伦理的价值取向,而且,与体育伦理具有互补性。体育伦理催生体育立法,并改变着体育立法的目的。从体育法的体育伦理法则来看,人本是体育法逻辑起点的体育伦理法则;人道是体育法价值导向的体育伦理法则;人文是体育法运行条件的体育伦理法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体育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重构《体育法》的立法宗旨,增加"以人为本"的目的条款,同时,确立"以人为本"原则、体育自由与公平原则和绿色体育原则,确认公民体育权利,构建权利救济制度;健全体育社团内部处罚程序规则,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合理配置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善法律责任体系和确立环保义务等。  相似文献   

15.
以体育立法为背景,首先将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法制建立进程划分成一些不同的发展阶段,然后对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在对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体育法》实施至今经历了20多年,或多或少与现代体育事业相冲突,应尽快实施修改,同时加强同国际领域的体育合作,使我国体育法制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体育法制时代。  相似文献   

16.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种形象的比喻,包含着人们对《体育法》八年努力、八年艰辛和八年期盼。然而,当今年6月23日八届全国人大第14次常委会将《体育法》列入审议日程时,终于使人们看到了这个难产的婴儿即将出生的希望。 三代主任一个心愿 一位哲人说过,任何一部宏伟的画卷,都是由历史组成的。早在1980年,刚刚重返体育战线领导岗位的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就第一次郑重提出,要抓紧拟定中国的第一部《体育法》草案。当年9月,国家体委政策研究室便着手制定《体育法》的先期工作,先后收集了苏联、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体育法,并拟定了草案纲要。这是《体育法》的滥觞。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文本定义条款规范及功能出发,论述设置定义条款是国外体育基本法立法者通常考虑的问题,分析我国现行体育基本法《体育法》缺 失定义条款引出的主要问题,探讨目前《体育法》增设定义条款存在的风险。认为《体育法》定义条款的缺失不仅是法律文本规范问题,对法律功能 也有影响;同时,限制了法律在体育领域中的作用;还存在对体育领域新形势的不适应和阻碍国际体育交流的问题。目前《体育法》设置定义条款的 风险仍然存在,但是随着理论来源的扩展、立法环境的变化和认识基础的趋于统一,我们已经有了较好的条件可以充分预见危险性并妥善解决。因 此,《体育法》设置定义条款虽有风险,但应当前行。以此为基础,借鉴国外体育基本法经验及相关体育理论,以我国立法实践为参考提出了修订《体 育法》,增设定义条款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条文进行解读,对“竞技体育”章的立法进行评析,就“竞技体育”章实施所需的后续配套立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将全面促进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法治的发展。设置单独的“竞技体育”章实现了我国体育立法的延续和创新,确立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定位,明确了国家对竞技体育训练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培养运动员的原则,运动员优待制度、帮扶政策、注册制度,国家队选拔原则等诸多内容,并进一步强调了竞技体育竞赛开展的基本原则和体育竞赛基本管理制度。“竞技体育”章新增的运动员权利保护、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权利保护的规定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全面实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职业体育条例》,制定部门规章《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管理办法》,并对部门规章《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体育立法配套与完善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分析了我国体育立法现状与建立体育法规体系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反差,论证了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加强和加快以《体育法》为核心的体育立法配套与完善工作的必要性,并对体育立法的配套与完善的涵义与特征、意义与原则以及模式选择等有关基本问题进行了阐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发展,体育环境、内容出现了很多变化,《体育法》也应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此,以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的设置问题作为切入点,分析各类不足,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新时期《体育法》授权立法条款设置的价值以及建议,以期通过分析明晰问题所在、完善对应理论,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