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联互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学习型社会视角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三联互动”体育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开放、自主、体验”;核心理念是“终身体育”;显著特点是“生活化”。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模式的操作程序及教学策略。认为:通过“开放”、“自主”与“体验”的相互影响产生良性互动,能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是高校体育教学生活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课的“教学互动”,是加强“教”与“学”的有机联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渠道。悉心研究体育教学课的教学特点,把握“教”与“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探索体育教学课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培育“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体育教学课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与文学的关系谈"体育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历史起源、哲学基础、心理功能三个方面阐释了“体育”与”文 学”的密切联系,并结合“体育文学”的发展,提出了“体育文学”的概念及未来“体育文学”发展的几点对策,以期能以全新 的思维理念引起人们对“体育”与“文学”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进一步促进“体育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使用了多年的“体育课”名称,在历史的进程中落下了帷幕,被“体育与健康”所替代。更名后“体育”与“健康”之间的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说体育可以代替健康,它们是“手段”与“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更名后的体育课程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建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认为应该包括理论知识类、竞技类、民族传统体育类、拓展类以及职业类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健康促进"新理念与体育健康教育关系论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健康促进”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卫生观念、理论、策略和干预方法,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而学校将是“健康促进”实施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校“健康促进”间的关系,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促进的重要作用,指出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促进”干预的重要实施领域,并提出了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6.
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研究,发现“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并阐述了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和谐发展的意义和优势。为此,提出培养一体化体育的中介载体,建设高素质的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一体化体育信息服务网络,促进学校与社区体育资源的互动,开发运动项目,成立各种体育俱乐部和培训班等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用“主辅联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田径专项选修课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主辅联合教学对拓宽学生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促进课堂师生双向互动,提高专项成绩和激发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与动机上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建议在体育院校专项选修课中推广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一体化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是建构主要学习环境下“自主探求、学教互动”能力型教学模式。该体育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育理念,它以学生体育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它贯穿于体育教学各个教学环节,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体育与上海世博会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文献资料与调查研究法,分析城市体育与世博会互动的基础务件、互动的机制和效果。提出互动的对策:编制体育发展规划、举办国际性体育赛事、推进“人人运动计划”、大力发展景观体育、举办国际体育论坛、组织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调整运动项目布局、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申办国际体育大会等。  相似文献   

10.
琅英 《体育教学》2002,(2):45-45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评价的观念和方式也不断更新,从单纯的教师评价到学生评价,从互评到自评,从单纯的动作技能形成到学生心理、情感的表现等等,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体育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三个结合”。一、实现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大多指向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过程和表现情况。传统教学模式,评价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常处于被动甚至忽略的地位。教  相似文献   

11.
赵洪波  张旭  都晓娟 《体育科技》2023,(5):157-158+161
“实践共同体”理念逻辑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特点高度契合。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体育课堂仍然存在重灌输轻自主导致被动同化、重傍观轻互通导致互动失衡以及重缄默轻同享导致共享屏障等问题。文章基于“实践共同体”理念,分析了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新样态,从重建教学环境,在追求共同的事业中生成“实践能力”;构建对话时空,在互动中促进“充分参与”;调控认知领域,在共享中促进“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边界,将教学的新样态与实践共同体的长期发展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资源整合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资源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区域规模经济和资源禀赋差异是资源整合的客观需要,地区利益、体制及制度障碍、文化与观念差异等是影响资源整合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资源整合的策略:促进竞技体育人才流动,重视竞技体育场所整体规划、建设与利用,加强竞技体育观赏市场的制度建设。旨在为盘活竞技体育观赏资源,推动“长三角”地区竞技体育观赏业的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浩智  陈芹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420-420,F003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的普及,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模式出现在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问题作出了初步探讨。研究认为:对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是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对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问题的研究至今乃是一大“盲点”;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具有必然性,根据其正负效应可分为超越性异变与衰退性异交;引起体育课程实施中“异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体育课程的实施中应努力采取措施促进超越性异变,避免衰退性异变。  相似文献   

15.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论、学习论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体育教学中师生间常见的“冲突”和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探讨避免和减少冲突,加强师生间心理沟通和教学过程中互动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乡资源双向互动是实现城乡平衡发展的基本前提,城市与乡村体育资源的互补性为资源的双向互动提供了可能。以乡村为本位分析城乡资源问题,借助城乡区域要素流动理论以及资源整合理论,构建体育促进城乡资源双向互动的理论框架。以金华市“体育+”特色村(居)为典型案例,对构建的理论架构进行实证与案例分析,研究发现:1)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调动了以运动项目资源、体育旅游资源、体育文化资源、乡村土地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资源,以人力资源、资本资源、赛事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资源,两者共同构成了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资源体系。2)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解释的体育促进城市资源回流机理,揭示了体育促进城市资源回流乡村的机制;资源注入乡村后,形成了对城市居民、城市产业以及城市主体方面的回报体系。3)高度互补和匹配的城乡体育资源统筹后,形成了要素、产业、空间层面的融合。体育促进城乡资源互动的理论搭建与实践,对于实现城乡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开展“阳光体育”,增强体能、促进健康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特别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努力实践与勇于探索。为此,学校着力研究、规划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合理组织体育课堂教学、月主题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艺术2+1活动、体育节、体育社团、家庭体育锻炼等活动途径。下面就我校组织主题性“阳光体育”活动的做法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向“以人为本”的现代竞技体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竞技体育的主旋律,成为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就要实现从“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体育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生态体育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引下,沿着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两个维度对现代体育进行全面反思和多:方面努力而形成的体育理念。生态体育强调体育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注重体育与环境的协调、互动、关怀、共生。生态体育为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一种良好的选择,北京奥运会极大地促进了生态体育的实现和完善,生态体育融合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将促使人类社会朝着无污染、和平、公正、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肖英 《体育教学》2005,(4):25-25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但是自从有了体育课之后,人们就一直期待着“它能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一门学科”(引自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撰写的《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人们似乎认为你运动了你就健康,把体育运动与健康简单地划上等号,甚至认为运动技术好就意味着身体好,体质好。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将使用长达50余年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出台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形成“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即通过体育活动、练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但是由于体育课时少、任务重、目标多,许多教师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和淡化了体育课中身体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论关系》一文认为健康教育课不能替代体育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