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西重竞技小级别优秀运动员体成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黄立新  曾伟  蒋琳 《体育科技》2006,27(4):56-58
对广西重竞技小级别5个项目48名运动员进行体成份分析,结果发现:男子项目中,举重运动员的BMI、体脂百分比及腰臀比均明显高于古典跤、自由跤和拳击,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子项目中,BMI和腰臀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提示举重运动员应加强体成份控制,同时,有必要建立不同运动项目体成份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体质测量、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福建省3城市居民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和腰臀比(WHR)的基本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BMI与F%之间的相关系数最大;超重是福建省3城市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男、女即使体重正常,腹部肥胖和体脂百分比超标也占一定的比率;体质指数的增加主要与脂肪增加有关,而体内脂肪又主要堆积在腹部。  相似文献   

3.
将40名老年女性随机分成太极组和快走组,分别进行16周,5次/周,1小时/次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使用韩国Inbody-3.0身体成分分析仪在锻炼前、后进行测试,选取体重、WHR(腰臀比)、BMI(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瘦体重7个指标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太极拳组在体重、BMI、脂肪质量、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中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WHR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快走组在体重、BMI、WHR和脂肪质量指标锻炼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体脂百分比、肌肉重量和瘦体重指标锻炼前后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6周的太极拳和快走锻炼均可以有效的减少体脂,降低体重;但太极拳锻炼可以更有效的增加肌肉重量和瘦体重质量.  相似文献   

4.
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以220名普通大学生(男女各11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结果发现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之间相关性极低(P〉0.05),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WHR)与身体成分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1)《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身体成分;(2)建议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评价身体成分的指标宜选体脂百分比、BMI和WHR,首选为体脂百分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量90名体育学院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并将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PBF)等指标做统计分析,探讨身体成分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为身体成分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不同组别之间的大学生身体成分存在显著差异,运动水平高的大学生身体成分相对具有优势。结论:身体成分与运动水平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赵军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1):101-104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BMI的分型标准对352名浙江警察学院大学男生的部分身体机能及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我校大学男生BMI指数在18.5≤BMI≤25的比例占研究样本的90.6%,总体处于较佳水平;②身高和胸围对肺活量都有显著影响,身体质量以及身高对肺活量的影响呈正相关;③体重超重学生在体脂肪、体脂百分比及腰臀脂肪比指标上与体重正常和处于过轻体重(低体重)的学生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了解高考压力下,青春发育后期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的身体机能状况,重点探讨四项素质训练对体育考生身体成分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杰文VENUS5.5体成分分析仪分别对受试者进行9月份及次年4月份体育高考后的测试。结果:男、女两实验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脂肪重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训练后降低,肌肉含量增高;而两对照组训练前后身体成分各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身体水分、脂肪重量、矿物质、体脂百分比、腰臀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四项素质锻炼对青春后期体育考生身体成分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肌肉重量影响较大,而对体重指数影响不大。2.体育考生和非体育考生尽管发育及营养正常,但运动方式的不同,将会对身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评价大学生身体成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在校大学生身体成分测量的最佳方法,采用皮褶法、生物电阻抗法(BAI)、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和身高标准体重法,分别对随机抽取的220名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1.BAI、皮褶法、BMI和WHR可用来测量和评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但其准确性依次是BAI>皮褶法>BMI>WHR;2.《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不能客观有效地评价身体成分,故建议选用体脂百分比。  相似文献   

9.
成人腰臀比与某些形态、机能和素质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飙  姜文凯  汤强  许浩  王梅 《体育与科学》2002,23(6):56-58,63
利用江苏省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20-69岁26,617个成人样本,研究腰臀比过大对某些形态、机能、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腰臀比可作为独立客观反映身体脂肪分布特征的体成分指标;腰臀比越大,体重越大,腹部皮褶越厚;腰臀比增大其血压升高趋势显著,心肺功能也越差;腰臀比增大能使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灵敏和反应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参加"2009年上海巅峰暑期减肥运动营"23名重度肥胖女性儿童青少年运动减肥前后身体形态指标,经过4周运动减肥后,体脂百分比、体重指数(BMI)、脂肪体重、腰围、臀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体脂百分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BMI,腰围/身高比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臀围/身高比。与BMI比较,体脂百分比是评价肥胖程度和运动减肥效果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物电阻抗法对成年人人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不同年龄组人体身体成分进行测试。生物电阻抗法根据人体体内各组织成分确定营养状况,优于其他常规测定方法。测试结果显示:中年组的人体细胞内、外液、蛋白质含量、肌肉量和骨矿物质量的平均值最大,与青年组和老年组都有显著性差异; 而男性中年组的脂肪量和脂肪率的平均值与老年组差别不大,女性中、老年组的脂肪量差别也不大,但脂肪率有显著性差异,而老年组与青年组的脂肪量和脂肪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结合测量基本的人体参数计算腰臀比和体重指数,发现老年人脂肪量的增加主要在腰部堆积,增加了因肥胖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上海市20~59岁成年人体脂率(BF%)、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等形态指标人群分布特征,探讨BF%、BMI、WC的异同点。方法:基于2020年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上海市20~59岁成年人数据库,纳入26 826名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成年人BF%、BMI、WC特征以及相关人群分布。结论:上海市成年男性WC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成年女性BF%和WC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以BF%、BMI、WC 3个指标评判上海市20~59岁成年人超重与肥胖情况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上海市成年男性以WC为标准检出肥胖率最高,以BF%为标准检出超正常标准率最高;上海市成年女性以BF%为标准检出超正常标准率及肥胖率最高。BMI与BF%相结合,或与WC相结合,可以反映身体脂肪含量及比例,以及脂肪分布。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2010年度校运动会上,各个项目前八名男子运动员与在校二级高水平运动员体成分进行比较,旨在找出某些规律性特征,从而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有效控制体重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的体重、血脂、体重指数及身体形态等指标的影响,探讨毽球运动对中青年妇女的健身作用。实验对象:13名健康中青年妇女。运动方案:毽球运动3个月,每周5次,每次1.5-2h。结果: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体重、BMI、体脂百分数降低,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HD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TC、TG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腰围、腰臀比下降,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运动前相比,受试者小腿围显著性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个月毽球运动可改善中青年妇女的身体成分和血脂水平,有助于改善中青年妇女的体形和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5.
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期运动训练对速滑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影响,采用美国产身体成分分析仪310e对吉林省8名男子速滑运动员的瘦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身体水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等几项生理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长期速滑训练能有效减少体脂,瘦体重相对增大;BMI指数接近于正常人的标准;身体水分占瘦体重的百分比偏低,有轻微的脱水现象。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validity of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estimating 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peak) based on the PACER test and different adiposity indicators in Mexican youth.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youth aged 9–18 years from schools in Mexico City was recruited. VO2peak was evaluated with a laboratory exercise test on a treadmill and using a gas analyser and with the 20-m PACER test guidelines. The sample was randomly divided to develop new equations (n = 220) and to evaluate their validity (n = 106). Prediction equations of VO2peak were develop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The adiposity indicators were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fat. The validity of the new and previously published equations was evaluated based on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intra-class coefficient,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 and Bland-Altman graphs. Equations with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body fat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ose with BMI and without any anthropometric indicator.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equations (R2 = 57.0%–59.5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equations (R2 = 24.1%–56.0%). The new equations had lower bias in estimating VO2peak. In Mexican youth, the estimation of VO2peak from the 20-m PACER test is more accurate after including waist circumference or body fat than with BMI.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4周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对肥胖青少年的血清脂肪酸组分和身体成分的影响,同时分析脂肪酸基础值与身体成分相关指标变化量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暑期参加皓千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全封闭减肥训练营的25名肥胖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15.96±1.88y;平均BMI:32.66±4.51 kg/m2),进行为期4周的联合运动结合饮食干预,干预前后测试并分析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和血清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4周后,受试者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量、脂肪质量指数(FMI)、四肢脂肪量、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均显著降低,瘦体重%显著增加(P<0.001);血清饱和脂肪酸(SFA)中,总饱和脂肪酸(SFAs)、肉豆蔻酸(C14:0)、十五烷酸(C15:0)、棕榈酸硬(C16:0)、脂酸(C18:0)、花生酸(C20:0)、山萮酸(C22:0)、二十三烷酸(C23:0)和二十四烷酸(C24: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棕榈油酸(C16:1 n-7)、油酸(C18:1 n-9)和鳕油酸(C20:1 n-9)含量显著降低(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中,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总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亚油酸(C18:2 n-6)、二十碳二烯酸(C20:2 n-6)、双高-γ-亚麻酸(C20:3 n-6,DGLA)、花生四烯酸(C20:4 n-6,ARA)和α-亚麻酸(C18:3 n-3)显著下降(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干预前血清C14:0与C20:3 n-6的基础值与体脂%及瘦体重%的变化量正相关,C16:1 n-7的基础值与体脂量、上肢脂肪量、右下肢脂肪量的变化量正相关(P<0.05)。结论:4周运动和饮食干预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身体成分、身体形态及血清脂肪酸组分;血清C14:0、C16:1 n-7、C20:3 n-6的基础值与身体成分的变化量存在线性关系,可以为减肥夏令营的饮食优化及减肥效果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