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等,对体验经济背景下体育旅游的特性和价值、成都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结论:成都市的体育旅游消费承受力低、体验需求大、产品的参与性差。建议:从居民的体验需求入手,开发市场导向型产品;降低参与体育旅游的成本;完善配套设施;丰富体育旅游产品,合理规划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大学生体育消费需求发展变化,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进行体育消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我国大学生对体育物质产品消费需求明显升级,追求产品的品牌和质量;2)在体育劳务产品消费上是以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项目培训、运动按摩为主,体育旅游消费也有所发展;3)在体育信息产品消费上是以观赏体育竞赛、体育网络信息消费为主;4)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与经济条件、体育爱好、空闲时间等因素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体育市场的核心构成要素是体育场所,但由于对体育场所的产品内涵认识不清,造成管理上缺乏依据,不能 有效地管理体育市场。本文对我国体育场所的类型进行分析,并从体育场所提供的产品符合服务产业的基本要求、体育场 所的经济属性、体育场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国际组织对产品的分类中体育产品的定位、体育场所的功能等几个角 度阐明了体育场所提供产品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运用文献资料法,就中外休闲体育的变化、限制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行为的形成、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等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休闲体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是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休闲体育概念及理论体系:二是尚以休闲体育行为的描述为主,没有从人的生命周期角度探索体育休闲模式;三是尚未立足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对我国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体系进行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王晓东 《体育科学》2005,25(5):69-7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归属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辨,结果认为:体育产业的形成是由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所驱动的,其界定应面向体育消费过程;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产业部门生产的劳动产品和体育产品并不是同一范畴,判别一个产品是否为体育产品要看它的使用价值是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需要;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消费资料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二是作为生产资料满足体育生产消费的需求;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产品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多种产业集合,具有“复合产业”的特征,将体育产业单独划分入第三产业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李秀梅 《体育学刊》2001,8(5):23-24
通过对体育消费品的生产能力和规模、生产布局和产地、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产品的规格、款式和型号以及新型体育消费品的开发、设计以及试制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体育消费品生产信息的重视,并对如何形成信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体育产品特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体育产业是同类体育产品生产企业的集合。研究运用一般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较系统分析了体育产品的经济学特征,并得出体育产品只能是体育劳务、体育产品的劳动边际产出递减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生态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状况进行分析。结论:辽宁省体育旅游产品缺乏地域特色和品牌形象;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缺少整体性规划。建议:以“四大板块、五大主题”整合模式对辽宁省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形成和发展,市场机制逐渐在体育资源的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体育产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市场是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手段,但在有些时候也存在失灵,体育公共产品这种存在市场失灵,但又有社会需求的产品由谁供给,如何有效供给,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理论对于体育公共产品进行了阐述,对其供给主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别进行了论证,并对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如何有效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供给体育公共产品是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但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直接影响了政府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的效果.借助外部性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对体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的负外部性表现及产生原因进行阐述,提出多种方式供给体育公共产品、建立顺畅的利益群体表达机制、以法治规则界定政府职能边界、绩效评估提高政府供给质量等降低体育公共产品政府供给行为负外部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体育正义是一种维持体育社会良序发展的理念,是内在伦理价值和外在规则制度相结合的统一体。对主体而言,体育正义是个体从事体育行业所必须具备的伦理德性;对客体而言,体育正义是建构合理的体育秩序所遵循的规则制度。当前在体育道德、体育平等、体育契约以及体育权利等层面出现的非正义现象已使得体育正义逐渐走向迷失。而通过加强体育艺术教育、深化契约精神培养,培育公平公正理念、促进体育平等参与,深化体育体制改革、优化体育发展政策,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加强体育市场监管,体育正义的超越与救赎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民俗体育是指在体育中能够体现某一民俗活动功能和文化意蕴的体育。民间体育是在民众中开展的、非官方的体育。传统体育是指人类历史上已创造并衍传至今,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民族体育是反映和承载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文化,并为民众共同享用的民族整体的体育文化。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的关系错综复杂,民间体育包含民俗体育,传统体育包含民俗体育,而民间体育与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与民族体育以及民族体育与传统体育之间,相互交叉、重叠。  相似文献   

13.
体育政策与体育法律各有不同功能和作用,它们在体育改革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倡导依法治体,就要真正理解体育法治的内涵,政府,尤其是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要在体育法律的范围内指导体育活动,反对体育政策的恶性违法,同时建立体育政策与体育法律的规范冲突监督协调机制、规范政策与法律的规范形态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体育政策前瞻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建设体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及研究。结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中存在群众体育基础不扎实、竞技体育发展失衡、体育产业整体实力不强、体育文化建设滞后、体育外交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突破路径:夯实群众体育基础、均衡发展竞技体育、提升体育产业实力、加快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外交整体规划等。  相似文献   

15.
体育仲裁是国际体育领域解决体育纠纷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仲裁的受案范围进行论证。首先,对体育仲裁及体育仲裁权的来源进行了阐述。其次,对体育仲裁适用范围的内涵及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体育仲裁的适用条件主要是体育纠纷必须发生在竞技体育活动中或与竞技体育活动相关的事务中;体育纠纷应具有可仲裁性;体育纠纷当事人应具有处理体育纠纷案件的民事实体权利;体育纠纷当事人必须具有仲裁协议;强制适用体育仲裁解决的体育纠纷。最后,结合相关案例对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的具体适用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过多地运用运动训练的手段。通过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异同的比较 ,指出体育教学应以健身为主要目的。从事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都要以科学为指导 ,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作为主要维度,基于2018年截面数据构建省域体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区市的体育竞争力进行排序、评价、分层。研究发现,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在省域间的发展极不平衡;体育竞争力强省和弱省之间的鸿沟已经初显;体育竞争力的强弱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省域体育竞争力由强至弱的三个梯队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内陆延伸之势。由此,需要对中西部省份的体育竞争力建设问题高度重视,避免因省域间体育竞争力差距的扩大阻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西方国家职业体育联盟的主要经验及运行特征。在我国体育职业化进程中,职业体育俱乐部提出了成立职业体育联盟的利益诉求。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及有关法规的要求看,在现阶段尚不具有建立职业体育联盟的条件。在未来体育市场比较健全、法律环境比较完善、社会体育组织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我国职业体育联盟可能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娟  牛静 《体育学刊》2005,12(3):95-97
在对大连市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社区体育在回应社会需求方面的不足,提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发挥学校体育人力、物力上的优势,弥补社区体育的不足;以社区体育的发展促进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20.
徐琳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258-259
通过对农村体育消费基本情况的认识,提出了现代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充分利用农村体育环境,树立体育消费的新思想新观念,加强农村体育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构建多元化农村体育发展模式,加快宣传步伐,更新体育消费观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