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高职教育技术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职体育应具有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和服务于学生职业身体能力的双重任务。因此,提出"社会人"和"职业人"的"两段式"体育课程整体设置,在强调"健康第一"思想基础上,根据学生身体需求、个体兴趣和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以体现高职体育的高职特色,实现高职体育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其体育课程的构建提出新的要求,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思想和预防"职业病"形成的现实,认为高职体育课程应该关注发展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两个方面,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既有常规的体育课程,又有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课程以及校外的体育活动,从而形成以体育课程教学为主,课外、校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何春刚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5):579-580,57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也必须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行的"1+1"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从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角度进行深化,构建了"2+1+1"的教学模式,即"2学期的基础教学+1学期发展教学+1学期的拓展教学"的模式,为高职院校的...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针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理念与特质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对社会职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模块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把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结合高职教育总体培养目标,实施“平台+专门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能力、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高职教育第三次改革目标(工作过程的本位课程改革目标)提出的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的背景下探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思路,研究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社会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出发点,并结合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特点以体育教学和组织为媒介提高学生上述四种能力的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职体育课作为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基于新时代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分析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体能素质培养的时代价值,提出以职业体能需求为导向,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以提高认识为前提,加强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以提升体育教师教改能力为关键,完善体育教研机制;以强化学生职业体能训练为重点,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为抓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高职体育教育应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进行阐述,试图构建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架构,并为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职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育肩负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高等职业体育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现代社会职业能力需求、现代职业人健康观需求四方面入手剖析高职院校开展实用性职业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构建高职院校开展实用性职业体育教学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向 《精武》2012,(24):3-5
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对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淡化竞技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注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终身体育健身兴趣、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落实与实现。  相似文献   

11.
周刚  贺凯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34-136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于"足球后备人才"和"体教结合"进行了再次的定义,从更广义的概念上去揭示体教结合的真正意义与目的;通过对现行"体教结合"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全方位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若干弊病,提出"融课程特点与职业特点"的教学设想,并围绕这一中心设计"拓展训练铺垫——激发、自省、奠定"、"常规项目居中——全面、均衡、发展"、"专项内容垫后——针对、适宜、强化"三大部分,旨在通过全面多样、贴合高职就业特点的课程内容提升高职体育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11版新修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体育教师的主要培养单位,体育院校更应与时俱进,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立足于新课标的要求,从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对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新课标下,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的体育评价转变。以期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认为此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社会市场经济对体育专业人才具备综合的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对此研究的现状,阐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更具有目的性、趋向性。提出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全面深入的改革,探索体育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评价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促进体育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学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走访等研究方法,调查了毕业生、高校体育系(部)主任和毕业生关于学校目前课程设置的意见。结果显示: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徐州幼专")学前体教专业在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内容重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较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较小。在必修课方面,出现了重复课程,需要删减,缺少教师教育类课程,调整部分课程的学分和开课时间;在选修课方面,课程门数较少,比例只占到7.2%;其中专业选修课设置方法单一,只有专项选修课开设两个学期。课程里教学实践模块,不能一味的追求见实习的时间。课程设置优点是与学前教育专业逐渐接轨,缺点是课程教学达不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实用性的社会需求、学时结构不合理、课程对在岗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1"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滨州地区武术馆校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滨州武术馆校教育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推动了山东省武术整体水平的提升。但在发展武术馆校教育的同时,如何提升其教育质量,使武术馆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关键取决于武术馆校教练员水平。从教练员的基本状况、专业思想状况、能力状况出发,调查滨州市武术馆校教练员的综合状况,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温州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现状调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访问的研究方法 ,对温州地区中学体育教师的基本现状与专业思想现状进行研究。温州地区体育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学历以专科为主 ,职称现状是高级、一级少 ,初级多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偏大 ;体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 ,但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建议 :转变中学主管体育领导的思想观念 ;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扩大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 ,促进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健身思想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研究和借鉴他的健身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目前“工学结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职校办学模式下更新体育课程理念、发挥职校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职校体育课程应立足“健康第一”、贯彻“终身体育”、构建“健康堡垒”三个方面阐述了陶行知体育观对更新新时代背景下职校体育课程理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三自主"形式的实践环境状况进行了研究。从具体的学生选课、场馆设施、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针对影响"三自主"教学实践模式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三自主"模式的现状进行评估。希望能给予新一轮的体育教学改革,做出方向性、指导性建议。为其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