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学校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发现学校课程中,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在"产生背景、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方面存在分歧。深入分析体育课程的功能属性,发现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文化功能层面上的缺失。通过对体育课程的重新考察,得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属性是"运动技战术学习";以此为依据,得出学校终身体育思想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湖北大学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出发点,在对本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师资条件、校园文化等深入调研的前提下,从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与实施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经过5年多的试验和探讨,在多元质量观的指导下,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为拓展和延伸"的形式,以"取消基础课、普及选项课;淡化竞技教学内容,突出终身健身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为总体改革目标,优化课程各要素,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应用性、差异性、自主性"、"基本健身知识、基本休闲健身技能、基本终身健身能力"和"终身体育兴趣、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能力"的落实,实现了体育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3.
汪艳  王晖  汪贺东 《体育世界》2012,(12):85-86
高校是人们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站,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导思想为依据,从体育课程的社会、学生等需求主体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提出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应把终身体育的思想放在首位,并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提出了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等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心理动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与动机选择行为表现的制约因素。研究认为,立足体育课程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多元立体课程,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创新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突出个性化教学;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课程评价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体育课程目标分类已从关注身体素质领域和认知领域拓展到学生的情感领域;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注重民族性、区域性和文化性;体育课程模式发展趋于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是以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体育课程结构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分析法等分析体育课程从传统到改革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型。主要结论:文化价值维度全面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更加人性化;重视体育课程从理论走向实践。建议:转变理念,以人为本,确立终身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从生理、心理、社会三重维度,将体育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要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加大体育课程的灵活性;降低政府行政部门在体育课程改革当中的影响力;继续与教育改革接轨,促使教育改革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升学术团体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杨秀梅 《精武》2014,(36):68-6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以评价教师的教为重点,关注教师个人的表演,对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关注程度不够或完全忽视了他们的存在,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现代教育发展的事实表明,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欣赏、激励。与此同时新课标提出以"健康第一"为主线,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并具有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整体提高。新课标体育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给我们体育教学评价方法也作出了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学生应该做到行为目标。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其内容和学习目标是多元性的,原有的体育评价方法是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那么我体育教学评价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终身体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基本理念对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选择和方法的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针对中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实证性的调查与分析,为进一步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乐趣并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概念,其包括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体育课程学习领域目标、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概述新课程改革下体育课程目标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关系;体育课程目标的纵向层次;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了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论终身教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类改变了将人生划分为学习和工作两个阶段的观念 ,产生了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又对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产生影响 ,促使了终身体育思想的产生。终身体育思想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体育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评价等方面改革的影响 ,使改革充分体现了体育课程为终身体育打基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关注、尊重高中学生的个体需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中职体育课程是体育能力培养的载体,必须适应中职学生和中职教学环境的实际。从目前来看,中职学校体育课程主要存在课程结构单一、职业特征缺乏、活动性课程偏少等问题。因此,应该建立立体的课程结构,实现多元化的课程目标;突出“三段式”的职业特色,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摆正基础与模块的位置,建立微格式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3.
创新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新课程的研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花样跳绳引入体育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教育部正式颁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正确认识《课标》设置的学习目标,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具体的学习目  相似文献   

15.
创新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新课程的研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花样跳绳引入体育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和习惯。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程改革是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以阳光教育理念为指导,应用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模式,反映职业教育特色,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版义教课标”)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方面。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体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解决学校体育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新版义教课标构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实施等要素,这些要素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展开,即课程目标设置基于核心素养、课程内容针对核心素养、教学情境与方法利于培养核心素养、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以考评核心素养为目标,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实现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改革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一直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没有形成符合自身职业教育特点的目标体系。从高职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终身体育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四个方面出发,引导课程目标的制定。在确定高职体育课程目标时,首先区分了学科目标和超学科目标;然后按各自所要达成的效果分别确定效果目标,即职业实用身体素质目标、现时身体健康目标、终身体育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认知策略和智慧技能目标。接下来在效果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各效果目标的学习领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钟伟宏 《精武》2012,(1):30-31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学习和完善过程。教会学生学习,养成锻炼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部分,其教学组织工作如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探索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在模块教学中,学生心理、生理、运动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可行性及其对体育教学规律的积极影响;探索在各个不同教学内容和学段最有效的、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构建、内容衔接、实施方法、评价方式四个维度进行分析,探析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前一贯制学校体育教学面临体育课程目标与课程建设衔接不畅、体育课程内容层次不连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亟待更新等困境。提出如下路径:以培养体育素养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搭建衔接小、初、高阶梯式课程内容体系;创新与整合教学实施手段,因材施教;重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健康档案。从而构建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一贯制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