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是运动锻炼心理学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近年来国外身体锻炼与身体自我之间关系有关文献的回顾,发现无论是横向研究结果与纵向研究结果,还是身体锻炼对自我观念是否有肯定作用的研究结果都不统一,究其原因或许与研究设计和研究人员等因素有关;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3)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理论假设;(4)未来的研究方向。讨论上述问题旨在促进我国的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工作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身体自尊是锻炼心理学兴起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反映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回顾了国内体育运动领域身体自尊研究的主要成果,从身体自尊的测量、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以及身体自尊与其他变量3个方面对国内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我国体育运动领域身体自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少年儿童身体锻炼的心理前因、心理效益及与心理效益有关的身体锻炼方式,分析与讨论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少年儿童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际锻炼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重点分析了身体锻炼与焦虑、抑郁研究领域的研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身体锻炼与缓解焦虑显著相关,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缓解效应,效果量从小到中不等。分析了期待假说、暂停或分心假说、心血管健康假说及体温假说等身体锻炼缓解焦虑的机制。研究还表明,身体锻炼与抑郁的显著降低有关,分析了5-羟色胺假说、去甲肾上腺假说等身体锻炼抗抑郁效果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社会性体格焦虑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文献综述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运动心理学领域中有关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概念和理论,并对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指标、身体锻炼变量、身体自尊等心理健康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和评述。综述认为,该领域的研究应从自我表现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性体格焦虑,为我国锻炼心理学领域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运动心理学     
G804.8,G806 9802397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The effecf ofphysical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y[刊,中,A]/季浏,李林,汪晓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1),-37-42参23(TY)体育锻炼//身体训练//精神卫生//情绪//心理调节//运动心理学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问题一直是运动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然而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主要讨论以下4个问题:(1)身体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2)身体锻  相似文献   

8.
大众锻炼领域心理学研究的演进(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际锻炼心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重点介绍了应激反应、身体锻炼与积极心境、身体锻炼与自尊、身体锻炼与认知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13日-16日,"第二届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和北京体育科学学会主办,首都体育学院心理学科承办。这是继2009年首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之后,身体锻炼心理学领域研究者的又一次盛大聚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期展示西方锻炼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自我决定理论的分支理论因果定向理论和有机整合理论很好地构建了身体锻炼动机的概念以及外部动机进行内化的行为调节过程。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自我决定理论在西方锻炼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激发锻炼者的自主性动机,以及对锻炼者进行动机激发和锻炼行为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对2008-2011年初国内外运动心理测量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文献学分析.结果表明:(1)心理测量的方法并不过时,仍是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2)国外学者运用心理测量法研究的比例高于我国学者;(3)新编或新修量表仍以竞技运动心理为主,锻炼心理次之,体育心理较少,我国学者相对更重视体育心理测量工具的研发;(4)国外学者相对更为重视竞技心理的研究,而我国学者更为重视锻炼心理领域的研究;(5)中外心理测量研究的水平相当,量表研究的质量参差不齐.为迸一步提高我国量表研修的质量,提出以下建议:(1)尽力提供更多的信效度参数,努力提升数据的质量;(2)量表研究的理论基础应该加强;(3)充分发挥因子分析的作用,统计参数的表达应更加规范;(4)更多地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与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学的体育锻炼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对目前AIDS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旨在揭示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和改善AIDS患者心理健康的理论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中兴趣的影响与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兴趣在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不改变兴趣的实验组实验后心理状况呈非常显著变化,中途改变兴趣的呈显著变化,而且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兴趣的缺失会导致心理状况下降;在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锻炼的基础上,不同锻炼类型和性别对心理状况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在锻炼心理学的研究中如果把兴趣作为无关变量,应考虑对这一变量进行合理控制,否则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过程,实质上是不断进行自我控制并不断自我发展的过程。西方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进行自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心理技能训练,而中国运动心理学帮助运动员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除了心理技能训练之外,还包括帮助运动员进行认知层面上的提升。讨论如何应用辩证思想帮助运动员处理训练、比赛中与自我控制问题相关联的8对关系,即紧张与冷静的关系,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拼搏与淡定的关系,充满自信与放低位置的关系,有形与无形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付出与得到的关系,比赛目标与人生目标的关系。最后指出:辩证思想是人类最高的智慧,也是帮助运动员应对各种难题、困境,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达到平衡发展、稳定发展和长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运动承诺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承诺是用于表示促使人们坚持某种行为的动机力量的一个术语。由于运动行为坚持对运动成就和锻炼效果的重要性,运动承诺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运动和锻炼心理学的前沿。对运动承诺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希望能为锻炼坚持和退出现象的研究以及采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竞技运动心理、大众锻炼心理和体育教育心理3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在竞技运动领域,运动心理学家最关注3个领域:运动员认知特征和人格特征、运动员心理状态的检测和评价、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的提高.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大众锻炼心理领域关注的重点.体育教育心理研究突出表现在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研究,应用性研究增多,对重要的基础理论探索更加深入.但在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特点和体育教学心理建设功能领域低层次重复性研究较多.运动心理学研究将主要围绕运动员心理训练、各种生理指标在监测与评价运动员心理状态或心理机能时的信度与效度、运动员的运动认知和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4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采用对587名知识分子问卷调查数据,对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体育消费心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前意向→意向→行动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呈现上升趋势;在坚持阶段,体育消费需要少量下降;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满意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提高满意度有利于锻炼者向高一级行为阶段转变;3)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体育消费意愿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处于高锻炼行为阶段的个体更愿意在体育锻炼上花钱。建议:体育营销把前三个锻炼行为阶段作为体育消费者培育阶段,通过薄利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促进更多的体育消费者更快地发展到锻炼行为坚持阶段,培养忠诚的体育消费者,追求在锻炼坚持阶段产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运动损伤心理角度出发,对排球运动员损伤前后的心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教练员能够正确对待运动员的伤病,关注其心理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受伤运动员进行康复及康复后的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19.
运动损伤是各项体育运动中都需直面的难题之一,它的出现给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上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运动损伤,使在运动员身心两方面得到最快的健康恢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针对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措施,旨在为运动员伤后快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相比于大众锻炼领域和体育教育领域,竞技体育受到了运动心理学的更多关注.一系列运动心理干预技术已在北京奥运会上使用,如心理对策库、生物反馈技术、心理影片和音乐、心理网站,专为运动员做心理测试和迅速调整的多功能服务车等.心理领域的领先技术如电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和电脑象限图(EEQG)等被用于诊断运动员运动时的心理状态或训练效果.通过对近3年发表在重要国家和国际期刊及会议里相关文章的分析发现,运动动机、运动认知、自我认知、运动情绪和心理技能是近年来运动心理学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有丰富的理论和应用领域,也丰富了近代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运动心理学在20世纪出现许多新思潮,流畅体验便是其中之一.在竞技运动领域,心理监控与运动实践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心理监控也正在向着系统化与专业化的方向一步步迈进,现代技术如CAS计算机辅助运动技术、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FaceReader软件、Virtual-Reality仿真系统(虚拟现实)等已经在训练或比赛中得以应用.建议对已取得的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在未来实践中得到更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