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民健身视域下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情况、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现状、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冲突"与"共融",以及高校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策略等展开深入调查与研究.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开展催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需求,高校为迎合全民健身发展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适应社会体育发展需要的,但目前高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冲突"大于"共融".高校在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过程中应加强市场调研,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课程改革,加强学科研究,提升办学水平,为全民健身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和全民健身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主动适应全民健身是社会发展、全民健身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三者的共同需要;针对新时期、新问题,就如何主动适应提出建议,以期满足全民健身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使高校体育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改革内容。就高校体育如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并重新认识两者的关系,以解决好实现终生体育转折点等问题进行有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群体工作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学校体育对于社会全民体育起着奠基的作用。作为学校体育最后阶段的高校体育,要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就需要结合实际,实现群体工作的科学化人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与教职员工健康水平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发展大众健身项目教学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发展大众健身项目教学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应该为社会体育也就是大众健身体育做铺垫。大众健身体育应抓住机遇,顺应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在大学教育期间,向学生传授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大众健身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6.
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内容加以分析,并提出引入健身知识教材内容的具体操作方法,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祝明慧 《体育师友》2011,34(6):46-47
以生态文明延伸出的低碳健身理念为切入点,分析了低碳健身理念的高校体育教育理论诉求以及低碳教学模式,并提出轻体育的概念,旨在指导高校体育教育应减少能源、资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许朝洲 《精武》2013,(17):91-91,93
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投入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二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以高校体育教育为例,在探讨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教育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就高校学生体育的投入现状进行分析,最终提出了强化学生体育投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现今高校的体育教育着重于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对健身意识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拟就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身意识,健康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学要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淡化以竞技为主的体育教学体系,加强体育健身教学,以人体发展规律理论指导体育健身教学,培养学生终生健身的习惯,使高校体育健身教学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相衔接。  相似文献   

11.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12.
刘美杰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02-503,514
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太 极拳教学水平不应原地踏步停留不前,我们应该剖析太极拳的理论依据,挖掘其本身具有的育人潜能。正如太极先师刑喜怀在《太极拳道》中曰:"习拳、习道、理义须明,功不间断其艺乃精",从而让练家在学练太极拳过程中,明其理、知其义、修之心明、练之有规。基于以上情况,重新认识太极拳的人文艺术价值与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功能,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大学体育教学"健康第一"实践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袁丽萍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552-553,556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这一点,大学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为教学目的,修正教学过程。改进锻炼标准。文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教学方案分析,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在大学生中充分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华健 《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108-110
增强全民体质是国家当前的重要任务,终身自我锻练已成为一种时尚.要使人们掌握一定的锻炼知识和技能,必须加强学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本文试从我省当前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证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易筋经”改善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褚宇帆  吴敏 《体育与科学》1998,19(6):12-13,43
根据“易筋经”健脾强肾和“易筋”的功法特点及肾虚、微循环衰退(障碍)是老年性病变之本的中医理论,我们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同济医科大学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了《“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肌力)衰退、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课题。上一阶段对改善体能、肌力衰退等方面的试点,已取得良好结果(参见本刊98第3期)《“易筋经”改善老年人体能衰近初探》)。本阶段主要是对练功者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情况进行观察研究,通过1年练功前后的数据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在甲过微循环的4项综合积分值中,有3项(形态积分值、流态积分值和总积分值)均有显著提高。“表2”是运用GZN-A型无创性人体骨矿物质含量测量仪对受试者掌院骨部骨皮质指数的检测数据表,其统动前后的指数也是普遍提高。因此,根据两表的检测结果可以认为“易筋经”的锻炼,对老年人微循环障碍和骨质疏松症的改善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大众体育锻炼干预的理论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毕永锋 《体育与科学》2002,23(5):15-16,4
锻炼干预理论的发展对大众体育锻炼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部分国外的锻炼干预理论模式,认为借鉴这些理论,发展适合我国情况的锻炼干预策略可能也是推动我国大众体育锻炼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大学生饮食和锻炼看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深化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调查了大学生饮食与锻炼情况,发现大学生饮食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如饮食偏精细,蛋白质摄入量过少,部分学生谷类等碳水合化物摄入量不足,参加体育锻炼方面表现为锻炼时间少,多数学生还没有形成锻炼习惯,锻炼方式单一,相关体育保健知识匮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竞技运动项目向保健运动项目转化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影响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运动学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行搜集、归纳、整理,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运动治疗,运动强度应保持在40%~75%V02max,低强度运动时间为300~420min/周,中等强度运动时间为180~300min/周;每周宜运动5~7次,每次45~60min;运动方式可根据病人的喜好及现有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应以有氧运动为主,辅以力量训练维持瘦体重。旨在为今后运动治疗代谢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军 《体育科技》2006,27(2):53-55
作为2008年我国奥运会开幕式表演项目:抖空竹,是杂技节目中代表中国的国粹,演遍世界各地,占尽风流。在我国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是深得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和表演性于一身的民族传统项目。本文对河南师范大学经常参加“空竹”运动的老年人经过48周的“空竹”锻炼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参加任何训练的同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研究此项运动对老年人身体血脂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空竹”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改善老年人血脂水平,提高血脂代谢的功能,并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秦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周秦时期养生思想的发展动力、产生的理论基础,寻求周秦养生思想与现代社会健身理念的契合点:遵循良好的生活规律,适可而止、适度及循序渐进的思想;养生、养心、养性、养情、养神协调平衡发展思想,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思想等健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