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河南大学的114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26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信程度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程度作用和总体自信水平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体育运动、学业表现、爱情关系、外表、社会相互作用和自信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在体育运动方面自信水平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在自信的其他维度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高中生体育兴趣现状,探讨高中生体育兴趣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本研究对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62.82%的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仍有37.18%的高中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男生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明显高于女生;(2)高中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较为广泛,主要以竞技性球类运动为主。(3)大部分高中生感兴趣的项目都集中在羽毛球、篮球和跑步上(71.9%);(4)喜欢体育运动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不喜欢运动的高中生,高中生体育兴趣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r=0.123,P=0.000)。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成因,论述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利用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进行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要想走出传统阻碍的“阴霾”,需对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有更好的理解以及高校对心理健康地位的完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会为终身体育找到一个全新舞台。  相似文献   

5.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采用症状检核表(SCL-90),对1193名不同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和分析比较,其中有体育专业(N1=323)、机械专业(N2=555)、医学专业(N3=202)和艺术专业(N4=113)。经.05水平T检验表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常模,而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常模比较接近,在个别因子上优于国内常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据此,提出大学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探究了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中等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积极情绪状态;中等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长时间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有明显的心理效益;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高校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心理测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与普通人群相比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与非体育类学生相比只在“强迫性”方面差异显著,也就是说体育运动对于强迫症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2)体育类大学生在性别、城乡和年级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不具有显著性差异;3)山西省体育类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有“强迫”、“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卫生工作仍然很艰巨。  相似文献   

8.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广东省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非专业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结果表明,甲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但显著地高于高师大学生,而且在强迫、人际、抑郁和偏执等项因子上亦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说明体育运动具有很好的健心功效。研究者认为,只要适当地控制运动量和强度,减少和防止过度疲劳和损伤,适量的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成人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CL-90》(Symptom Checklist-90)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成人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此与其长期从事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2.在DE和HO方面,不同性别成人大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在AN方面存在着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西省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采用SCL90量表及相关问卷对山西省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15.0和Excel2003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研究生整体身心状况良好,但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睡眠和饮食方面存在差异,研究生中体育人口的健康水平要明显高于非体育人口。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心理健康效应,依据以往研究成果,提出了体育运动调节,治疗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0所大学的2000名非体育专业在校研究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对体育的多元功能有正确的认识和较高层次的需要,体育态度较好,但体育行为明显滞后,体育态度和行为失调,研究生中体育人口比率远远低于大学生。影响研究生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健身知识、时间、组织管理的缺乏以及研究生特定的环境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13.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体育参与特征作了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体质状况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患有心理问题人数比例高于一般大学生;体育人口的数量远远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锻炼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对调节和缓解大学生因学习负担而造成的心理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安徽、河南两省的3所高等院校的7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研究,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与全国常模、高等学院进行了比较,另外还研究了运动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证明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有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多数大学生有自己喜爱的闲暇体育锻炼项目,男女生闲暇体育锻炼项目存在差异;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频次男生高于女生;由同学陪同一起锻炼是主要锻炼形式。影响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心理情感、体育环境、个人体质和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通过体育运动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摆在我们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价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运动,进而使学生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体会集体合作的成功和快乐,在篮球运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生活,学会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适应未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承办城市转型发展,但也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某种不良影响,这主要源于对重大体育赛事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认识不够清晰。以2000-2017年22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体育赛事为基础,利用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重大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发现:全样本数据下重大体育赛事的举办会促进城市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比国内和国际赛事,重大体育赛事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均显著高于第二产业;以1 085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行业利用重大体育赛事的窗口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黄翔  黄柳倩 《体育科技》2005,26(3):54-56
目前,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尤其是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对羽毛球爱好者在运动中不良心态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在运动中建立良好心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羽毛球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心理量表测定、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温州高校287名大学生(男148人,女139人)运动愉快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72.13%的大学生体验到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大学生中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进行体育锻炼的,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明显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以及他们的心境状态和心理健康明显优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大学生。进一步分析有关运动愉快感产生的原因、影响运动愉快感的主要因素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乒乓球锻炼频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在校经常参加乒乓球锻炼的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问卷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与国内常模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受到了锻炼的周频率、性别、年级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