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转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分析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基本含义,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变迁的方向.认为: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政治功能不可能成为发展竞技体育的唯一价值取向,并且这一中心领域对其他领域的限制程度将会逐步弱化;应根据竞技体育产品的性质,明确政府自身的职能定位,在竞技体育领域形成多中心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48-651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对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实践探索,皆在塑造与培育卓越的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认为: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主要包括"企业高度参与型""非营利组织主导型""体教结合型""高校主导-多元合作型";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不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独立发展,而是依靠企业、政府、学校、非盈利组织等协同参与、多元合作,形成了1+1大于2、1+1+1多元组合式的协同互融新模式。建议: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加快社会力量补位,建立合作互促机制,推进政府角色转变,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3.
北京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等对高校竞技体育扶持力度加大,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已得到各方面的认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使高校体育的职能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为我国高校体育带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为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北京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进行研究,旨在为北京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同时为其它地区高校竞技体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我国政府竞技体育管理职能的定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竞技体育物品进行了分类。认为:竞技体育物品的划分应依据运动项目在国家奥运战略中的地位、运动项目的市场需求及竞技体育物品的性质,不同的竞技体育物品分别应由最有效率的组织提供。指出:政府的竞技体育管理职能应界定为提供竞技体育公共物品、间接管理体育组织、制定竞技体育公共政策、对竞技体育物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竞技体育资源的行政区分割及其战略性整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取了政府主导发展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保障了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也由此形成了以行政区为单位的竞技体育资源分割的格局。在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必须引入市场机制配置竞技体育资源,政府明确自身的职能,逐步退出微观体育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6.
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需要应对的问题发生变化,有效培育竞技体育发展中的社会和市场力量,并使之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应对的关键。在梳理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基础上,分析了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培育的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培育路径,应在培育目标上实现强政府与大社会共存、领域分离与作用互补。在培育的技术手段上,主要从政策激励、技术帮扶、管理革新、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研究建议,进行相关政策性和技术性帮扶,发展枢纽型社会组织,发挥其专业引领和规范引导作用,激发人们对竞技体育的文化认同,转变人们的消极认识。  相似文献   

7.
对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组织和运作机制,探讨了美国高校竞技体育的文化内涵。研究结果表明:高校竞技体育是美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竞技体育承担着传播体育文化的重任;高校竞技体育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竞技体育的管理先进、组织合理、运作规范,保障了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真正实现了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建议我国建立高校体育联盟,推动高校联赛的市场化,扩大高校竞技体育筹资渠道,完善高校竞技体育的师资聘用制度和学生运动员的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技术的高速发展,竞技体育裁判系统已经初步实现了由辅助性参考向智能化证成的角色转变。明确人工智能系统在竞技体育裁判领域的构建路径与工具属性,归纳总结竞技体育智能裁判系统的应用现状。在分析竞技体育智能裁判系统因由其自身固有属性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之上,借鉴发力理论,提出了其应用风险以及与之相涵摄的权利义务冲突。同时,在肯定竞技体育智能裁判系统价值的前提下,提出体育裁判智能化与体系化的规制路径应是明确智能裁判系统在执裁中的角色与定位,建立智能裁判系统的适用规范与风险防范体系,并配套完善相应的监管与追责机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简称FCSC)发展路径的研究与思考,并与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的比较分析,探索在以"举国体制"为背景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下,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发展模式。认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至少在7个方面存在可以改进之处,即,管理体制、法规体系、领导机构设置、运作模式、经济效益、管理人员素质、运动员管理模式。在对其现存问题的分析和与国际经验的比较下,对我国大学生体协对于中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校高水平体育运动发展以及探索转型期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新的发展模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竞技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发展进程的回顾、存在问题的比较分析与理论概括,探明当前地区(区域)竞技体育发展的相关因素构成,对四川省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融会与协调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研究认为,四川省竞技体育应以"国、奥、金"为目标,实行以总分为基础、以金牌为主导的奥运战略;应当建立适合四川省情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调整及优化竞技运动项目布局,加强优秀教练员的培养和监督,打破制度瓶颈、畅通运动员进出机制,逐步实现和扩大"体、教"结合规模,加强体育科研监管和经费投入,完善教练员和运动员激励机制,加大竞技体育市场培育和开发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职业化、院校化发展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院校化发展的动因,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促使现代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的职业化发展使得竞技体育自身价值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又逐渐渗透到国家普通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中,得到蓬勃的发展.随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竞技体育管理主体,改变了过去由政府部门单一管理主体的模式,出现了职业化、院校化等共同发展的竞技体育格局.  相似文献   

12.
大学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庆伟  唐建倦 《体育与科学》2011,32(4):107-109,27
文章分析了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认为大学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以及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培养应该顺应高等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整合各方资源,协调不同主体利益,促进体育与教育更好的结合,创新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竞赛体系,形成大学竞技体育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奥运会举办国(美国、日本、韩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变化进行分析,然后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制、投资主体和运行模式以及法律法规环境等方面对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后奥运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模式由政府管理型向政府与体育协会合作型发展;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实现竞技体育由国家投资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进一步开发、完善竞技体育的竞赛市场;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进行回顾,分析该体制的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对竞技体育管得过死,竞技体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依赖政府投资,法规制度仍不完善,运动员的"体教结合"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分析该体制继续演进的国内外背景,指出:世界体坛形势变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竞技体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将呈社会化、多元化、法制化和学校化等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5.
CBA 联赛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CBA联赛处在非均衡发展的状态,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畅通、产权不清、球队间竞技实力悬殊、俱乐部经营状况不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收入与俱乐部实际收益脱钩、CBA联赛缺乏监督等。计划经济下的行政事业管理体制导致了CBA的权力失衡,竞技体育的举国培养模式决定了CBA各俱乐部的竞技实力难以均衡,CBA联赛的权力行使缺乏监督,监察部门对CBA联赛的约束乏力等,都是导致CBA联赛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对"大篮协"换届事件做出剖析后,认为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违反了相关规定,自行组织下属分会的换届工作没有依据,属无效行为。建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确保其管理权的正确实施和运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条文进行解读,对“竞技体育”章的立法进行评析,就“竞技体育”章实施所需的后续配套立法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将全面促进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法治的发展。设置单独的“竞技体育”章实现了我国体育立法的延续和创新,确立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的基本定位,明确了国家对竞技体育训练及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支持,培养运动员的原则,运动员优待制度、帮扶政策、注册制度,国家队选拔原则等诸多内容,并进一步强调了竞技体育竞赛开展的基本原则和体育竞赛基本管理制度。“竞技体育”章新增的运动员权利保护、体育运动水平等级制度、职业体育、赛事组织者权利保护的规定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新修订《体育法》“竞技体育”章的全面实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制定国务院行政法规《职业体育条例》,制定部门规章《体育运动水平等级管理办法》,并对部门规章《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视野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教育学意义上审视“体教结合”后发现:“体教结合”由于观念、体制等局限,难以实现学生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有必要促使其向学校竞技体育过渡。学校竞技体育,重心在竞技体育,实体在学校,指的是以学校学生为主体,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的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现实目标的训练、比赛活动。认为:相比“体教结合”,学校竞技体育的目标更明确,管理更到位,措施更合理,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学、文化产业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指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没有真正深入进行,国家选择足球作为引领中国体育全面改革的“试验田”,是体育改革进程中顶层设计者所权衡下的英明决策。并提出了“举国足球”对中国体育发展启示为:宣告体育改革必须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学校体育重回教育“参与为主”的本质、推动体育事业走向惠民“公共服务”的工程、昭示竞技体育发展远离“长尾效应”的时代、直指体育产业坚守效益“服务经济”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中国社会体育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走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探讨了当代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决定了我国当代社会体育发展的性质与方向。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特征主要有:公益性和产业性的二元性质;改革的渐进性;管理的缺位及主体和功能的多元化等。未来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进一步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