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逻辑理路,并提出实践路径。认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质上是集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体育发展载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上担任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群众体育健身服务新基地、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新载体、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新渠道的角色。提出: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原则,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以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为重点,夯实竞技体育基础;以培养大众体育生活方式为宗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以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优质资源整合为手段,打造精品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健康中国战略下优化体育供给侧结构、实现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体育产业跨界整合、满足经济新常态下人们休闲健身需求的创新路径。在数据强国战略下,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驱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促进我国体育休闲小镇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托大数据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传播路径多元化、运营精准化个性化、融资渠道多样化、休闲体育资源共享化。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大数据时代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认为:依托大数据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可以拓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传播方式;驱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能化发展;创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消费模式;助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多元业态协同发展。发展路径:创新大数据宣传模式,全方位推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科学运营,搭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平台。融合共享,协同发展,促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跨界融合;康体结合,延伸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产业链;管理决策:规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风险。  相似文献   

3.
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体育特色小镇的本质内涵、价值作用及产业融合要素并提出一些方略举措。从社会治理、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全民健身等视角对体育特色小镇进行多维度解读,认为体育特色小镇有利于加快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和促进产业跨界融合。产业关联、制度供给、消费需求和科技发展是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基本要素。提出做好科学规划、明确体育产业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跨界融合、完善运营管理和重视动态评估等策略来建设体育特色小镇。  相似文献   

4.
培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既是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民众运动休闲需求快速增长的必然要求。基于品牌基因理论,分析培育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的逻辑定位和价值特征,明确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基因构成。应从优化产业模式、整合自然资源、传承历史文化、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建构和形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品牌基因,从而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将"智慧化"理念融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传统体育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升级的抓手,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动能转化,提高体育产业供给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在分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慧化建设现实状态的基础上,探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慧化建设的逻辑、机理与路径。研究表明:以推动传统体育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化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促进体育产业新空间发挥经济效益为方向,以实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科学规划和智慧运营为要求,以满足消费者的智慧化体育需求为重点,是智慧化建设的逻辑。剖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智慧化建设在模块层、主体层、运行层三个层面上的机理,提出制定智慧化建设标准、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构建智能知识库、搭建智慧体育服务平台的智慧化建设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体育产业跨界融合的新载体,体现了"大体育、大健康、大旅游"等理念。建设体育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体育产业的一个新亮点,对于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浙江省绍兴市的柯桥酷玩小镇为例,研究体育特色小镇的基本概况、建设特色与成效。培育体育特色小镇需要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制度创新、围绕体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促进产业融合、以市场为主导,运用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要素、树立绿色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和打造宜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载体,对于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贫困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内生式发展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资金结构缺乏合理性,外部“推力”大于内部“自发力”;居民尚未形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主体力量;文化元素挖掘不足,小镇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牵制,缺乏合理引导与制约。通过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内生式发展模式的构建,提出发挥政府引导功能,给予相应的政策保证;明确运营管理企业发展方向,落实发展职责;明确小镇居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健全利益保障机制,实现利益共享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8,(3):69-74
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城镇建设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集合体,从功能定位、建设理念与精准治理的角度来看,体育特色小镇应把握历史文化传承,体现现实创新;突出特色产业、特色景观、特色文化、特色品牌和特色机制,集宜居、宜养、宜游、宜业、宜练等多功能特征为一体。在建设上应该突出"球土化"意识,突出精神内涵与品牌形象;体现城镇文化的精神表达,将营造"物理空间"、"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归属感作为核心理念。研究进一步认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该避免出现同质化以及有产业无消费的现象;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克服"经济效益"至上的固化思维,突出文化的继承与再造以避免有特色无"精神"现象的出现;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在创建、运营和常态期实施精确治理。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发展困境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为: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发展趋势为纲、以小镇文化为魂、以服务体验至上。发展困境为:“需求与文化”双缺失、“趋势”不明确、“体验”无特色。发展路径为:通过调整价格扩大特色小镇的市场需求量;加强文化交流与保护,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软实力;规范资本介入,打造特色小镇的产业平台;调整产业布局,引领特色小镇产业趋势;吸纳优质人才,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智能体育,增强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9,(2):95-9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的概念、作用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建设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应当明确小镇定位,打造特色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文化氛围塑造;提高品牌核心竞争力;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小镇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主要采用比较研究、文献资料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对体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困境和治理策略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体育特色小镇的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中,始终以人为中心,体育主题突出,遵循“精明增长理论”所包含的先进理念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保障人民在体育特色小镇中能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态和生活,并能从事高质量的生产,最终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体育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主要还存在着规划、生态和投融资方面的困境,需要完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体育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新组合、新空间。二者在空间演化、生态意识、功能需求、人文建设方面具有动态耦合特征。研究基于系统论,以系统演化方程对动态耦合的过程进行分析,绘制耦合轨迹,借助逻辑斯蒂曲线对耦合模式进行演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耦合发展的路径:(1)在耦合磨合期,坚持顶层设计与市场协同发展,坚持公益性和共享性原则,坚持体育小镇之“特色”;(2)在耦合契合期,尊重市场规则,注重产业联动效应,政府放权与监管并重,保障体育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本质上要求借助消费者多次定向消费行为的产生促进体育小镇市场化运营,从而促成影响力经济的形成。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小镇市场化运营与影响力经济的内涵和特征进行阐述。体育小镇影响力经济形成分为注意力经济形成—影响力持续提升—影响力经济形成三个阶段。其实现需要明确体育小镇发展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强化体育小镇的产业基础,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打造辐射周边的品牌活动,促进注意力集聚和影响力扩散;增强体育小镇的文化支撑,培育优质的影响力资源。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迅速蔓延,对我国的体育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在本次新冠疫情中也遭遇重创。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对体育特色小镇的治理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现代社会调查的方法 ,对山西省 11地市的 2 72个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山西省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 ,注重基本生活设施建设 ,忽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现有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不能满足居民进行体育活动需要的占多数 ;乡镇企业在小城镇体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 ,多数小城镇在体育活动经费上自评为较少或没有。提出了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