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校健美操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是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锻炼项目,集健身、健美、健心、娱乐为一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其广大群众的喜爱。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全民健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高校健美操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而讨论高校健美操应如何充分发挥其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准备活动中根据基本部分内容的需要,以健美体操形式进行,深受学生欢迎。既能使学生全身得到活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课的结束部分给学生采用柔和的健美体操,配上慢拍优雅的音乐,可以给人以轻松畅快的感觉,使身体各部分肌肉放松,尽快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应用健美操作形式进行,较大的提高了体育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俱乐部健美操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健美操是各个健身俱乐部(健美中心)的主要经营项目,参加锻炼的人数高居各项目之首。本文对广州市8家健身俱乐部(健身院、健美中心)18位健美操指导员、120位学员进行了调查,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广州市健身俱乐部健美操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准备活动作为运动的重要环节,在大众健美操的开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研究主要从大众健美操准备活动的现状和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太极拳作为大众健美准备活动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实践研究提供可咨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 ,对黑龙江省 5所大学开设健美操课的现状、教学内容与形式、学生对健美操选项课的心理取向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健美操是深受年青大学生所喜爱的项目 ,对大学生形体健美与身体健康具有独特的健身魅力和作用 ,并针对健美操开课情况和学生的需求提出改善健美操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健美操,高校健身好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美操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新兴的项目,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健身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在高校积极普及和开展健美操活动,即可改变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也可以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使“全民健身计划”落到实处。能吸引众多的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为高校体育增添新的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也是高校体育中健身、健体、益智、育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潜在活力健美操分为竞技健美操与大众健美操;以健身和普及为目的的大众健美操,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融健美、健…  相似文献   

7.
陈凤珍  石俭 《体育世界》2009,(2):115-1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追求健美体魄与审美观念的提高,对健身健美操的创编的艺术追求也提到了更高的境界,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认真剖析健身健美操与民族舞蹈的特点和功能,探讨了民族舞蹈和健身健美操的关系,寻找将民族舞蹈因素融入到健身健美操创编中。为全民健身运动和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男子健美课和女子健美操出现了不足之处。健美课缺乏形体训练和乐感训练;健美操课缺少力量训练等等。我们根据以上情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创新,设想出一种有氧训练加负重的健美训练融健美操运动为一体的新课——健、力、美课。即健美课与健美操课穿插进行教学,使两个专项彼此互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潘月顺 《灌篮》2021,(3):48-48
健美操是一项简单的、容易学习的、并且可以让高校学生有明显健身效果的运动。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健美课中的开展运用效果,制定核心的训练方案,将书面理论运用到实际高校健美操训练中。运用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查阅资料得出,健美课的开展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身体形态影响进行了解。然后分析出来完善的体操专业核心力量训练的一些有效措施,在高校健美课上对高校学生的实用性和科学性,给高校健美课开展核心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女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采用以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即在女生体育课中实施“形体健身类课程”的教学方案,并经过两年的实验测试,对其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心理健康特征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证明,实施“形体健身类课程”的方案对大学女生形体健美、身心健康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健身俱乐部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深圳市15家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深圳健身俱乐部指导员队伍学历程度较高;开展的健身项目多样,深受会员欢迎;会员多来自白领阶层而且参与健身意识较强。建议提高健身指导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加运动营养师,整合俱乐部收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做到场地设备高档化、价格合理平民化,以满足大众健身需要。  相似文献   

12.
健美操教学中发展柔韧素质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健美操教学中柔韧素质是五大身体素质中最重要的身体素质。它对健美操动作的伸展性、幅度、表现力及运动中受伤的预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常规的健美操教学中发展柔韧素质的方法比较单调、枯燥,且效果不突出。本文针对影响柔韧素质提高且易被忽视的状态要素,如强度、体温及中枢神经兴奋性,提出几种新颖且切实可行的方法:如本体促通技术(PNF)法、按摩器刺激法及调节中枢神经兴奋度法,以供广大同行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健美操课对女大学生的健心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发挥健美操课的健心作用,需适当调整教学重点,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在健美操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表现力、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强调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健心作用的健美操课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不但在身体素质上得到了有效锻炼,在心理素质上也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瑜伽具有独特的健身手段,其减压手段也为世人公认,本文通过对比瑜伽与健美操的异同,旨在健美操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将二者有机结合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质量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广东省五所高校女生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习动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健美体形、完善个性品格、提高审美能力以及调节大脑是女生学习健美操的主要动机。故而启发和引导女大学生积极参加健美操锻炼,能有效地推动高校健美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中国民族健身操的整体发展情况。本文通过采集中国知网(CNKI)2006年-2020年发表的全部关于民族健身操的期刊、硕士论文等论文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民族健身操研究领域的文献发表情况、刊载媒介、高发文量作者、高被引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民族健身操的研究进展,为国内民族健身操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我国民族健身操研究起步较晚,处于发展阶段;研究文献质量整体水平较低;研究作者比较分散;研究机构以少数民族聚居区院校为主;研究热点高频出现在民族健身操、价值、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7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市老年人练习健身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健身操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身体症状,可以降低体内脂肪、提高身体各种机能水平,并且对肺活量和心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对身体的各种常见病症还具有缓解作用,对老年人腿脚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老年人参加健身操运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让各种文体活动走进社区,更好的发挥健身操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促使全民健身计划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健身锻炼60名女性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探讨健美操、踏板操、体育舞蹈运动对女性体质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踏板操对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都有良好的影响,因而踏板操是最适合女性健身锻炼的运动方式,健美操对增强体质的作用不如踏板操,体育舞蹈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设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们对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对大学生健康健美形体的全面 塑造,给高校健美操课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健美操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式。分析高校健美搡教学现存的问 题,探索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思路,为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大学生健美操教学实践,对《大学生健美操》精品课程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精品课程网络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作对比,结果显示,精品课程网络辅助的教学模式下,克服了实践课教学的不足,增加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且学生对网络课程应用的主观反映良好;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进行健美操创新性编排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同终身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