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体育+"精准扶贫协同机制建设对实现农村精准扶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农村体育扶贫可分为体育公共设施扶贫(输血)和"体育+"产业扶贫(造血)两种模式。扶贫实践过程中存在体育扶贫精准度低、体育扶贫主体单一、体育扶贫资源缺乏整合的问题,亟需建立农村"体育+"精准扶贫协同工作机制推进体育扶贫的精准度。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依据,结合体育产业特点,构建以"体育+"产业项目为核心,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全程参与的农村"体育+"精准扶贫协同工作机制;该机制通过实施"体育+"产业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产业市场化纳入、社会组织全程参与、扶贫主体利益共享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案例分析、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全面总结我国脱贫攻坚时期体育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实践经验。在明确体育产业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前提下,全面分析广东、山东、贵州的体育助力精准扶贫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精准扶贫模式的具体对策:首先,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感;其次,通过体育产业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服务农业发展的成就感;再次,通过提升体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来高质量提升农民个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实施精准扶贫背景下,体育扶贫是公民体育权和中国特色公民发展权的重要实现途径。目前,体育扶贫的政府保障义务水平较低,体育扶贫面临的新环境和新需求要求将体育扶贫作为一项单独扶贫政策纳入国家扶贫战略。落实体育扶贫需要国家进行顶层设计,在法治化轨道上实施精准体育扶贫政策,包括保障要素投入到位,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发展贫困地区体育产业,同时注重发挥体育扶贫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4.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贫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体育+”的可行之路,而首要任务是对贫困农村地区进行体育资源开发。在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制建设,既包括“政府—市场—贫困地区”三方协同的体育资源开发机制、开发政策的监督机制、体育资源开发的精准扶贫机制,又包括法律保障、环境保护、评价问责、信息平台建设等配套机制。贫困农村地区体育资源开发可实施“体育+”精准扶贫模式,完善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原则,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特色化体育资源;引入专业体育旅游运营商,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扶贫模式,走“体育+”产业化发展道路;实施“体育+教育”精准扶贫,培养体育扶贫人才;完善体育资源开发政策支持,加强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18,(4):290-292
体育产业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体育传统扶贫模式遇到了一些问题,近年出现新的体育扶贫模式更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等方法对新模式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从发展高端服务业,解决发展不平衡的角度出发,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拓宽居民就业渠道,提出了五种体育扶贫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体育精准扶贫:逻辑起点、实践探析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重要但受到忽视的精准扶贫模式。将体育纳入精准扶贫中,采用"体育+健康"、"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产业"等多种组合扶贫模式,能推动贫困地区在健康、文化脱贫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同步脱贫,从而构成体育精准扶贫的逻辑起点。从实践探索来看,体育精准扶贫存在精准识别方法不成熟、精准识别对象不均衡、精准帮扶主体比较单一、精准帮扶措施比较简单、精准帮扶脱离靶向、精准脱贫成效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最后,结合以上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体育的"贫困"客观存在,体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应当以体育助力精准扶贫加强对农村体育贫困领域的支持。体育作为扶贫杠杆,对于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聚合与辐射作用。但农村体育治理过程中由于碎片化治理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代替式治理导致治理内卷化现象,粗放型治理导致治理精准度欠缺,阻碍了农村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体育精准扶贫与农村体育治理现代化两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未来要坚持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引领农村体育治理,以体制机制协同促进农村体育多元治理,以互联网科学技术激发农村体育智慧治理,以"体育+"模式推动农村体育的全面治理,以软硬兼施并进保障农村体育精准治理。  相似文献   

8.
以"健康中国"为研究背景,以循证实践方法论为理论指导,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叙永县农村公共体育扶贫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叙永县农村体育扶贫出现边缘化、村民锻炼利益边际化,管理形式以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个人经验为主。扶贫成效不精准,具体体现在:体育设施配置不精准,体育帮扶资金投入不精准,体育法规、措施落实不精准,社会指导员因村派人不精准,对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等。用循证实践方法论指导叙永县农村公共体育扶贫,首先确定主体及职责划分,以生成不同的农村公共体育扶贫证据,并对证据进行等级评定;其次,针对问题在扶贫中推动证据的使用;再次,引进评估组织对扶贫过程和所取成效进行评价;最后,对农村公共体育精准扶贫中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在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后,对脱贫人口返贫的治理将成为后精准扶贫时代的主要任务。返贫的成因很多,因病致贫是主要原因。由于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具有其他社会活动所不具备的全面性、积极性作用,因此需要积极推动精准扶贫战略转向,从完善农村卫生医疗保障体系这一被动的方式转向构建公共体育健康治理这一主动方式,构建体育阻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农村体育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的扶志、扶智、扶能,特别是扶健康方面突出的功能,为后精准扶贫时代成功阻断返贫现象提供解决方案。发挥体育阻断返贫功能,必须加大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支持和治理力度,采取有效的行动方案,促进农村体育快速振兴,通过体育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引导人们养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为其走向共同富裕的生活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深水期,体育扶贫在提高贫困地区居民身体素质、带动地区经济收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助力体育脱贫攻坚,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从政府、市场、社会3个主体角度出发,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体育扶贫模式,为带动农村体育发展和完成精准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模式指导。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通过新兴技术打破产业供需信息壁垒,使供需两端形成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解决体育产业供需错配问题。认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内在机理体现为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效率、推动体育消费扩容提质、实现体育产业供需精准对接。以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培训服务业5个业态为维度,解析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实践形态。提出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的优化路径:加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数字转型,提升数据驱动体育产业供需适配能力,增强体育产业供需适配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助力“贫困治理”的政策历程,提出完善体育扶贫长效机制的政策前瞻。研究认为,体育助力“贫困治理”是通过政策的实施来保障贫困人口体育权益的重要途径,对健康、文化、教育、经济领域扶贫的助力构成了体育助力贫困治理的逻辑起点。40年政策历程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制定了农村体育的工作方针、规划了农村体育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体育扶贫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体育扶贫的战略地位,但存在贫困人口体育权益保障水平有待提升、贫困地区体育工作统筹兼顾不够深入、体育扶贫融合发展能力尚需完善、体育扶贫多元功能发挥仍需重视等问题。提出:制定体育公共服务中长期规划,健全相对贫困的应对机制;夯实全民健身在健康中的地位,完善体育扶贫的法治制度;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增强体育扶贫的社会力量;打造人民满意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实现体育扶贫的增收能力等政策前瞻。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篮球作为我国“三大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篮球文化建设有利于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智慧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助力体育强国的建设。因此,由可视化分析探析我国篮球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研究态势,可得:国学者应加强对篮球文化领域的研究;要提升对篮球文化科研论文的研究广度;我国体育类院校对篮球文化领域的关注度较高;体育类核心期刊质量较高,其中体育文化导刊在篮球文化的研究中贡献率较大,被关注度较高;研究热点内容以篮球文化、高校、发展、CUBA、篮球运动、构建、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经济八大类为主;2001年至2022年主要关键词顺序依次为篮球文化、校园体育文化、高校篮球文化、中国篮球、体育产业经济、体育全球化、精准扶贫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PEST分析法对新时代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展开分析,进一步探索出适合京津冀地区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结构;打好体育扶贫攻坚战;探索"体育+"新模式;加强三地体育院校、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5.
深化同东盟国家体育交流合作是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工程,国际化体育人才为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智力保障与人才支撑。运用文献资料与结合实地调查等方法,客观把握中国-东盟体育竞赛、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交流等领域人才短缺现实情况,并提出相应培养策略。研究发现:“目标不精准、制度不健全、条件难以保障”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基于此,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精准目标定位,革新课程体系,拓宽实践实训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就院校体育产业化概念、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实现我国院校体育产业化的战略目标,增强体育产业化观念,实行体育产业有偿服务,实现院校竞技体育产业、体育教育产业、体育科技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开发人力资源,加大院校体育产业的投资,全面推进院校体育产业的开发,使院校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我国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现状、振兴的逻辑理路进行研究,并提出行动方略。我国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现状:整体规模不足、结构相对单一、区域差异明显、供需结构失衡。振兴的逻辑理路: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文化需求,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行动方略:精准把握职能定位,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构建消费市场供给体系,适应消费需求;完善公共体育服务,推进载体建设;依托体育产业助推乡村共同富裕,提升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8.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03-10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设想。研究表明:河南省武术产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较成熟,而职业体育联赛、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在发展路径选择方面,河南省应在现有的体育产业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通过构建体育产业基地和打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来进行产业空间布局,进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提升体育产业质量,增加体育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值。  相似文献   

19.
郑建成 《精武》2012,(20):65-65,68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提出了体育强国理念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解读体育强国与体育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在体育强国目标下发展体育产业的路径选择,为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资料调研、专家调查和可拓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产业的资本化发展是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论述了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实现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构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的投融资组织优化结构及运作渠道;加快实现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构建的法制化建设;借成功举办奥运会、亚运会和世博会机遇推动体育企业和职业体育俱乐部上市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