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代科技革命、人才资源竞争全球化和竞技体育商业化浪潮的大背景下,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与时俱进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和方法体系;在现代科技、全球竞技体育市场和高水平运动训练的结合方面,也表现出日益紧密、多元化和整合化的趋势。在我国,竞技体育前沿理论和实践领域也在密切关注国际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趋势,在系统创新和国际化前沿平台上积极推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与我国顶级运动队日常训练和大赛备战的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教练员培训体系和组织架构,加强培养竞技体育现代复合型人才团队,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60年的历程。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在运动员选材标准体系的建立、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国流"的展现、竞技参赛学的创立、举国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开拓性研究成果,《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的出版则是竞技体育理论系统化、集成化建设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进展。研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理论建设新的任务与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国家竞技体育文化的构建。认为:我国竞技文化的短板表现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竞技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要求构建竞技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必然性;竞技文化体系的构建须考虑到竞技思想文化建设、竞技制度文化建设、竞技器物文化的建设;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竞技文化核心体系,形成国家竞技的精神支柱,对于竞技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等进行研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架和科学对策:完善竞技体育的市场运行体系和机制;完善竞技体育俱乐部的运作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程度;发挥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功能;树立经营开发意识、打造品牌效应,为构建适合我国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肖天 《体育科研》2011,32(4):1-4
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使中国体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当今世界体坛运动技术水平迅猛发展形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训练创新和管理创新步伐,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由物质要素为主的粗放型模式向以技术要素为主的集约型创新模式转变,实现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备战奥运会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创新需要独立的人格魅力,需要求知欲和好奇心,需要一种高尚的科学精神;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需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需要理性思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武器。  相似文献   

6.
结合我国体育院校“体教结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从熵理论的视角审视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熵值问题,包括人员素质熵的问题、组织管理熵的问题和功能目标熵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对策有效降低熵值:构建开放性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发利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负熵源;利用蝴蝶效应,强化整体观,建构科学的管理范式;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加强系统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实现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供给体系、行政思想、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财政制度的完善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实现我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保证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地位平等这一前提;完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秉承"为人民服务"的行政思想;构建科学的体育基本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强化均等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院校化”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竞技体育“院校化”是尊重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的需要 ,是科技兴体战略的具体落实 ,是我国竞技体育向集约型发展的战略之举 ,是我国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建设训练基地的最佳选择 ,是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工程的需要 ,是体育院校以体为本 ,突出行业特点 ,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高、精、尖发展 ,必须走竞技体育院校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石岩  赵阳  田麦久 《体育科学》2007,27(9):23-32
采用文献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备战动员现象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作为重大比赛备战工作的辅助性措施,备战动员可以有效地调动与整合国家竞技体育资源,促进备战和参赛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持续深入;2)基于动员研究的认知基础和我国竞技体育备战的实践背景,备战动员可以借助会议动员、竞争动员与政治思想动员等方式,在领导机制、计划机制与法律机制等动员机制的整体协调作用下对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科技、后勤保障等要素进行有效动员;3)动员部署的阶段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是决定备战动员具体操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要求。研究认为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技成绩下滑、运动项目的结构性缺陷、创新驱动不足、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后备人才萎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强化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大力弘扬竞技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民健身实践迫切地需要理论的支持与指导。本文从人体科学基础理论的视角,探讨健身练习手段、强度、负荷及方法的构建与选择之科学基础;揭示用竞技运动科学理论指导体育健身实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提出以正常人体基础科学为生长点、建设体育健身科学理论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多哈亚运在即、北京奥运在望,为了保持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从“实战十运、备战多哈与展望北京”的竞技形势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奥运处于我国竞技体育绝对核心的地位;从全程性多年运动训练的角度分析“实战十运、备战多哈与展望北京”的训练学关系可以发现:加强奥运选手的梯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峰前状态”的量化着眼探索发现对于“峰前状态”的科学调控能够对运动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第27届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备战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我国竞技体育奥运参赛成功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有利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是奥运参赛的基本保证。奥运参赛项目布局合理,参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可靠,"奥运攻关"课题解决实际问题,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奥运参赛的决策正确、临场指挥科学,奥运参赛目标的恰当宣传等方面是我国竞技体育未来奥运参赛中需要重视与借鉴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我国女运动员获奖情况为分析切入点,从社会制度与举国体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与性别平等、运动队管理与科学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体育商业化、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此现象的社会学因素.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保障女运动员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进行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与实地考察等方法,基于体教融合视角,研究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验,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验:整体化,NCAA竞赛体系的资源整合;专业化,专职教练员配置助力专业化发展;系统化,目标一致性的系统化管理;科学化,科学训练与备赛助力训练质量提升。对我国的启示:赛事整合,构建中国特色高校高水平体育赛事体系;专业提升,专职教练员团队促进运动队专业化建设;系统管理,竞技成绩目标驱动运动队系统化构建;科学训练,协调"学训"关系,提升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对我国公共外交发展的作用.主要结论:竞技体育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资源,与外交关系密切;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丰富.建议:加大竞技体育软资源开发力度,加快竞技体育主体多元化发展和实践手段转变,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软资源向软实力转变,提升我国公共外交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教结合"的本意就是把文化教育和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结合起来,构建起以体育部门为主体,以体育重点校及各级业体校为依托,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将文化教育和业余训练相结合的模式。20多年来,我国各地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积极推行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文体并举的人才,为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格局下,为总结我国竞技健美操近25年建设和发展的经验,通过文献调研和逻辑分析,发现我国自国家健美操队成立后竞技健美操发展主要历经普及推广、渐进成熟和持续辉煌三个阶段;竞技健美操研究学者及其机构逐渐构成强网络关系;研究主题集聚在项目制胜因素新旧规则对比和基础现状分析三个方面。研究认为世锦赛备战和成绩分析、运动队选材与训练、竞技健美操项目产业化与教练员继续教育培训将成为未来研究聚焦点,并建议抓住“大国”到“强国”的转型优势,借科技助力体育发展的东风,成立项目发展体育智库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强势争夺竞技健美操项目国际话语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项目发展模式,备战冲奥计划,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和竞技体育教育体制为研究内容,围绕着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和切实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质量两个核心问题,探讨今后我国竞技体育教育体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